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我看到一起利用“拼车凑数”为诱饵的案例:团伙犯罪分子们先将被害人骗上车,尔后调包被害人财物实施诈骗做案。小弟提醒大家提高警惕,不要掉入骗子布下的“拼车凑数”的陷阱。
5 Q8 J" a8 P5 ~1 v* W 一天早上,李先生拎着装有两万元人民币的包等候在路边的车站,准备搭乘开往郊区的公交车去做生意。" O" E6 j0 N8 |+ j
没过多久,驶来一辆小轿车停靠在车站,副驾驶车位上的一个年轻人向等车的乘客“招揽生意”,说该车开往某区车费30元,现在车上已经有两个乘客,再来一个愿意“拼车凑数”的人就开车了。李先生急赶时间,看看远处公交车还没来,没有多想就上了车。2 c. Y* P5 z. y1 h7 g- W
此时,车上共有四人。李先生坐在车的右后侧,坐在他身边的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靠车左后侧及前排驾驶室就座的两人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子。, N+ i5 T, ]! @6 r
小轿车开到离市区不远处时,车内的那名中年男子佯装打开身边的一只公文包,翻看了一下后突然叫嚷着要驾驶员“停车”。
; G) L: b8 P2 n# c2 } 车停在了路边,几个人一同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儿。中年男子说,上车前还放在包里的一万元钱不见了,肯定是李先生或者是另一侧的青年男子偷了去。. t$ t' E- c. i8 { A% I
那个青年男子当即表示没有偷钱,并马上翻开自己的上衣口袋和裤袋,表明没有一万元。中年男子又要求坐在副驾驶车位的那个男的来验看李先生的公文包,李先生没有反对,就把包交到了副驾驶座的那名男子手中。1 b& z; R; C+ W( K" s) y
于是,那名男子打开李先生的包,倒出包里的所有东西,显然除了李先生自己携带的那两沓钱外没有其他的钱。
5 w! z9 r" |; Q. |) e2 j! v 此时,中年男子突然拽住李先生的领口,说他一定动了手脚,那两沓钱里一定有他的一万元,要求驾驶员将车开到附近公安局把事情说清楚。
: G" R3 o% r, J6 y: h 李先生很生气,眼看两人就要扭打在一起,副驾驶车位上的那名男子下车将李先生这边的车门打开,将两人分开,同时将已经验看过的包交还给李先生,让他快走。
; E9 \# p1 ? m 李先生也不想将事情闹大,接过包下了车。: T; T' @$ S+ w4 m* X
当即小轿车开远,他越想此事越觉得蹊跷,打开包一看,自己的两万元已经不见了。
; c9 P. U" J2 F. A: N 这伙诈骗犯罪嫌疑人利用被害人贪图便利的心理,抛出“廉价拼车”的诱饵将被害人骗上车,然后见机将被害人的财物掉包。, M4 F: h# {! a; q) S# o
因此,小弟我提醒大家:) {) G8 h7 X8 o$ l# F2 J8 i
出行务必要搭乘正规出租车或公交车,千万不可随意与陌生人“拼车”,更不可轻易将装有财物的提(拎)包交到他人手中,以防上当受骗或者被盗取。(民警王小弟)
( h( n6 L0 ?4 a%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