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2650|回复: 6

[汉中游记] 留坝马道的冬天景色随拍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2-12-9 22: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主节之一。今年留坝马道的冬天就从这一天开始。看着飘飞的黄叶,多了几丝惆怅。 # G+ |" `* U( s( F/ q! _+ U% M

! [+ S- w/ F8 {+ E" p; [: f" O) R4 a: z( G9 x- Q4 D2 U
* c# w8 z5 ~9 n4 t; q3 M# B1 `
看到邻居家小院里的青菜,还是十分轻松愉快。
; O( U1 y) A; a) ^" H% V/ }
$ D6 E7 k$ o# B/ w
$ V( ^/ h& ^4 t0 ~( P9 [遥远的樊河毫不疲倦的悠悠流淌着,在这暖暖的冬日里感觉十分亲切。 0 a5 ]9 l! D: s7 J
迎接寒冬、期待春天的的白杨树
. \9 s$ o1 s% c" T9 H  |1 E( B% B
) a0 `+ O3 R. |% }% f4 W
2 ~( S/ g8 A; g& R2 E路边见到两个小伙儿,见我们举起相机,他们的动作也来了。 2 h" Z6 b. A. ?; H( `* T: F
) a. }% |7 O2 {0 x+ `: P

, U7 `7 U2 d1 n他们想爬的高一点再让我们照相,为安全起见,就让他们坐在一起。
; Q% \' e5 ]9 ?/ e) {9 o/ I还是觉得自己的造型好看
& y  x. |5 t: g9 @# W' T) \7 @7 G

4 ?/ e6 N0 Y2 @5 n8 v; J他们是一对双胞胎,刚从乡下移民搬迁住进马道镇的移民小区里。弟兄俩很高兴,都在镇中心小学读书。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不由感慨,看他们多幸福啊1
( }7 D- c6 T, ^/ K! {, F
: {9 x8 W, L+ v& n, G3 \1 E+ s归来时,樊河桥上依然阳光灿烂,人来人往。 ' R- @9 L6 T1 {/ K, D2 A! e) M
; Y& y- t$ S! J4 T

