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何为生态文明?这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帮助我们思考“怎样以一种新的方式去生产、生活”。目前,汉中市已进入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循环发展的最佳时期。汉中市委书记魏增军、汉中市市长王建军,在访谈中从“为什么、建什么、怎么建”等三个方面,用理念革新、产业融合、真美精神,为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思考与经验。
# ?6 |2 F- `, O- k
$ e( O7 J8 N) _0 u- [2 R: E 生态之美:我们立足“理念革新”* F) f( F! q X' J( i
) Z* G0 F7 A5 Y$ o! m% `0 \
新闻焦点:2014年1月,汉中市坚持“循环发展、生态宜居”的战略定位,全面启动了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汉中计划到2016年,全面完成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任务,水绿、天蓝、山青、宁静的美好家园建设取得成效,成功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到2018年,实现“百镇千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创建目标,达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标准。
$ F4 t; h8 Q! j. b% R
汉中市委书记魏增军、市长王建军谈“生态文明”建设
9 @; B' p5 b& T7 Z
记者:这里,我想先与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今年6月,一次在汉中乡村的采访中,当被问及“还需要政府做什么”时,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指着房屋周围的一片山,说“别的没多少要求,一定把青山绿水守好护好。”那时,我被老人的淳朴感动了。: C, Y* p; j3 v; U
, t- z( e0 X$ _" F9 M 魏增军:没错。如果为一时的发展,污染了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水、土壤和空气,那我们就是千古罪人。守护秦巴山区的生态环境,这是汉中老百姓们多少代人的自觉行动,是汉中百姓对市委、市政府的最大期望,也是省委、省政府对汉中的基本要求。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限制开发区域、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这是国家层面给出的清晰定位。今年10月,汉江水将调往北京,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命线,我们要始终把生态作为汉中最大的财富、最响亮的品牌来守护。于情于理于发展,生态都是汉中的根本。
6 |1 f- O2 K) B9 `& x1 S8 B- J E5 A! t) b4 Q
记者:近年来,生态文明,是一个热词中的热词。有很多地区也都提出了“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那么,汉中的领先之处是什么?) d+ O+ e2 Z6 L5 i. y- j
y! T, \6 h% Q 王建军:生态文明理念,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命题,而在汉中则是一个更高程度的生态文明。这是因为汉中生态本身是优秀的,是高起点的、高品位的。因此,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循环发展,将是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水平。我们可以很自信地说,汉中的生态环境在全国都是上乘的。全市的森林覆盖率为58.13%,有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大小河流567条,水能资源蕴藏量260万千瓦,占陕西全省三分之一,是西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汉中,被公认为是地球同一纬度上生态最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那么,建立在这样优越环境上的发展必须是更高水平的。目前,汉中市已进入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循环发展的最佳时期。
1 @8 z: e* ]- F3 d2 l, Y+ Z! D' ?5 \
记者:对于维护汉中生态环境的优势,还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 K- s( x8 D* i2 ^' P! G" T& y
# M* N8 Z2 ~! f1 r 王建军:“绿水、蓝天、青山、宁静”,这是汉中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首先,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启动,有序推进了沿江城镇两厂(场)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重点集镇污水处理等建设,确保了汉江出界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标准之内。其次,汉中“治污降霾・保卫蓝天”工程,让2013年汉中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保持在二级以上优良天数340天以上。第三,就是严把项目审批关,并划定重点区域产业负面清单,坚决防止新的污染源产生。2013年以来,汉中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136个,对7个选址不当、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予以了劝退和否决。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巩固好、发挥好汉中的生态优势。# Q" s- S& T, R" G6 q) 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