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父亲是抗战英雄,我们也是最近才知道的。”11月3日,72岁的熊佐文回忆起已去世的父亲,显得有些自豪、也有些自责。熊佐文的父亲名叫熊超伦,如今这个名字在“二十九军喜峰口长城血战英雄榜”上,而在此之前,父亲却几乎从未提起过这段经历……: g, g" M2 l) A* m1 Q9 o" ^8 H2 ^
已去世34年的父亲原来是英雄
$ B7 Y3 a3 `, G: f
熊佐文拿着父亲的照片 c" h: \' z/ R9 g0 J4 m1 |
, x |' S: [( ]4 _( e) N
父亲生前很少提起抗战经历 抗战胜利那天亲手种银杏树" e' L5 z: I: F2 p$ U; v* k! b
6 Q0 k3 y; S8 S0 z
11月3日上午,在汉中市汉台区太白路的一家属院内,熊佐文和老伴毛素琴拿出最近搜集到的一些资料,毛素琴介绍,她和老伴现在常住海南,今年8月时,他们回汉中准备玩一段时间,正好到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当天,在外地工作的大儿子在阅兵仪式上看见了喜峰口战役的方阵,因为幼时听说爷爷参加过这个战役,便上网搜索了该战役,谁知这一搜竟在该战役的英雄榜内看见了他爷爷的名字,便赶紧告诉父母,这让一家人又惊讶又高兴。熊佐文和老伴就决定先留在汉中,为父亲正名。" }# ] c! p# R# b" i
" C7 E' i! L; w
“我们根本就没想到,也很少听父亲提抗战的事情,当时父亲因为‘历史问题’受到批判,全家人对此事都选择避而不谈。”熊佐文介绍,父亲是1907年出生,1928年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加入国民29军38师任连长,1933年在喜峰口战役中身负重伤,后伤愈时间不长即返回汉中务农,1981年去世。
5 d2 b* u+ B- @) h/ D5 j
/ ` Y& o1 r3 v( c 回忆起父亲,熊佐文说,对于那段抗战经历,他们也仅知道父亲参加过喜峰口战役,并在战役中受了很重的伤,“他还给我们看过他肚子上的伤口,当时在战斗中连肠子都断裂了,后来还是在河北当地的医院接了一段狗肠子,虽然提的不多,但也能想象到当年战斗的激烈场面。”
! t1 G- U$ y. n$ r/ F2 f. o
/ L2 ?7 ]: m( |; w% y 而熊超伦对于抗战的纪念,是留在老院子内的一棵银杏树。11月3日下午1时许,在汉台区青龙观村一户破旧的院子内,那棵银杏树叶已渐黄,熊佐文和弟弟熊成文回到了童年时期居住的院子,熊佐文介绍,树是父亲在抗战胜利当天,亲手种在院子内的,说是为了纪念抗战。如今这里正在拆迁,老房子很快也要拆了,至于这棵银杏树,他们可能会选择移栽到别处。$ `. q, w1 t7 E# a0 w) j% j2 }
# X2 |8 j2 w2 ?& K+ N6 X 战史记载:连长熊超伦等十员受重伤 汉中市民政局:熊超伦属抗战老战士5 ] A+ j9 V3 v m
6 v: F7 K7 A& A0 @' G
为了替父亲正名,近两个月来,熊佐文一直在收集相关材料,他拿出政协迁西县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汉中市民政局关于了解我市熊超伦参战事迹的函》的复函,其中写道:“关于熊超伦参战事迹,政协迁西县文史委员会曾于1990年1月份出版《喜峰口血战记》一书,其中对熊超伦参战一事略有表述。”
" F+ Z0 W, V6 j
" e' q0 i: k5 T; Q" A# c5 X% Y& H( W 书中“国民革命军29军战史”中提到“是役,毙敌数百名,获机枪数挺,我军排长常保存等四员阵亡,连长熊超伦等十员受重伤,士兵伤亡二百余名。”同时,在“二十九军喜峰口长城血战英雄榜”上,也有提名“熊超伦连长”。熊佐文介绍,他们与河北省迁西县喜峰口长城抗战纪念馆也联系过,英雄榜也收录在纪念馆内。
8 @ d9 m: p2 o, d5 X; ]: N/ r* `8 S1 T* N% w
连日来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复。11月3日下午,汉中市民政局发出了“关于熊超伦参加喜峰口战役的回复”,其中根据河北省迁西县政协委员会的发函调查等,汉中市民政局回复“熊超伦属抗战老战士”。, B W: B& v1 U2 w( W6 z; u
3 V$ D( O; L7 C2 a
熊佐文和老伴儿毛素琴对于此结果表示满意,熊佐文说:“只要为父亲正了名就好,让后辈都能以父亲为榜样,激励后人发奋努力,也算是完成了一件心愿。”(华商报作者:王雨薇 文/图 )8 W/ Z& c7 D; E$ ?(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