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2345|回复: 2

[手机数码] 总理,你看,我们降价了,我们提速了。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5-5-15 18: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终于降价了,终于提速了!最近在克强总理三令五申的催促下,一直保持缄默、满脸憋屈的国内三大运营商在今天都憋出了自己的大招。其中对于手机用户而言,流量跨月不清零成了三大运营商整齐划一的动作,也是最有诚意的一项举措,其它就……

        笼统的概括就是,中国移动表示,到2015年底,流量综合资费将同比下降35%以上;中国联通表示,将采取四项措施降低全网移动用户数据流量综合单价20%以上;中国电信则表示,到2015年底,有线宽带平均接入速率将由目前的11Mbps提升至20Mbps,单位带宽价格将下降35%左右。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中国移动:推出话音短信不限量套餐

        在降低网费方面,中国移动推出了如下举措:10元1GB夜间(夜间23:00至次日早7:00)流量套餐(貌似早就有这项套餐);10元1GB假日流量套餐;推出4G流量卡,50元含2GB全国流量全面推广“套外安心服务”,套餐外资费最低降至0.06-0.1元/MB


        促进流量消费,推出话音短信不限量套餐,自5月17日起,中国移动面向四星、五星用户开展话音短信不限量套餐预约,用户预约通过后可以办理话音短信不限量套餐。套餐共分三档,分别为338元(含3GB流量)、418元(含6GB流量)、518元(含11GB流量),三档套餐均为话音短信不限量。

        降低国际及港澳台漫游流量资费,推出48个国家和地区流量包天资费,按照“30/60/90元包天不限流量”资费,可满足90%的境外流量使用需求,漫游流量资费平均降幅超过70%;推出流量共享、流量不清零、流量交易等服务


        在提升网速方面,中国移动表示将在2015年底使4G基站总数将超过100万,实现城市、县城和乡镇的连续覆盖,农村数据热点区域的有效覆盖,对全部3A级以上景区、高铁实现全覆盖,人口覆盖率达到85%,数据业务需求覆盖率达到95%。

        中国联通:流量跨月不清零,半年有效

        在降低网费方面,中国联通出台了如下措施:

       开展低至10元包1.5GB省内流量半年包促销活动,流量跨月不清零,半年有效;
       推出视频定向流量包,最优惠流量包价格每月18元6GB;
       推出流量银行平台,可实现流量的转赠、分享、兑换等功能;
       中国联通将北京地区20M固定宽带资费从1780元/年降至1480元/年,50M资费从2680元/年降至1780元/年,100M资费从3280元/年降至1980元/年。


        在提升网速方面,中国联通表示,将加大力度全面推进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到2015年底使北方10省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农村家庭基本达到4M。


         中国电信:今年流量资费平均降幅将达到30%左右

         中国电信则将提升网速和降低资费结合在一起,推出了10项举措,其中最能直接让用户感受到的如下:

         1、宽带免费大提速。中国电信将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有线宽带接入速率在4 Mbps以下的用户全部免费提速至4Mbps;对4Mbps以上老用户通过网龄、预存和融合等方式开展免费提速,其中光纤用户最高可免费提速至100Mbps
         2、百兆宽带包年费用下调30%以上,从3000元左右下调至2000元以内;到2015年底,中国电信有线宽带平均接入速率将由目前的11 Mbps提升至20Mbps,单位带宽价格下降35%左右
         3、中国电信将大力推广每月49元含2GB省内流量的4G套餐;国际漫游流量资费大幅降低,部分国家和地区最高降幅90%。
         4、流量不清零、流量可转赠。中国电信已向用户推出了流量不清零的跨月流量产品,如年流量包等。

         我们都知道5月17日是世界电信日,今天上午,工信部公布了网络提速降费总目标。而向来是,工信部提供目标,随后三大运营商摇旗呐喊,随声附和。但是这么一年一度才宣布一次降价、提速措施,显然是跟不上数亿人用户的与日俱增的需求的,所以还需要一种更加灵活的调价机制用市场调节的方式改善大家对流量和价格的“口感”。


         通过三大运营商不同的举措,我们也看到了,其中有一些措施对于绝大多数用户都用不上。比如10元1GB夜间(夜间23:00至次日早7:00)流量套餐、10元1GB假日流量套餐这样的措施,更像是一种搪塞。不过,这段时间被全国网友指责、被总理敦促的三大运营商总算可以喘口气了,至少可以说:总理,你
看,我们降价了,我们提速了。


A+ A-


a
0 0
  @ME: 
发表于 2015-5-15 19: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房产信息网
Wifi会否成为运营商的掘墓人?

