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2014年10月25日,我们陪同西安的客人,准备去南郑县福成镇元坪村蹬临南郑西乡交界的米仓山支脉---佛头山原生态风景区,领略米仓红叶的魅力,去征服海拔2182米的高山。随行的有中国摄影家协会的顶级摄影大师,企业家和众多的远方客人。在福成镇吃过早饭,我们驱车向白玉元坪村进发。
! D% z) T1 I6 K3 h# c0 d% e6 d5 a2 b7 o- V! c
在白玉稍作停留继续向9公里的元平村前进。# E. Z+ _) }; C1 t) N
7 a4 o# p$ ~! U# q6 ] 沿白玉河向东北前行,大约4公里,在河道边的悬崖上,长着一座天然石笋,高约40米,四周青松翠柏环绕,蔚为壮观,依山傍河是一片肥沃的梯田,人到此,顿觉天开地阔,沿河两岸,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天地水山的灵秀集于一体,宛若到了一处仙境。这石笋居高临下,鸟瞰着河谷,这里便是红椿坝【二郎坝】,石笋上可见一圆形图案,当地人称太阳石。7 I5 d) h3 Z* V$ [) a" ?# r
福成佛头山
; P9 }) A- }. F0 F& _
沿红椿坝顺河前进,来到了元平村的地界,这里就能遥望云蒸雾绕的佛头山。
' X, c4 M& g" J4 r7 S
, f" w6 l7 @8 D2 \/ r7 n 行进在元平村畔,奇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鬼斧神工般的传奇。时近深秋,山山岭岭红叶遍染,这里,峡谷高山,石笋林立,溪流遍布,松翠竹绿,丽影摇曳,巨峰围屏,红黄绿相间,犹如一幅水墨丹青画卷,点缀在山山岭岭,这里便是被誉为“陕西的第二个张家界”的白玉元平自然原始风光景区。
, O8 |1 T; @) n% f7 K4 O V* @) L3 A2 v8 s- t
从有关地勘资料得知:这里是米仓山最古老的喀斯特地貌之一,诞生于白垩纪,纵横交错的石灰岩构造群,造就了众多的溶洞群,天坑,地洞,石笋,佛头山海拔2138米,它是这个古老地层的代表,顶端是砂岩,周围众多的大断裂带挤压使它隆出,震旦纪寒武纪的灰板岩,夹杂着中层的白茔岩和灰岩,蕴含褐铁,铜,钴和铅锌。群山逶迤,植被茂密,独特的气候形成天然的高山氧吧。
: f1 j$ n4 D6 m" B
. q" B: m- m( r( ~ 经过一条小路我们向佛头山进发。在3小时的爬涉下,来到了古树葱郁,曲枝盘绕的山顶。一座南郑西乡的县界碑立在眼前,这里是南郑与西乡的分水岭,抬眼望去西乡的大河镇尽收眼底,山如驼峰,一片片从佛头山伸向远方;沟如深涧一条连一条;涧如水流,奔向山下收不住,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让人倍感渺小。沿着陡峭的石壁,来到了佛头山山门。据清康熙二十四年翰林学士李钟峨编【通江县志】记载:“五佛崖在县治北四百里,明建文帝由蜀入秦,曾挂锡于此”。【通江县志】记载:“太祖山,川北第一高峰,峰顶一寺,名五佛寺。因太祖山形如佛头,故名佛头山”。
; ]4 X: X9 ~" H. P3 Z: P% U
福成佛头山
2 N) J3 }( |. N7 W+ R 从下殿向东沿石梯小道攀登,来到了险处不胜寒的著名景点卷栋门。石梯上的马蹄印传说是建文帝和随行8位大臣从西乡而来时天降大雪,马不能骑,牵马翻越时天寒地冻,一步一印,天长地久,与日月同辉。卷栋门的地势堪称奇迹,峡窄的石壁,人工用石条砌就二人能通过的石梯向山顶拐去,两边是万丈悬崖,悬崖的台阶边,石缝里到处生长着畸形的杜鹃,油松,青松,岩柏,由于高寒,大风和积雪压迫,形成奇树风光。“二水归脚下,”西面的白玉河东面的西乡大河一览无余。一道道山梁,层峦叠嶂,西沉的夕阳余晖洒落在山岭,红叶伴夕阳,染遍佛头山,哪有多美啊。: J# J: {1 y; d3 w" A( r9 V% q# h& F, v
3 R* i1 q; O( v
我们来到这里,正值红叶正浓,景色优美,好一个原生态的地方。
: ]0 j' p' r# B* ~) }
# t+ R& R' H, U. K ^8 o. i6 ~8 d+ j* t, e$ k m* G! ]1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