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2137|回复: 1

[发展] 南郑篇 产业发展把“死资产”变成了“活资本”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7-5-20 16: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南郑县福成镇中营村,田间地头热火朝天,380亩魔芋栽种结束,1000架木耳、香菇即将完成。
9 R/ w, F6 m# C" s9 a4 M' n  在碑坝镇花园等周边3个村,这里曾经有山山不利,有水水无益,如今,“天麻大王”刘碧贵以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带领100多户社员、40多户贫困户种植天麻500多亩,群众对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
  W; P% v) ^. g  b& g  在碑坝街,从事土特产经销30多年的李智,去年10月,搭乘“互联网+”快车,一根网线连接大市场,每月销售土蜂蜜2万多元,成为山区强农、惠农、便农的新平台。
  K  R* U3 p1 ^1 ~  近年来,南郑县因地制宜,创新举措,全力推进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脚步从未停止。用好山水资源,探索发展沟域经济,既改善生态环境,又增加农民收入和自我发展能力,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探索出新路子、新模式,创造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撑起了山区产业发展一片新天地。
* ~3 Y# U' d. c! a, J$ e& X- u2 t深挖资源找准致富“金钥匙”
4 n- q& V- C$ z; S3 H/ t. O6 Q: z) i4 g2 I% D1 S; K- y0 T
  贫困山区如何脱贫致富?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还是要靠强有力的脱贫产业来带动。
$ l  m$ h6 u8 ?, b5 @! B1 D  福成镇中营村距县城160公里,海拔800至1100米,面积98.1平方公里,被人们称作是南郑的“西藏”。这里风景秀美,山水、人文资源丰富。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薯类。木耳、核桃,大黄、党参、厚朴为主的土特产和中药材成为该村经济的"半壁河山",全村163户535人,常年广种薄收,人均纯收入不到3000元,可该村闲置土地达2万多亩。% T+ K) Y: T$ Y8 }& c. d
  如何加快边远贫困山区发展,缩小差距,让他们与时代同行与社会同步?如何把这些闲置土地资源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真金白银?- y4 z0 [" l, p4 g) y- V/ O
  这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和探索的课题。9 M  y6 x( G" o; f
做法, `- n  c+ ^7 p/ W
  南郑县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深厚的爱民情怀,把加快贫困山区发展,缩小差距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 i; u  x& @) C4 N/ ]1 v
  提出了“念资源经、唱地方戏、走特色路”的产业扶贫发展思路,探索推行“一个好产业、一个好龙头、一个好项目”的产业扶贫模式。8 g2 w2 ]' Z( {, l% H' }
  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脱贫模式,与种植户签订回收合同,让广大村民解除后顾之忧;8 P1 s) _% l5 m2 o
  深挖资源,把“死资产”变成了“活资本”,盘活了农村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全县农业招商引资3.56亿元,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6.87万亩,发展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达到295个,以茶叶、中药材、烤烟、蔬菜、生猪为重点的主导产业走上集约化发展的路子;规划建设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42个,直接带动全县5.9万人增收致富。 8 R# p; ~" C$ X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N4 }0 H3 [- M, ]6 E
  牟家坝镇云峰寺村村民赵培富感叹,“产业发展起来了,我们收入增加了,我们脱贫的劲头更足了!”
0 n3 x2 T, P: \8 \  X$ |' M* L  云峰寺村地处浅山丘陵地带,精准识别贫困户170户414人。前些年,该村依托资源优势和企业带动,积极发展茶叶产业,有茶园620亩,茶农85户,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258人。由于茶叶生产周期长、见效慢、投入高,长期以来,群众分散零星种植、单打独斗,茶产业在该村作为一种副业一直在低水平徘徊。- t+ C& _5 F! f" ~& Y
  2013年,南郑县委、县政府制定和调整茶产业发展规划,云峰寺村根据当地村情和农情,将茶叶确定为该村农业主导产业。成立云峰寺茶叶专业合作社,成员涉及9个村民组386户,村两委牵头,将周边386户农户全部吸纳为合作社成员,由合作社骨干成员分组动员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股份的形式流转到合作社统一经营,合作社承诺将流转的土地用于茶树种植、良种茶母本园建设及生态观光茶园建设,形成了“村两委+农民合作社+茶农+贫困户”的互利共赢经营体系。
  _1 D) l) i0 s8 B  该村以产业发展规划统一群众,以算经济帐知晓群众,以土地流转合同凝聚群众,使群众思想实现了由可种可不种到迫切想种的转变。群众成为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激活了群众积极性,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村经营体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由家庭自主经营户转变成为合作社社员、转变成为茶叶企业的产业工人。该村现有茶园4643亩,户均年增收2100元以上。去年已脱贫18户51人,今年计划脱贫122户307人。
" W8 z. s# h$ R  q/ i# b  云峰寺茶叶专业合作社是南郑各类合作社提升农产品进入市场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目前,南郑县有各类合作社206家,吸收成员1.14万户,带动农户3.76万户。 - d0 F" d( A7 n. K9 W- q* D
先富带动后富共同致富1 M6 T/ V8 b. h+ y6 P! w/ a
  谈起家里这两年来的变化,法镇八宝村一队的王正喜笑得合不拢嘴,指着自家新修的二层小洋楼对笔者说:“自从徐支书带着我们搞无性茶苗繁育以来,家里收入是一年比一年好,全家老少盼了多年的房子也修起来了”。% y4 [2 C0 Q3 @$ `& e
  王正喜提到的徐支书就是法镇八宝村的女强人徐秀芹。上世纪80年代末,穷怕了的徐秀芹一心想发家致富,苦于门路少,独自在家养起蚕来。她深信天道酬勤,每天起早贪黑,一年四季养8张,收入超过6000元,让村民刮目相看,这一干就是20余年。96年她投入4.6万元,修起了4间两层小洋楼,在全镇成为了“轰动新闻”。- T/ e3 i) V- ^! y
  2007年,徐秀芹见邻居搞无性系茶苗繁育,不仅销路好,而且收入很不错,她试着种植了半亩,当年收入6000多元。于是,她走出桑叶地,从2亩、3亩小打小闹开始繁育茶苗,很快发展到种植到10亩,每年有10多万元的稳定收入。这时,10多名村民找上门来,想跟着她搞无性系茶苗繁育,她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村民没技术她无偿提供,销路不畅她主动跑市场,几年下来,全村发展到60多亩。+ G' G9 ?$ x$ L; B& T9 ?/ m
  2011年,种植烤烟收入可观,她就在临近的水磨村租赁土地种植烤烟30亩。两年后,发展到48亩,每年收入10多万元。土蜂蜜价格只升不降,她养起40多箱土蜂蜜,每年收入2万多元……7 u$ z/ B8 X& N, {. i/ k' }' o) [# X
  徐秀芹常说,“只要勤快,啥都能发展好。”如今,徐秀芹凭着勤劳的双手,每年都有20多万的收入。致富之后她不忘乡亲,多年来,带动36户贫困户发展产业,现在有10多户顺利脱贫摘帽。
! [- D4 k/ t2 Q* V1 L; t  近年来,南郑县在找准“党建”与“脱贫”的切入点、结合点、发力点上下硬功夫,通过已经致富的农村党员、党员示范户带领贫困群众实现致富增收,1320名党员致富能手落实了一对一帮扶贫困户脱贫办法,建立精准脱贫党员示范基地138个,培育2120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引领群众增收致富。(来源:南郑县委宣传部)1 E1 S. ~8 a8 R6 x9 W& O
+ g+ ~" C! `4 n7 r& b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