         在流量资费问题上,今年国务院已经第二次发声。总理喊话要降低流量费、降低漫游费,这些无疑反映的是社会普遍的认知,大多数人一到餐厅、酒店就开始找wifi,不过运营商们对降不降资费的问题显得很犹豫,这背后的逻辑显然不是所谓专家们喜欢的常用论调,说什么垄断、缺乏竞争等问题。为什么运营商不愿意降流量费?为什么Wifi甚至可以免费?深层次上,这是一个全世界运营商共同面临的问题,而且这还关系到持续了百年的电信运营商模式还能否为继的问题。

        为什么运营商不愿轻易降流量费?

       流量费高不高的问题,不能简单的定论。国内的通信价格应该说和国际主流运营商的价格差不多,当然有专家说国内通信支出与收入的比值比国外高就不合理,这个说法其实没有太大的道理,因为本身通信成本中网络设备采购和运营成本国内外差别并不大,如同手机一样,基本国内外价格差距不大,不能说国内平均收入低,苹果到中国卖就要更便宜。

        实际上,国外的人民群众同样也是到餐馆、到酒店就四处找wifi。这说明人们对流量资费的认知是相似的。对比全球运营商的定价策略,也可以看出,流量是其套餐设计的核心内容。举几个实际例子,以下资费均来自官网,不包含促销或者捆绑,都属于标准套餐资费:

        √ 全球最大的运营商沃达丰在澳洲的资费:

        每月30澳刀,含500M流量,1刀/分钟通话,无限短信;或者 500M流量,30澳分/短信,无限网内通话。
        每月45澳刀,含1.5G流量,无限通话和短信。
        每月50澳刀,含3G流量,无限通话和短信。

        √ 著名的AT&T的美国资费:

        每月30美刀:不含流量,包通话和短信
        每月45美刀:含1.5G流量,包国内通话和短信
        每月60美刀:含4G流量,包所有国内通话和短信
        另外可以办理流量套餐,大概价格是办了60刀套餐的10刀1G,45刀套餐的10刀500兆,办30刀套餐的5刀100兆。

        √ 国内运营商的套餐

        中国移动接近以上价格的套餐大约是:188元/月,600分钟通话,3G流量;288元/月,1000分钟通话,4G流量;388元/月,1400分钟通话,6G流量。
        中国联通接近以上价格的套餐大约是:196元/月,包500分钟通话,3G流量。296元/月,包1000分钟通话,4G流量。396元/月,2000分钟通话,6G流量。

        从资费上看,国内运营商套餐除了语音没有包月外,大体阶梯和国外差不多。实际上,一般人通话时间上很少能用完500分钟,甚至有些地方在实现了一个城镇网内免费的情况下,实际电话和短信用量也不多,可见通话和短信的需求已经到顶,套餐中的通话分钟和短信都可以近似认为是准包月。

         因此,可以认为现行运营商的套餐体系基本约等于流量套餐体系,流量价格的变动将极大影响运营商的收入。

        但流量的价格弹性天平并不在运营商一边。降低流量资费所带来的流量增长并不能带来收入增长。多家运营商都表示当前的流量价格比之前已经大幅下降,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运营商的流量同比增长87.9%。而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中国移动一季度净利润为238.3亿元,同比下滑5.6%,连续第七个季度下滑。中国电信一季度实现营收814.53亿元,同比下降2.1%,净利润为50.46亿元,同比下降9%。中国联通第一季度营收为602.5亿元,同比下降5.6%,净利润为31.6亿元,同比下降4.2%。

       一方面流量收入是运营商的命脉,另一方面流量又增量不增收,在这个背景下,如果流量价格体系一旦崩溃,运营商就失去了未来。这个难题,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电信运营商界所面临的问题。即便去年大手笔放开虚拟运营商,也难以有变化,也说明了这一点。

        为什么Wifi可以免费?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Wifi的价格可以便宜甚至免费?为啥4G流量的价格不能降到和Wifi一个水平?我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以电信级服务为核心的运营模式,它既成就了语音时代运营商的辉煌,也导致了流量时代运营商的迷茫。

        曾经,电信级服务是一个非常响亮的词语,它代表着7*24小时、任何地方都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无缝接续的服务。这在语音时代非常成功,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被联系到,无论在坐车还是走路,可以一路聊天。

