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今年上半年,汉中市主要指标增幅都排在全省3-5位之间,完成生产总值400.85亿元,增长11.6%,高于全省9.7%和全国7.4%的增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74.29亿元、增长20.3%,实现增加值149.78亿元、增长17.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5.47亿元,增长2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5.7亿元,增长14%;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1%、13.5%。
' w5 C1 T& R+ x0 b3 }4 y
5 e5 g! o$ J/ z) w 资源利用:延伸产业链,循环理念已成共识
! }& f8 o; ^/ f7 `' C, E
& i9 Q" P6 z+ j n 一片小小的银杏叶子,究竟能否做到“吃干榨净”?资源循环利用,究竟可以产生多大的价值?2014年8月,汉中洋县志建药业科技公司,陕南循环发展的先进理念,在这片银杏叶子的“开发旅程”中,得到了一个最完美的解答。
- N$ m& B. ]( f I, s4 ]* s$ Y4 n" o, z7 C
“银杏叶的提取环节,说来很有意思。几千吨叶子进去,出来还是几千吨叶子,我们只是把银杏黄酮提取了,银杏叶子一丁点也没少。”陕西志建药业的董事长谢志建说,这些上千吨的废弃叶子,在过去曾经“人见人烦”。* b$ W: C& F8 e3 A! _$ {3 o2 o1 `
汉中市2014上半年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调查
- M3 [8 q- e4 [6 p* N6 c“仙草”灵芝在城固试种成功 单庆华摄
( Y r7 o* j7 o0 A$ Y6 N
% I K8 ?5 p0 |+ y$ f( g 今天的“银杏废叶”,已成为企业利润的又一个重要增长点。公司还专门为其成立了分厂车间,在经过一条专门的现代化生产线之后,它们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银杏优质有机肥”,年产达3000吨,每吨售价1200元,是汉中生态果园、有机茶园的抢手货,“基本不出汉中就卖完了”。
3 I3 r0 F" ?1 V
( b7 `$ ^% W2 B “我们把银杏叶子完全做到了‘吃干榨净’!”“银杏有机肥”与“银杏黄酮”提取与深加工,一并构成了公司的利润增长。董事长谢志建进一步说:“随着汉中生态有机农业的发展,我们银杏有机肥的市场空间,已经十分可观。”4 y. o. p! t" \) o
- O% b3 {9 H: g+ p
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就能产生最大的价值。这是一个走向成熟的“中药材种植――提取加工――成药加工――有机肥”的循环产业链条。“科技含量最高、循环链条最完整,从基地到初加工、再到精深加工,以及有机肥料,这个公司的完整循环链条,放在全国的银杏加工行业,都是一个很高的发展层次。”洋县农业局局长周建华说。
7 y, j. |4 U) ~2 J# k9 L: f t, N$ o. m" i* I0 v% X$ ~( @% a. P
同样,在汉中市103个循环农业园区,“畜牧养殖――沼气发电――有机蔬果茶――生态旅游”的循环链条成功推广,走出了汉中生态农业的有机循环模式。以汉王药业、振华公司、天然谷公司等为龙头,汉中生物制药业与生态有机农业之间,业已实现了一定范围的产业循环链接。7 Z4 M( o: v( [, ~& R7 `
) U4 v7 Y9 H+ f, ~7 } 今年上半年,汉中市实现农业总产值92.15亿元、增长4.9%,增加值52.42亿元、增长4.8%,农业园区内主导产业聚集度达到80%以上。循环农业园区正在成为展示现代农业的窗口和带动农业转型升级的样板,在引领区域生态农业发展,及促进周边农户增收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力量。: T4 }7 a% C" N* |6 F5 O# ~ b) _
* ?9 Q. q" Q4 X( G! N" X 从过去的“怕麻烦、走着看”,到现在的“主动做、促循环”。如今“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理念,已在陕南深入人心、成为共识。作为《主体功能区规划》限制开发区域、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汉中市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和建设进程中,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始终,逐步探索着“循环发展”的多元路径。
3 n% s( A+ n3 R'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