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匿名
发表于 2013-1-28 17:09:21
5 Z; F) \1 u2 S) `
: S' E! q& @/ t2 h0 W% e老师,求求你让孩子留在学校吧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初三学生劝退事件调查4 q0 A" d; p- R) z
“扑通”一声,37岁的张利军跪在女儿班主任办公室的地上,说:“老师,求求你让孩子留在学校吧。”为了让孩子继续在学校读书,他向老师苦苦哀求着。
+ \9 _7 l- n/ A: r0 G 这是2013年1月8日发生在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高台镇中学的一幕。记者调查发现,这个学校初三年级的四个班中,共有100名学生已经离开了校园。大批学生离校,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被老师和校方用各种手段“劝离”的。
% F# P$ F( B. v- z& b 随后的调查发现,学生“初三离校”现象在南郑地区并不鲜见,而离校学生也远不止100人。
: x! b9 V: S) f& ]- ]" x. Y8 Q “被劝退”的孩子
6 C! m [ G+ T& y& c, `$ n& R; z 就在张利军苦苦哀求的同时,一墙之隔的教室外,他的女儿又被老师叫出来做起了“思想工作”。“我女儿天天被老师拎出去做思想工作,课也不让上,精神压力非常大。”张利军说。
6 g; I; c3 R$ ?/ C( F 在女儿打给家里的一段电话录音中,她几次哭着告诉父母“不上学了”。“孩子以前非常喜欢上学,现在被老师逼成这样,我非常担心她精神出问题。”张力军说,“他们这个班本来有60多名学生,现在有一半都被老师用这样的手段劝退了。我们不肯让孩子退学,他们就天天折磨她。”
, n" T# d4 A5 w0 c8 C 与张利军女儿同级的小张和小李已经退学在家。十四五岁本该天真烂漫的年纪,两位少女的脸上却写满忧郁。" L" U) i3 \0 f& ?4 F1 H h
% }' i$ w; H' }' L. @
# U5 U" u! ?3 U! I' V3 j+ P
小张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老师不断找我谈话,不让我上学,让我去县职教中心。我不愿意,老师就布置很多作业,让我抄试卷、抄课文,每天晚上我都要在宿舍写到一两点,而早上6点我们就要起床。老师说写不完就不给发毕业证,可班级成绩前20名的同学却不用写。我每天压力都很大,也听不进去课,只好回家。我们班本来有65名学生,现在走了一半。4 P) Z' [: ]8 [, k/ ]4 n5 D
“老师几乎每节课都讲,有时还把我们叫出课堂讲,说我们‘留在学校也没什么好处,不如去职教中心,职教中心好’啥的。然后就布置很多作业,不让休息。”一周前已退学回家的小李也告诉记者。! d! r7 u; M! p& R7 L) h
对于小张的情况,父亲张海林非常焦急:“女儿退学后老是哭,精神状态很差。去找老师,老师就让我们去职教中心。”
1 A: D. e a( `% ^5 z2 Y: b' w. W 记者调查发现,高台镇中学初三年级四个班共245名学生,已有100人退学。下午上课时间,在学校大门口附近,一些学生三五成群在游荡。附近群众告诉记者,这些孩子都是从学校退学的初三学生,“最近老有家长骑摩托车、三轮车来,把孩子的课本、铺盖拉回家”。
; p$ w0 @& }# [2 L. ^- ` X 与学校一街之隔的一间网吧,不大的空间里挤满了打游戏的学生,有的还穿着校服。“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嘛,怕学习不好的学生拖后腿,这几年都是这样,不稀奇。我是邻镇的,我们那里的学校也这样做。”烟雾缭绕中,一位自称已经上高中的学生告诉记者。
# Q; l9 L- A- N( g* e# ^8 z 变味的“劝学”8 k4 I! O2 Z# W6 X, i
为了让女儿继续学业,张海林不得不同意下学期让孩子去上班主任推荐的职校——陕西省南郑职业教育中心,并向班主任预交了下学期上职校的300元书本费。“没得选择,要么上职校,要么辍学。十几岁的孩子流入社会,我们家长也不放心。”张海林无奈地说。
2 u9 Q" A/ P7 J/ G. Z: P9 G9 S, V 但张利军坚决不同意女儿去职教中心,尽管班主任李文超反复保证南郑职教中心“质量有保证”。张利军告诉记者 :“我自己很早就外出打工,没学到知识,我的孩子不能这样。我跟女儿谈过,她说考不上县一中,考个三中没问题。孩子成绩不拔尖我承认,但是一直都喜欢上学,我们为什么就没有选择的权利呢?”' l: l; a8 g2 L6 Z
