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2541|回复: 7

[发展] 陕南用10年时间,搬迁近280万人,规模远远超过三峡150万人的移民搬迁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3-3-13 13: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陕西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扶贫避灾移民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搬迁近280万人,规模远远超过三峡150万人的移民搬迁。其中,陕南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市计划搬迁240万人,超过三个市总人口的1/4,搬迁建筑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投资总规模超过1100亿。怎样才能让所有需要安置的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顺利搬迁住上新房,西乡县政府初步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并且有望在全市推广。
; ^* H; I0 Z) S5 e- c7 _2 x3 k+ q# b3 m) N) ?
  扶贫避灾移民工程浩大  280万人搬迁规模远超三峡2 |$ S* R( R8 a
  至今,陕南不少地区群众仍居住在生产、生活环境恶劣的深山区,而且陕南地区还是全省山洪和地质灾害群发区,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占到国土面积的50%以上。针对这些问题,2011年,陕西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扶贫避灾移民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搬迁近280万人,规模远远超过三峡150万人的移民搬迁。其中,陕南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市计划搬迁240万人,超过三个市总人口的1/4,搬迁建筑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投资总规模超过1100亿。6 L2 ~. [2 m4 C) r- r
  今年80多岁的张秀山老汉,家里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大儿子曾在外务工时受了工伤,落下了残疾。张老汉说,孩子们因为工作等种种原因,无法照顾他,他一直住在桑园镇明星村的大山里。过去从家到村上需要步行两公里路,看似不长的这段路,却需要翻一座大山。“以前我想出来买个东西赶个集,来回路上要走很长时间,而且山路不好走,不是上坡就是下坎,特别不方便。”
, n' E- ~/ a$ K; F, ]