        要满足这些电信级的服务,电信领域的资源分配方式、协议方式以及设备实现方式,有着和Wifi模式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可以看到3G、4G甚至5G的方案中,如何保障广域覆盖、高速移动下使用、无缝切换都是核心内容。客观的说,这种模式保障了你随时随地的业务使用,但是你也需要为了满足这些质量保障付出成本,即便你只固定在一个地方上网,你也在默默的为基站覆盖的无人区域买单,为每个电梯、每个地下室、每个山头的信号买单。据称摊分到每兆流量的成本接近1毛钱。

        但是这种强调质量保障、强调无缝覆盖和切换的高要求,在流量时代却变成了绊脚的高成本。在流量时代,用户的使用行为变了,对网络的质量和成本的权衡因素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流量时代,大多情况下,用户看手机时才需要用流量,不看手机时没网络也影响不大,而语音时代,你即便不看手机,也希望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连着网、能被呼叫到;再有,流量的特点对连续性、小区切换的要求也远没有语音高,用户可以忍受电梯里、地下车库里没有网络,只要回到有网络的地方,那些没接收到的微信可以看到就行。这些使用行为的变化,让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比对网络的敏感度更高,这恰恰让Wifi们在流量时代获得了优势。

        Wifi是一个有限、够用的模式,只在人聚集的地方部署,只在有宽带接入的地方部署,只需要能上网就行,不需要为处理QoS烦恼。客观上,这是一种极为高效的模式,信号只充斥在不到亿万分之一的室内固定场所,就满足了大部分用户的80%需求。在这些场所中部署Wifi,几乎就是一个硬件和固定宽带网络的成本,摊分到流量来说接近于0成本。

        正是这种无可比拟的低成本优势,让Wifi们可能夺去运营商未来的奶酪。

        Wifi会成为运营商的掘墓人吗?

       上面说了,Wifi的低成本优势,可能会让昂贵的电信级移动网络变得很尴尬。

       一方面,商业场所、公共场所不断扩张的Wifi覆盖正在蚕食流量市场。基于吸引更多用户到来、以及后向O2O或者后向广告价值的考虑,互联网公司、商家们正在把Wifi提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大量的投资涌向Wifi领域,像国外Google不断的在扩张免费Wifi的领土,国内迈外迪饱受风投追捧,而万达广场等商业地产也都纷纷布局Wifi,可以预见,在这些合力之下,流量的高价值场所将实现Wifi的无缝覆盖。

       另一方面,用户会更倾向于将流量需求释放在Wifi网络下。Wifi覆盖越广泛,用户就越倾向于使用Wifi,从操作系统到应用APP,也都针对Wifi做着各种优化,这样的结果,有可能导致即便4G网速很快,用户大流量部分的需求如下载软件、观看视频等也会放在有Wifi的地方。

        如果这样的趋势不断发展下去,将对运营商形成非常难受的压迫,当高价值、大流量的热点份额被Wifi拿去,运营商的流量成本将越来越多摊分到低流量广域覆盖的地方,如果流量成本不能很好的被消化,那又反过来更促使用户的流量消费投入到wifi中。恶性循环之下,Wifi可能会毁掉运营商的前程。

        那运营商能否利用Wifi自行革命?事实上,原本国内最大的Wifi网络也是由三大运营商建设和运营的,但其存在两个难题:

        一个是左右互搏问题。运营商不会因为建设了Wifi,就能减少电信级网络的建设,因为电信级网络要发挥作用必须要广域无缝覆盖,如果大力建设Wifi反而会分流导致电信网络的价值下降。

        二是价值取向问题。商家建Wifi是出于吸引用户,可以免费。但运营商进驻建Wifi是要花钱的,后续的运营也必然要收费,当然现在运营商也开始尝试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前向免费的模式,但总体而言Wifi之于运营商的价值要远低于电信级网络。

        当然,目前Wifi的真正影响还远远没那么大。但是按照这样的逻辑,Wifi真的很可能因为成本、因为模式、因为用户使用行为的变迁,在商业上让更为先进完美的运营商网络难受,一批第三方Wifi运营商的崛起,可能意义上比虚拟运营商来得更深远,他们恐怕才是电信运营商最强有力的对手。
a
7 2
  @ME: 
发表于 2015-5-17 21: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运营商又开始玩文字游戏,打太极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