面对记者采访,高台镇中学校长冯俊雷强调:“学校去年中考升学率是南郑县第一。”但是对“去年有多少学生参加中考”的问题,他称“不记得具体人数”。对目前学生纷纷被迫离校,冯校长说:“从来没有不让学生上学。”
) j+ e, ^0 n& W8 V “初三分流也是上面的政策,本着学生自愿、家长同意的原则,下学期到了职教中心也是要完成初三的文化课程。”冯俊雷表示,学校和职教中心没有任何利益关系,不接受孩子上职校是家长的观念问题。
1 X) R6 A* C8 `! q' k5 E 不得不选的职校
8 `4 `; ?2 J5 z5 e 为了弄清楚校方大力推荐的“职教中心”究竟是一所怎样的学校,记者随后来到了陕西省南郑职业教育中心。
8 w9 x8 g1 N8 ?1 t7 \ “我们是南郑县政府投资办的学校,是公办性质。我们宣传时说委托中学招生,但与其没有什么利益关系。”负责学校招生的南郑职业教育中心工会主席陈运刚说,学校是陕西省省级职业教育示范基地,正在创建国家级基地。- ~" L. `# }. w' G M. v
陈运刚介绍,中心中职招生分春季和秋季两批,春季在初三上学期从中学分流学生,秋季则等到初三学生毕业。“国家指导目标是进入高中和中职的学生人数应该是1比1,但南郑远远达不到,去年全县初中毕业生6600人,学校只招到1100名学生。”, k' {* {9 w, {# N5 y* b/ d: V6 i$ \
陈运刚表示,每年上面都会下达中职招生人数考核指标,完不成学校也有压力。
0 T; B9 A1 @1 a- ^, O( s 职教中心一位领导表示,对中学逼迫学生来职教中心的情况“不清楚”,中心完全靠实力吸引学生。学生入校后,先在校内学习2年,再到企业实习1年。“我们有很好的实训室,能保证学生在校内学习和实际操作。毕业后,与社会上打工的相比拥有技术优势,岗位、待遇都比较好。”
& U3 d# r1 J$ a+ T8 C) c. J% _/ Q. c 但对于这种说法,一些家长和学生并不认可。退学的小张说,自己的一位表姐曾到职教中心上学,后来什么都没学到就回家了。记者调查也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学校所说。# G. A2 i3 `$ u( }1 `1 P/ M
几经辗转,记者联系上一位去年就被“劝”到职教中心的小王。通过电话,小王告诉记者,自己去年2月进入职教中心学习,11月就被学校送到江苏的一家企业“实习”。目前做流水线上的工作,没什么技术,与企业外面招进来的工人没有两样,而且每天需要工作12个小时。
% t& t$ k% s H" l5 B9 B$ r" o “这些孩子就是廉价的劳动力,十几岁的孩子要干这么重的活,哪里还有什么前途?”张利军有些绝望地说。( y( M! l1 d/ J% W
被考核的教育局9 K: R8 O$ P4 u
对于初三学生被迫退学的情况,南郑县教育体育局局长陈小彬表示“并不掌握”。
+ j- `: C- D9 V, B “国家要求学生分流,但是很多家长对职业教育不了解,有抵触情绪。如果家长的认识都提高了,我这个教育局长的工作就好做了。”陈小彬说,“所以,现在我坐在这里的一个最大的作用,就是用行政办法来引导和指导学校的教学方式改革。”8 v) j2 g! i8 g/ S- w
据陈小彬介绍,今年汉中市向南郑县下达的职教招生指标是1300人,这是汉中市考核各县政府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教育部门必须要考虑从哪些学校完成这些招生人数。“我们当然也有要求不得强制、学生要自愿,这是我们开会决定的,都有会议记录。”9 @! u, ?5 I# M2 g& W0 H: k- B
对这一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陈小彬说:“这些孩子就是没被停课,也很可能被家长带出去打工,反而不如进入职校学习。现在家长就是希望孩子不管怎么样都去上大学,这其中有一定的攀比心理,最要紧的就是这些家长要清醒过来。”
; K+ H; q& ^+ B& e 对高台镇中学,陈小彬表示,这个中学这几年管理和各项工作都比较到位,在全县的排名也很靠前,是一个比较好的学校。对于其学生被迫退学,他表示将会尽快了解情况,“就是这种反弹的话,问题不大”。
% i6 ?/ x6 ^6 F; V 后记:记者采访后的第二天,南郑县教育体育局成立工作组,到高台镇中学调查解决问题,同时下发通知,要求所有学校严肃招生纪律,规范招生行为,坚决杜绝因方法不当引发学生流失等现象。(记者 姜辰蓉)
; M* e% L9 u+ Q, S1 B/ {(半月谈)
' T8 n U" c- W9 V( t* E0 M
4 P" P, k2 [" @" g z,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