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楼主 |
发表于 2015-3-16 11: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九:收听广播购药,花3890元买来假药" o1 k( w, w8 [4 [# d, J
/ l; |3 E: t/ e8 Z# ?2 i7 T 家住汉台区的周女士经常通过收听广播节目买药,2014年10月,她接到一陌生男子电话,在对方提醒下,她花费3890元买药,但收到的却是3瓶假药。10月27日,周女士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工商汉台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举报。
+ j! S4 c6 t/ J! m8 g- v m0 w; F! q9 z' k' @7 b3 k
原来,周女士因为年纪大,患有慢性气管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就经常收听广播上一档养生节目并购买过其介绍的产品治病,病情有了很大好转。10月23日下午,她接到自称是广播节目中的“于老师”的电话,在询问了她最近的身体状况后,对方说,服用其新配的药3个月后病就可痊愈,她便赶快汇了3890元买药。10月26日,周女士从快递员手中取回药,发现产品既无包装也无说明,便起了疑心。于是,她跑到原来购买产品的地方询问,销售人员经过查看告知她是假货。周女士随即拨打了110报警,并向12315投诉举报中心投诉。
1 R6 j6 v! r; Z0 K) e+ {
, L5 `+ d2 |3 @, q; X 12315工作人员在查看了货物后,立刻与该快递公司总部以及汉中分部取得联系,让他们采取办法截住货款。同年11月3日,在工作人员多次协调下,终于和快递公司联手追回了周女士被骗钱款。" s) {' M" \+ @9 E' |
9 x' j9 x, ~" s# p- T9 U- e% H 评析:从去年接到的保健品类投诉来看,商家一般是通过广播、电视、讲座等方式售卖,很多老年消费者购买产品往往受到夸大宣传、亲情服务等影响,用后效果不理想且维权困难。在此提醒老年消费者,如果确实需要,应多咨询医生,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合的保健品。2 _% e7 X7 d- T5 B" L; l7 A7 V
7 Y. B2 `# _* k/ S/ _# @9 ]- _(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