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魅力汉中,重点在“魅力”二字。立意明确,然后才能突出魅力汉中吧的特色。cctv2006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汉中就是其一,即便是央视也未能在汉中的魅力二字上做足文章,下足功夫。正如评语说的,这个城市饱含的沧桑无法用言语形容。无法形容就很难定位,无法形容就很那立足,让人只是感觉到一种模糊和笼统。
$ F6 g: K! d K) v' B' i
1 T) D5 v N' b. ?8 M: L& L 那么,应该怎么做好从魅力二字做好文章呢?洒家以为,汉中的魅力在于汉中有精神,汉中有文化,汉中有大气,汉中有风韵。
L; Z8 p5 ~/ S
p! I, \! G( Q. \ 所谓物华天宝、人家地灵无非就是赞美家乡,赞美勤劳的人民。热爱家乡,热爱故土的人都会这么说,不妨我们换一种方式来表达汉中的精神:2 I. ?# X, N+ w, c# T
我汉中之精神在于张骞的开拓进取、忍辱负重,是古代中国放眼看世界之第一人。 & }- f& [' i5 E# O2 L" B) X7 D* v
我汉中之精神在于李固的刚直不阿、浩然正气,是文川武乡英雄地的俊杰,是廉泉让水礼仪邦的楷模;
' @ Z0 [1 a6 a- \$ Z% W$ E( n- Z 我汉中之精神在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智慧,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坚毅,是王道隆兴之地; : B6 {3 h$ W( I" {7 h8 P$ B7 n5 T
我汉中之精神在于栈道千里、无所不通,是融会贯通,交通南北的通衢;
, C1 \3 C, F& o8 ]1 s 我汉中之精神在于三线建设的创业维艰、甘于寂寞,是巩固国防默默无语的新兴工业重镇; , V# X9 a/ p7 g2 K0 F5 H
我汉中之精神在于南湖的浩淼烟波、江南婉约,是钟灵毓秀的造化神迹; * o8 c. I* t& f; M2 p- @
我汉中之精神在于鱼米之乡的富足安乐、水木清华的清丽雅致,却是历尽秦汉魏晋沧桑的人间桃源;
) t) T" V6 L9 q( H K7 | 我汉中之精神在于何挺颖黄洋界上炮声隆的英雄少年,不可泳思的汉江河边不可求思之妖娆游女,是慷慨豪情和温婉知性的人文夙愿。
% X( I' S* u& f 【以上纯属抄袭,感谢原作者:筼筜谷偃竹】
- v8 v' [9 `2 m8 ^* g2 | 把这些都理清楚了再说历史文化才是沧桑而不显苍老,厚重而不显沉重,秀丽而不显小气,自然而更显人文,古老而一直年轻!
" g2 W5 F- z2 O' t% k5 d
' k: U8 Z; l% ? 其次,是汉中的文化。5 l$ C4 C1 w6 W) E
汉中,不仅仅是要突出“两汉三国”文化,因为从汉中的历史沿革看得出,“两汉三国”文化只是汉中文化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还有那些文化要突出呢,我以为还有:
# I! b5 j$ P4 V 1、汉中的商文化。当年考古队在汉中城固发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具有身份重要的价值和文化传承。这些足以证明汉中文化的渊源可以向前推进很多年。5 x1 q W$ @% D# W* u+ T/ ^9 {
2、汉中的秦文化和楚文化。现在多数人都一直惦记着蜀文化,其实蜀文化也只是汉中多元文化的一部分,而且还是一小部分,因为自从秦统一六国以后,汉中就作为秦王朝的重要战略之地。当时强大的楚文化,已经对汉中影响深远,自从被强大的秦帝国灭后,楚文化就慢慢与秦文化相融合,是汉中的文化更具魅力和特色。当然还有蜀文化、羌文化等等。* M6 H* G, n" z' q' x" }
3、汉中的道教文化。说到道教,不能不说说---张鲁。张陵之孙,五斗米道系师。字公祺(一作“公旗”),沛国丰(江苏丰县)人。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张鲁行其道。衡死,张鲁继为首领。张鲁割据汉中,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统治巴、汉近三十年。道教在汉中的发展是个奇迹,张鲁以政教合一的方式,让汉中人民能够在战乱的环境中偏居一隅,独享三十年的太平生活,并且做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谐社会。当然,张良为汉中道家文化也注入了一种潇洒与飘逸。
* ~% C& Y" g8 K7 |1 S0 X$ X2 D 4、汉中的造纸文化。永元四年(92),蔡伦任尚方令后,利用供职之便,常到乡间作坊察看,见蚕妇缫丝漂絮后,竹簟上尚留下一层短毛丝絮,揭下似缣帛,可以用来书写,从而得到启发,便收集树皮、废麻、破布、旧鱼网等原料,在宫廷作坊施以锉、煮、浸、捣、抄等法,试用植物纤维造纸,终于造出植物纤维纸。元兴元年(105),他将造纸过程、方法写成奏章,连同造出来的植物纤维纸,呈报汉和帝,和帝大加赞赏,蔡伦造纸术很快传开。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全国“莫不从用焉”。
& R* O0 V' \, u3 ~% q; ^! I! W: @ t7 Y& B+ @
时至今日,汉中既年轻,又苍白。年轻的是汉中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融合。但是对古老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显得力不从心。让我们慢慢的失去了汉中的精神和核心价值。减去渐远的背影让我们感到一丝苍凉和苍白。要托起汉中的未来非一日之功。
5 l: |4 j& I* b0 O, W! d5 j1 E6 [% |# m0 g
汉中的风韵,在那些山山水水之间,在那些文人雅士的笔下,在曹操的“衮雪”飞瀑里,在文同的“墨竹”雅韵中;垂钓于褒谷口的郑子真,畅书于莲花间的王世镗;还有那放歌山水间的秦巴汉,细浣轻纱在汉水边的桃花娘。0 o+ U6 B m2 ^1 G' J
8 C! L" m( R1 A6 L% Q1 s 美丽的汉中,拿出你的魅力。+ \ Q4 P. ?* ]- V& ^0 ]
(吧友113.141.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