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今年春节刚过,汉中勉县红庙寨村李小龙在自家房顶建设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入了电网,目前已经发电近200度,卖电价格是每度0.96元。他说,目前已有三家客户有意向建设发电系统;一些扶贫单位还准备为帮扶对象建这种太阳能“电站”,保证他们每年有近万元的稳定收入。
/ b1 t! N3 k, F: d" i$ G/ x/ i/ U8 U7 ~! a2 Z* D$ s; |0 O6 _
去年,汉中市大力实施“生态环境工程”,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循环经济加快发展,重点减排项目建成投运42个,关停小皂素企业27家,拆改燃煤锅炉677台,秸秆禁烧成效明显,资源能源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7 H m, R6 M" Q$ Z' @" ?+ G+ z3 U4 F" @7 W/ T
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汉中已深入人心,已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指引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民间投资取向。
! G' k' I# W; e+ ?+ ^; N) e' m6 P& F& O
“十二五”时期,汉中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陕南循环发展的机遇,坚持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富裕百姓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圆满完成,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西部中等发达城市行列。汉中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汉中航空智慧新城成功跻身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铺镇工业园区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3个循环经济园区聚集承载能力显著增强,产值占工业半壁江山。工业企业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57.8%、71.3%。循环农业基本形成了种养殖、有机果蔬茶、观光体验循环发展模式。工业废渣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余热回收利用、废水循环利用等为代表的八大循环产业体系、12条循环产业链中的8条基本形成;全市企业内小循环、产业间和园区内中循环、全社会大循环的三级循环经济体系初步形成。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突破1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2.9%、21.1%、28.2%、17.2%。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5000美元,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四小虎”之一,工业化实现了由初期向中期的跨越。! A0 V, c7 {* v- A2 e+ S
& s7 I) `! h( t! U9 I
在汉中产业结构调整中,近年发展最快的产业是茶产业、食品医药及旅游服务业。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18.9%、35.1%和28%。生物医药产业中,基本形成了中药材种植、植物提取加工、成药加工的循环链条;新能源不断得到开发利用。十大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加速推进,猪、药、茶、菜等特色优势农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60%。! B( Z9 i9 V& i" f+ E) p R" A. _8 O
+ @+ s: H/ G' S8 Y ^! ]0 ^8 {
汉中城固机场建成通航,十天高速全线通车,西成客专、阳安二线、宝汉高速加快建设,9县区通高速公路,汉中成为全省首个拥有绕城高速环线的地级城市,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8 a3 ?# ^* W6 I1 S: R* E
$ [$ M, N4 p# U8 Y$ p/ V q- n6 L" Q6 |( t
“绿水、蓝天、青山、宁静”四大工程推进成效显著,中心城区和10个县城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全部建成投用,实现全覆盖。森林覆盖率达58.18%,森林面积居全省第一。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82天,超额完成省上任务。& w, q. S `+ e* B+ G
5 Q5 t3 }2 h3 e# p" ^- g1 B
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全覆盖,率先在全省探索开展移民搬迁户适龄人群免费大专学历职业教育,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造了全国的“汉中模式”,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网络实现全覆盖;54.9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幸福感日益增强。% w' J1 D. t+ Z7 ]
, n( j: C# V) _# Y0 Y* r “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汉中重点项目计划中,首先推进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药、旅游文化、高新技术、能源化工、现代服务业、脱贫攻坚、民生保障、生态环境等十大重点工程,项目总数318个,总投资5162.4亿元,年度投资428.9亿元。. p2 f1 a( d: Z2 {
7 h% n5 P' {9 Q
一个绿色生态、环境优美、产业循环、政治清明、特色文化鲜明向上的宜居城市——真美汉中呼之欲出。 (来源:陕西日报 记者 宋志明)
. V$ R( L) @: t!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