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2607|回复: 4

[发展] 利专家预警:调水,警惕汉江变“旱江”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3-4-11 07: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江或变“旱江”" X. F0 e; b1 w3 m! H
- @* W  l7 g8 y' I
       几乎全流域出现缺水现象的汉江,已被水利专家预警将变成“旱江”。
( s5 S; q4 L/ N3 |
' n4 j% z2 S4 X8 Z       陕南大旱!鄂西北大旱!% X8 O9 x( ]8 I+ ?! p

5 u/ d; w* w' X, q* ?7 C
  几乎全流域出现缺水现象的汉江,已被水利专家预警将变成“旱江”。5 D1 {2 F- Y8 V: H5 D: P& O/ H
  ^) v3 P6 R* c- Y; t+ j  o4 r8 |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90%水源来自汉江),一期工程实现向京津地区调水100亿立方米既定目标的同时,处于汉江上游的陕西省启动了引汉济渭工程,按照该工程的近、中、远期规划,未来将从汉江上游截流5亿~15亿立方米的水量。同时,湖北省又在筹备“鄂北引水工程”。届时,汉江流域将形成南水北调、引汉济渭、“鄂北引水”三大调水工程争水的局面。
1 H# K3 c4 v) W. P6 g
3 D' T7 z% }% u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分别奔赴湖北十堰市、襄阳市,陕西省汉中市等地调查,发现汉江流域旱情严重,水位下降导致土地沙化严重,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在变化。令人担忧的是,三大工程争食汉江的局面形成以后,未来汉江流域的旱情和生态危机可能会更加严峻。7 f# o* u  S& h/ e$ j* o' ]3 C
5 c# p# i5 v) s1 i. p4 d
     汉江上、中游旱情严重
' E7 Z5 d. M& ~4 V+ d& W, k8 A& O
8 N- @( t- k& Y  眼下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汉江上游的陕西汉中市留坝县却出现了50年一遇的大旱。
! F  v! |- E- s# l& Z# {3 Y8 j1 }6 E' n
  3月21日,本报记者在留坝县几个乡镇调查时发现,很多农民种的油菜正在枯萎,种的土豆已经烂在地里。该县的日常供水也出现了问题,该县城关镇一些居民告诉记者,现在做饭、洗衣都不敢像以前那样用水了,洗过菜的水要用来冲马桶。
  ?4 Q; Z. T* v# o9 j* O
* Z! ?- g0 d* L, Q* N8 X  留坝县一位官员告诉记者,石峡子沟水库负责该县的供水,这个水库的库容为6万立方米,日均用水量为2100立方米左右,目前只有200多立方米的蓄水,虽然已经启用了1500立方米的备用地下水源,但每天仍有600立方米的用水缺口。 ) B9 D7 M- X$ R' J" I& M

) g7 Z+ i$ N  l) ], C* j4 b  这场大旱还正在影响留坝县上万亩庄稼的长势,同时影响1.2万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
& ^- L, I! w+ H+ g" c+ m# _9 d3 O* p' ^" J9 @) d
  3月18日,记者在汉江中游湖北十堰辖区之内县级市——丹江口市调查,看到丹江口水库大坝下游附近的江滩已经大片地裸露出来,水流缓慢。- }& B, T5 u. S/ x
  这一天,丹江口汉江大桥桥墩上的水位线显示,这个地方的汉江水位已经跌破90米的控制水位线。
, A/ a2 h6 N$ t0 z/ d# F$ M+ i3 a  X8 m6 i
  这一天,总部位于湖北武汉市的水利部长江委员会公布的实时水情报告,丹江口水库的水位为140.01米,仅仅高于139米的“死水位线”1.01米——若降破“死水位线”,就意味着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将减少,将影响汉江下游群众的饮水、灌溉等。4 `  N4 t- L" J6 _4 h. F