6 c' G& ^! F! n8 m) w* u. D就在樊河边这条不起眼的小路上,曾经走过多少英雄豪杰,今后还会走出多少能人志士?
2 j8 a. c3 X3 O. ]* |6 W8 ?8 v- d5 c$ [* [/ Y: k
- z5 u/ ^. Y: [  ^+ Y# P, F
(雪涌蓝关)
a
0 0
  @ME: 
发表于 2012-12-10 08: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名来历多有故事,马道更是独占鳌头,传说颇多各有千秋,简举3个:7 A( r& c# n# {" t" t- Z/ c+ z* j
1,“马到人不到”的民间传说(与哑姑山有关);
$ J3 g- W4 a8 m* {2,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历史故事;
8 K& S7 T. I* Y( G0 k0 \4 \8 F! T3向明哲先生根据马道石碑记载大意是说马公主持修此道故称“马道".
a
0 0
  @ME: 
发表于 2012-12-12 10: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天来了,我从你的文字读出了温暖的气息,农家的亲切。
a
0 0
  @ME: 
发表于 2012-12-12 12: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道”的来历:最近几年,一尊在留坝县马道镇寒溪河岸沉寂了千年的“韩信牵马图”天然石雕画,赫然进入人们的眼帘,引起各个方面的高度重视。
0 J) Z. V4 q* R: U5 K
8 X) {# J4 n3 t; @5 X+ b0 Q+ U5 [7 u8 t9 o
            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返回到2215年前的马道驿寒溪河畔,倾听一段“马道”地名与“韩信牵马图”天然石雕画的神奇来历吧:
  M; f" s- z8 x; M1 z1 T" g" b            公元前206年,韩信弃楚投汉,三次不遇,未被重用。一气之下,背起鱼肠剑、跨上五明骥,悄然出了汉中城门,单骑北上。这天傍晚,行至一古镇(即后来的马道镇),来到镇北寒溪河边,但见溪流潺潺,清澈见底。这寒溪河上原有一座铁索木板桥,名曰:“樊河桥”。由于连年战乱,桥面毁于战火,眼下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人马无法通过。
, i% u5 ~* |/ Y0 N3 H  h           好在这时的寒溪河水并不深,完全可以趟过河去。韩信掬一捧清凉的河水,洗去满脸灰尘,放五明骥饮水,然后让坐骑卧下,自己手牵缰绳,坐在河边一块大石头上歇息。, `" C( X- B7 S9 u; s
9 ]: n1 h  \8 w+ r
, k2 m  k% U/ P& l5 W
             正所谓“人困马乏”,韩信坐下就打起了盹来。恍惚间,自己的坐五明骥竟长出了双翼,慢慢地飞上了天。伸手去抓,却怎么也抓不住。正在着急,对岸凤鸣寺传来的声声暮鼓,将他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缰绳还牵在自己手里,而五明骥倒好像睡着了。韩信振作精神,整顿行装,准备牵着马,淌过寒溪河,星夜北行。8 e% s# O# `* {' @
            不料,韩信伸手牵马时,这头跟随他征战多年的坐骑五明骥却好像从梦中惊醒,一跃而起,昂头向天,摇晃不已。韩信大惊,四处张望,不见有任何异常。可是不论如何牵拉,五明骥就是不肯过河。9 u$ A' S6 W* D+ t8 ]2 c- Y
            此马前胸宽阔,臀部滚圆,四条腿纤长有力,全身深紫,鬃毛乌黑,四只蹄子却白如霜雪,肩上也有一片白毛,像一轮皓月。这五处白毛,十分醒目,就算在月光下看,也闪闪发明,所以叫“五明骥”。& G% f$ c. K- F% `  b' V
           韩信寻思,这匹高大、刚烈的战马跟随自己多年,出生入死、转战沙场,死都不怕,今天怎么怕了这寒溪河水?都说好马不回头,我骑上你,看你往哪儿走?遂飞身跨上五明骥,勒住缰绳,双脚踹蹬。岂料,五明骥不但不往前行,反倒一步步倒退行走,离开溪边,一直退到镇中一个已经打烊的客店门前,方才住脚。
3 D5 ?& w% S( I3 D# o; r' ~6 S           韩信迷惑不解:坐骑莫非饥饿难奈?只好叫开店门,给五明骥喂了草料。自己也稍用膳食,准备继续夜行,此时已到三更。
1 j6 I/ D5 F: H) t. f4 P
  V  D  _# m& p' J8 W& t% n2 o* N8 y' H: y2 T* ?
            来到河边,但见河水咆哮,浊浪滔天,明月高悬却寒溪夜涨。韩信无法过河,遂迁怒于五明骥,正欲鞭之。朦胧月色中却见一队人马飞驰而来,丞相萧何一马当先。来至溪旁,离鞍落马,力劝韩信回到汉中,辅助刘邦。
( Z" @8 c8 ^/ i! i           是日正午,刘邦听取萧何劝谏,在汉中筑坛拜将,封韩信为大将军,灭楚兴汉,终成帝业。此为后话。4 T6 ?0 _& l, p. t0 y! s
            当夜子时,一声霹雳,一团火光。寒溪河边,这块韩信坐过的山石崩裂,一分为二,一块飞立北岸山顶,化作神鸟凤凰,以后人们便把此山叫做“凤凰山”;一块飞落于寒溪北岸,将这幅“韩信牵马图”天然石雕呈现于世。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s: s4 t! Y; c8 Z$ n8 s
            这一“神马倒走”的稀奇景象,由此流传开来,人们便把此地叫作“马倒”。后来,此地成为以马为交通工具的重要驿道,也有人误称之为“马道”,因“道”“倒”同音,慢慢地,就把地名由“马倒”演变为“马道”,一直沿用至今。9 L, P% S' \8 |8 C
…………  D- Z; l0 B, N. L$ {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山河依旧在,英雄何处寻?
; ]2 g) D2 t, ~8 U0 [) _; I( y& v            二千多年过去了,一切的一切都化作了云烟,唯有这幅鬼斧神工的“韩信牵马图”依然留在马道,留在了寒溪河边。, j2 H) n8 @! D3 s* N
世人皆知:“不是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我今却谓:“不是神马把头晃,萧何岂能追得上”。
8 a6 ~. i/ l! h% ~8 X( `7 A3 F/ _) X1 X3 G8 I
(紫柏鼾歌根据民间传说搜集整理)
, G' I, r: O( Q- R9 E
" Q4 [, ?2 x8 v: j7 Q  |
a
0 0
  @ME: 
发表于 2012-12-12 21: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天来了,我从你的文字读出了温暖的气息,农家的亲切。
a
0 0
  @ME: 
发表于 2012-12-14 09: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马道的山山水水勾起我许多儿时的回忆
a
0 0
  @ME: 
发表于 2012-12-23 09: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我看到我当年种下的树了,深秋好美!感谢楼主!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