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596|回复: 0

[学校] 西乡县第一中学教师李德宝:牧马河畔育花人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6-3-14 08: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乡县第一中学数学教师李德宝,36岁的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获得省市县级的多项荣誉:“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首批学科带头人、陕西省高中数学联赛优秀辅导员,汉中市311人才、汉中市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汉中市首届优秀青年志愿者、汉中市名师、先进教师、汉中市数学教育学会会员、汉中市高三联考试题命题组成员、汉中市和西乡县教育系统专家库成员”。这些荣誉足以说明李德宝为西乡教育付出的心血和社会对他辛勤工作的肯定。

西乡县第一中学教师李德宝

西乡县第一中学教师李德宝

       西乡县第一中学教师李德宝和学生们在一起交流

      多年以来,李德宝用自己充满热情与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感染着周围的同志。教书育人的路上一个个感人细节,彰显出一个人民教师的动人情怀。
      14年前,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李德宝走进了西乡一中,成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从此和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初上讲台的李德宝为了上好课,认真研究教材,研究课程标准,研究高考,精心设计课堂,坚持听课学习,一学期下来,仅听课记录就写了整整3大本,休息时间主要的事情就是做高考题,因为他明白“掌握了高考的方向,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
      因为刻苦钻研和精心设计,他的数学课堂,最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思维。学生说:“是李老师激发了我们的数学兴趣。”许多学生以按时完成数学老师布置的任务为荣。他每天中午1点之前准时进入教室,给学生们答疑解惑,给学困生个别辅导。因为他的严谨、上进和坚持,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2006届所带高三(3)、(4)、(5)班的高考数学平均成绩均在110分左右;2008届所带高三(6)、(19)班的数学成绩均高于同类班级;2010届所带学生张璇夺得西乡县文科状元。
      他带2009届的(6)、(15)班的数学,一文一理,学情差异很大,他的教学设计是双份的,为学生命制的练习题也是双份,工作量增加了一倍,但他毫无怨言,坚持当天的练习当天批阅、反馈,有时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他的这种严谨和认真的精神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获得县文科探花的李樱说:“没有李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是他的严谨和认真感动了我,使我认识到,老师都这样拼命,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那一年的高考中,他所带的理科班的祝培源夺得西乡县应届生理科状元,两个班的数学平均成绩也都名列前茅。
      他坚信,一名教师的成长应该从读书和思考开始。他从各种书报杂志中获取丰富的理论知识,坚持每天阅读至少半小时,有时白天太忙,也一定在睡前阅读几页。天长日久,阅读成了睡前的必做功课,不读书反而睡不着,床边的小柜子也成了他的专用书架。他尝试着把睡前阅读的书籍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人生哲学的诸如《错误与人生》《成功启示录》及卡耐基的人生哲学丛书等,这类书能丰富思想,在和学生交谈时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令其信服;另一类是指导班主任工作的书籍,诸如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的教育教学论著,《班主任之友》《德育报》等报刊杂志。至于一些专业书籍,必须抽出专门的时间集中精力研读,方能有所收获。长期的阅读和思考不仅使他的专业能力提升很快,班主任工作也做的有声有色。2013年高考中,所带的高三(1)班全班61人全部上二本线,二本升学率达100%,刷新了西乡一中历史上单班二本上线率达到100%的记录,其中54人达到一本(重点大学)分数线。全县应届理科前四名均在该班(陈凯航:647分;祝博:643分;刘癸庚:642分;刘煜:641分)。班上的学生在发言中说:“我们的班主任棒极了,他身上的正能量感染了我们。”
      多年的读书和思考的习惯,也为教育科研奠定了基础,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实践素材,2010年撰写的论文《巧用点差法解决圆锥曲线中点弦问题》河北师范大学主办的杂志《学周刊》2010年第10期上发表;论文《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数学衔接的解决策略》在江苏省专业杂志《高中数学教与学》2010年12期上发表;2011年撰写的教学设计《单位圆与诱导公式》获得陕西省教育学会组织的教学设计评比二等奖;2012年撰写的论文《也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获得陕西省教育学会组织的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2012年自己撰写的论文《一道试题的回顾分析》发表在由江苏大学主办的数学专业杂志《数学教育研究》2012年10月第5期上;2013年撰写的论文《有心二次曲线焦顶点三角形面积公式》发表在《汉中教育》2013年第1期上;2015年撰写的论文《基于“三环六步”教学模式下不同课型的思考》发表在《汉中教育》2015年第1期上。2015年撰写的教学设计《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获得陕西省教育学会组织的教学设计评比三等奖。
      他不仅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科研能力,还有高尚的师德。身为党员,他始终牢记自己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的双重身份。“德高为师”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为人师表”是他的行动指南。十多年来,他当过班主任,做过校团委书记,担任过教导主任,做过年级组长,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他的爱心。
      作为班主任他用爱心去点亮学生的心灯,用爱心去演绎师爱、父爱。他把爱心转化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上。他将班级中的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家庭特困户、单亲家庭等一一统计,掌握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工作,努力寻找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不歧视偏爱任何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用爱心、耐心和细心,为学生们创造了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很多学困生在他的关爱下和他成了知心朋友,他曾用关怀,让学生泪流满面;他曾用爱心,让学生扬起心海的风帆。
      作为校团委书记,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因势利导,在师生中把爱心传递。2011年3月,他倡导并组织全校师生向学校因家庭遭遇突发事故家庭贫困的高三(5)班王华强同学奉献爱心,共筹得爱心捐款48196.5元,有效地缓解了王华强同学家的困难。
      作为年级组长,他自觉端正师德、师风,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准绳,使墙上的制度、规定不流于形式,用自己的言行做好同行的典范。早上,他第一个来到学校,打开楼门,给同学们送来第一缕光明;晚自习后,他总是一个教室一个教室的清理滞留学生;在锁好楼门后,又深入宿舍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直到学生就寝后,他才顶着星光回家。他经常深入学生,调研学情,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2016届的学生们都亲切地称他“宝主任”。
      作为一名教师,他始终践行为人之道,从师之道。他以敬业奉献的师德形象,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好评。用自己的实力和出色的教育教学成绩,赢得了西乡人民的认可。(来源:汉中市教育局)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