9 G: c: \' q: U7 E/ Y
a
0 0
  @ME: 
发表于 2013-4-12 08: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的水支援了关中,却得不到任何补偿
a
0 0
  @ME: 
发表于 2013-4-19 13: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干旱中的洋县下赵村
2 F" @: n" @; t( |) @, V. t
1 K5 B6 H2 }# r' {      在村民家中能盛水的器皿都装满了水。
' {/ Q4 u  E) i1 R
5 X/ L6 ~  D( Z" r      去冬今春,我市部分乡镇遭遇干旱袭击,不但群众生产用水无法保障,甚至连基本生活用水也无法满足。4月16日,记者对我市洋县部分乡镇的旱情进行了报道,感受了一下他们的缺水生活。4月16日,晴,气温15至29摄氏度。
7 W2 C3 Y1 R: m8 v: n
5 d: U9 \: ~. e0 D# [      虽是仲春时节,但太阳已有夏天那种火辣辣的感觉。早上9 时30分左右,当记者沿着蜿蜒的山路赶到洋县戚氏镇下赵村——这个位于丘陵上的村庄时,该县抗旱服务队的车早已到这,开始给群众送水。村民们也排起队轮流接水,他们有的拿着塑料桶、有的拿着塑料壶、还有的推着简易的储水车。送水车旁年届五十的下赵村支书王忠一边帮着抗旱服务队维持秩序,一边默记着谁还没来,提醒来接水的人,回去的时顺道再把没到的叫一声。
% e! _% z. j4 ]% }$ I3 v
. v  l" s. q" o' [1 c$ x  k       老王告诉记者,以前该村吃水全靠2003年村上打的两口井,但从今年3月22日开始,村里的井里就抽不出来水了,村民的吃水基本都依靠抗旱服务队送。
, M2 p& @  Z0 N( |2 c$ ]: N; m3 ?0 H6 X' `& s
      在接水的队伍中,下赵村6组王俊中家的几个新塑料水壶格外显眼。他告诉记者:“现在吃水是全家的头等大事,这大塑料水壶就是专门为了接水而买的,这样每次可以多接一点,少跑几趟。”今早他和媳妇早上7点半就来排队了,来回已跑了好几趟。说着他将水箱提上了电动车踏板,一溜烟驶向了坡下。而作为村支书的老王,他每天6点钟就得起来,除了自家要接水,更重要的是联系抗旱服务队,通知村民到送水点取水。如果送水快结束时,谁家人还没来,他就要派人或者自己再上门去看看。老王说:“如果村民赶不上服务队送水,就只好去带上水壶到县城亲戚家去接,这跑一趟麻烦不说,取得水也很有限。”说着,老王脸上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6 q+ j7 U1 M) c$ v) G9 e! \5 N6 A4 r2 R+ N4 d* w5 i
      在王忠家中,记者看到院子边上摆满了盛水的家什,就连洗衣机也被他改造成了容器,盛新鲜水。老王苦笑着说:“千万别笑话,这是逼出来的办法。”在他家厨房,盛水的除了水缸、水桶,现在就连灶台上的一口大锅也变成了盛水的工具,而这原本是客人多时做饭用的。在他家厕所,老王也准备了一个坏了洗衣机,用它来储存用过的废水。
# \; a$ g/ K/ G4 x, x4 j
. m& k$ Z) Y$ l) n; r) I! ?      在附近其他几户村民家中,几乎也都是这样,家中所有能盛水的器皿都拿出来取水或者保存水。即便如此,接一次水也只够一家人一天左右的基本生活用水,更别提在家洗衣服和洗澡这样废水的事,那简直是奢望。
! t% l8 M) T% @- J7 Y0 ^
& A3 I/ r8 o. H* K+ T/ A5 ^      快到11点,村民基本都取完水,开始各忙各的事。送水队也准备往下一个点走。这时老王的家人也开始洗菜、做饭。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洗完菜、淘完米的水,不能倒掉,要集中起来洗东西。洗完后还要收集起来,冲厕所。而在村里养有牲畜的人家,这种“再利用”都很难实现,因为洗完菜的水,还要留着喂牲畜。( A: F& ]- o; }3 u6 S( O

! y4 C0 I$ K+ a6 `- K$ n      趁着家人做饭的时候,老王爬到楼顶,将太阳能的吸热管用编织袋和纸板遮住。他说:“这玩意不装水吸热管两天就晒爆了。这样的事,村里已发生了好几起。我要防患于未然!”. P4 K, X" d( i3 z* Z# V: }, ?

4 J. J, ^+ Z: G, u2 e4 g/ A      遮好了太阳能,看着远处的庄稼,王忠叹息道:“这一季欠收是肯定了!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赶快修建好新的水井,让大家再次吃上自来水。”不过令老王欣慰的是现在新的水源地已找到,接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为这事镇上和县上领导也都在想办法。    (杨峰)
发表于 2015-1-26 13: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江河的水和多年前相比已少得可怜,别总是盯着汉江了吧!9 K8 v( P; A2 L7 L" P
汉江水还要养活几百万秦巴儿女,没有水汉中还算是鱼米之乡吗?
a
0 0
  @ME: 
发表于 2015-1-29 08: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有一天,汉江会真的成为旱江的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