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575|回复: 6

[闲谝] 勉县检察干部举办“升学宴” 县纪委诫勉谈话给警告处分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4-8-13 12: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21日有网友爆料勉县检察院反贪科长金某借升学为由大摆宴席,数量达八桌以上,借机敛财。网络反映后,勉县纪委高度重视,通过近三周的实地走访调查,未发现金某有经营或参与经营农家乐的现象。其子考上学,确实搞过聚会祝贺,参加人共有22人,坐了两桌,基本都是金某的亲属,当天未设礼柜,未收取礼金。因金某身为国家公职人员,在公众农家乐为子举办“升学宴”,而且有温泉镇的一副镇长参加了此次宴会,勉县纪委对二人给与了党内警告处分,并于8月12日对举办“谢师宴”的金某本人和参加“谢师宴”的温泉镇副镇长杜某进行了警示诫勉谈话,并向组织做出了书面检讨。
3 N) J- m4 h8 Q/ A" |
# r8 G8 }) j' s* X+ p       2014年8月12日记者在勉县县纪委采访,据县纪委办公室陈主任介绍,勉县检察院反贪科科长金某为副科级,属于党员领导干部,县纪委非常重视。纪委领导两次安排调查的相关事宜,目前有初步调查结果,当日上午县纪委对金某进行了诫勉谈话。% K% b, R. Z; \" Q3 a( O

" L* B1 V' w4 E# M( F3 P( b4 p        据勉县纪委第四纪检监察组于组长讲,2014年7月19日(周六)金某家举行“谢师宴”20日就有人网络发帖,7月21日例会县纪委张书记安排给他们第四监察组调查此事,当天他们就没有到办公室直接去检察院等相关部门取证调查了解,从7月21日到8月12日纪委通过反复调查,走访了多方当事人。调查了解到金某的姐姐得知金某之子被西北政法学院录取,从商洛赶回庆贺。7月19日下午5时左右,亲朋应金某的邀请在定军山下民乐园农家乐参加宴会,到场人数共计23人,金某妻子因招待客人没有入座,其余客人共坐了两桌。到场参加人员除金某的亲属外,另外有一位杜某系勉县温泉镇副镇长,另一位金某系勉县法律中心法律工作者,当天未设礼柜、未收取礼金。调查组调查得知民乐园农家乐法人佘某是金某二哥妻子的妹妹和金某有亲属关系,但未发现金某有参与经营农家乐的现象。
# X* l3 Q* D/ T0 N2 |: C1 E2 ~# |) X: _( _0 ]1 Q
        鉴于金某和温泉镇副镇长杜某身为国家公职人员,党员领导干部,在公众场合下举办、参与“谢师宴”,其行为违反了勉县监察局文件(勉监发【2014】2号)“不准举办、参加“谢师宴”宴请活动之规定”,建议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责令金某做出书面检讨,8月12日县纪委对其进行了诫勉谈话;责令温泉镇副镇长杜某做书面检讨,县纪委也对其进行了诫勉谈话。要求勉县检察院对金某违规举办“升学宴”进行通报批评,要求温泉镇对副镇长杜某违规参加“升学宴”问题进行全镇通报批评。(记者 石林 李捍勇)
$ [9 K) g, m9 J* |4 ~7 t) M
a
0 0
  @ME: 
发表于 2014-8-13 13: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没收礼,但也属顶风做案,该!
a
0 0
  @ME: 
发表于 2014-8-13 15: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击升学宴,人人有责!
a
0 0
  @ME: 
发表于 2014-8-13 19: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太过了吧,都是自家亲戚,又没收礼,这事弄的……
a
0 0
  @ME: 
发表于 2014-8-15 15: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庆祝女儿考取复旦宴请20余亲属被通报批评2 ], [0 A* h0 |% J. O

" W5 t1 f7 ^7 M6 ^0 T/ z       据四川凉山州纪委官网消息,近日,县纪委接到举报,卫城镇小学教师谢某违反《中共凉山州纪委、凉山州监察局〈关于重申严禁违规举办升学宴和谢师宴及杜绝利用节假日公款消费的通知〉》,为女儿考入复旦大学操办升学宴。  ^2 R4 ]3 w0 X9 @1 u
6 w& [6 I* N7 e6 S( ~
       接到举报后,县纪委立即成立调查组展开深入调查核实,对该校谢某顶风违纪的行为严格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卫城小学校长及主管局的局长进行诫勉谈话,对谢某召集二十多人亲属聚餐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教育及通报曝光,并要求谢某作出深刻的书面检讨,对“升学宴、谢师宴”切实做到零容忍,绝不姑息迁就。(直击现场)
# L4 H6 n& i$ M( r& C+ P  l4 y0 T- V
      禁止谢师宴曾引争议
5 k$ H( U4 M. j* S
8 U2 _2 c8 |6 |, I      全国各地风行多年的“谢师宴”“升学宴”,2014年毕业季在多地面临了“红灯”。多个省市教育部门和纪检部门发布一纸“禁令”,禁止教师和党员、干部参加或操办“谢师宴”“升学宴”。“谢师宴”又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 d: x, l, w6 j8 x: E
4 H* C' K  K7 W8 L
      尊师重教是中国流传千年的优良传统,通过某种形式感谢老师付出的劳动本属人之常情。问题是,谢师宴这些年变了味:或是盲目攀比,形成奢靡之风某些学生摆阔炫富,一些老师追逐虚荣甚至收礼;或是污染了教学关系,使老师以贫富论英雄。
! K/ U+ S" R; u8 o  y9 T
9 `3 \; q5 W# [3 }( |5 q     异化的、奢靡的谢师宴确应叫停,可红头文件“一刀切”的做法是否合理呢?有专家认为,禁令意在避免败坏社会风气、防止公权变现,可以选择一些适当方式感谢老师,这份情意不应被禁令误伤。政府最需要做的还是建立社会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从精神上将“谢师”扳正。也有人认为,人们对社会道德风气的关切,权力纠偏只是手段之一,法治基础上的自律和大众舆论的全方位监督更重要。
) S1 w3 `6 f9 G; L  p: O4 z! W
6 Y* s' U- o- l1 {9 F0 U( [3 @5 x* r
发表于 2014-8-15 22: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禁止办学酒 1、想敛财的收不到礼了 2、酒店收入降低了 3、做餐饮烟酒行业的小受影响 4、送出去的礼收不回来了 5、莫人请老师吃饭了 - h# j9 Q: p0 }9 [
a
0 0
  @ME: 
发表于 2014-8-16 07: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余亲属····也就两桌吧 关键在于亮点是亲属哎····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