陕南用10年时间,搬迁近280万人

陕南用10年时间,搬迁近280万人

: Y' B4 s% r0 x5 o5 a+ @$ Q9 V) K1 M7 F
  西乡县桑园镇党委书记孙旭告诉记者,镇上在实施移民搬迁工程中发现,有很多村民家房屋破旧,有的甚至已经成了危房,而且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非常差。另外,这些村民房屋安全隐患较多,而陕南地区多发自然灾害,因此这些房屋必须拆除重建。8 S8 r2 W% V8 K
  随后,记者来到西乡县茶镇十二岭村看到,这个村共有村民400多户,该村70%为山地,剩余30%为丘陵,全村人散居在大山中。今年7月的暴雨,让村上一些村民的房屋成了危房,甚至有的房屋已严重受损无法入住。: L8 A/ s: [; \
& ^. t4 F! b/ @7 e
  困难群众交不出搬迁款  对移民搬迁望而却步2 \' w$ z  J- q
  2011年7月,《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办法》出台,采取集中安置为主的安置方式和“政府兜底、群众封顶、让群众少拿钱或不拿钱”的资金筹措方法,实施移民搬迁。在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资金筹措上,凡集中安置的,建房资金按照60平方米、80平方米和100平方米住房由搬迁户分别负担1万元、2.5万元、4万元,其余资金由各级财政和整合资金统筹解决。分散安置的由政府按每户3万元的标准予以建房资金补助。
; d  y0 h2 q) o
# m, O) a" F9 L8 c( p- V4 j$ X5 B  去年8、9月,民建陕西省委员会组织民建会内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深入商洛的商州和安康的汉滨、紫阳、岚皋等区县,对这一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认为陕南大移民虽已顺利启动,但随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5 p: \) G. B+ w/ N
  刘宝琴是该调研报告的执笔人,她介绍说,陕南移民规划中测算的1109.4亿元的资金需求总量主要集中在移民建房资金上,其他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因为规划弹性相对较大,估算投资有缺口。同时,如果考虑通货因素,按年均5%的通胀率测算,十年所需的动态投资接近2000亿元。调研报告认为,市县两级政府的配套资金落实难度大。从陕南三市的财政状况来看,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2.38%,自身财力十分有限,主要依靠省级财政的直接投入和转移支付。/ @) e' e! R( O0 ]7 x5 ?& `2 P/ O+ D* K
  记者采访中发现,资金问题也是被受访者提及最多的,无论是配套资金还是群众自筹资金,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困难。西乡县桑园镇明星村的张秀山老汉听说村上让大家搬出山沟住进新房后十分激动,但听到需要交钱时,又让他犯了难。记者曾在略阳等地采访时也发现,困难群众对惠民的移民搬迁望而却步,因为,他们自己难以筹集到资金。+ W/ b0 X7 n' d1 y" o
  Y) B5 H) d- F0 \& C4 v7 `' \/ I5 U
  改建闲置校舍补助困难群众  西乡安置经验将在全市推广
: J6 H0 v( f5 U; r  省长赵正永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政府部门要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把深山区里的群众搬出来。
3 C# x3 z( N9 u1 F% A& p  针对没有能力建房的困难群众,西乡县政府多方考虑,决定在桑园镇探索农村保障房的安置模式。4 }3 ]- C6 m. m2 N
  桑园镇明星村小学,由于学校布局调整,经过撤并后闲置了下来,镇上对校舍进行了改造,改建成了10套保障房,另外还在学校操场新建了10套保障房。这20套房子,全部用于安置那些需要搬迁但又拿不出资金的困难群众。
7 a" g+ r: f/ \  桑园镇党委孙书记告诉记者,建设保障房的资金,来自于移民搬迁补助资金,同时捆绑了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家庭困难的村民住进保障房后,我们还将为他们办理独立的房屋产权证,但是不能继承不能转让。”据悉,镇上将会在建设的保障房周边,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引导老百姓增收致富。
2 z# o: V7 O% V# G+ v+ T  用村上的闲置资产建保障房,既完成了任务,又节约了土地。利用这一新思路,该镇全年建设安置房和移民搬迁小区等,共节约土地40多亩。记者随后得知,该村同时在国道沿线建设了集中安置点,将安置370多户群众,目前,已有近百户群众入住安置点。
  O! V: R6 o& z  张秀山老汉告诉记者:“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到村上,没想到真能分给我一套房,搬进来就买了点家具,其他一分钱都没花。”记者跟随张老汉来到他的新家看到,房子为两室一厅,另有一间厨房和一个卫生间,总共50多平方米。尽管家什简单,但被老人收拾得干干净净。如今,这一安置点的20套房子已全部有了主人。张老汉说,从山上搬下来后,村卫生室就在家门口,看病也方便了。他没事就和邻居聊聊天,日子过得悠然自得。过去在山沟里,吃水都是问题,现在则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0 G, N( T7 H2 G: @
  汉中市移民搬迁办公室副主任杨厚军接受采访时表示,西乡县桑园镇利用镇上闲置资源进行改造安置困难群众这一模式,得到了省上的肯定,市上主要领导也表示,打算将这一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让更多的困难群众不花钱搬出大山。(张松)
' F) Z5 f) v! @4 z: j: f
a
0 0
  @ME: 
发表于 2013-3-13 18: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房产信息网
希望下面的人把好事办好,真正为老百姓办好事,不要让好政策走了样
a
0 0
  @ME: 
发表于 2013-3-15 08: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我省代表热议陕南移民搬迁,其中汉中市市长胡润泽代表说,汉中市也处于搬迁的重点区域,我们坚持算好搬迁人口、土地占用、资金投入三笔账,坚持绘好十年蓝图、定好五年规划、干好当年任务,做到高点起步、合力推进、建设精品。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投资84亿元,共搬迁5.04万户19.2万人,有2.8万户10.4万群众搬入了城镇,使全市城镇化率提高了2.7个百分点,搬迁群众财产性收入增加了50.4亿元。! Q" C8 K  J% A0 X! F
: o% O4 g7 [' n1 H- f1 A; L
a
0 0
  @ME: 
发表于 2013-3-16 18: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透明,透明,再透明一点,现在地方上唯利是图的歪嘴和尚太多,好好的经,如果过程不透明,都让他们念歪了
a
0 0
  @ME: 
发表于 2013-5-8 20: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人把土地交了 ,把自己的房子卖了,政府给一部分钱(3到6万),搬到城镇,买一套房子起码得30万,不知道该咋生存,
a
0 0
  @ME: 
发表于 2013-5-9 08: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5楼的朋友,城镇化是必然趋势,有的补就不错了,要是不给你补一分你怎么办?至于交土地没听说过,没有土地的农民还叫农民吗?
匿名  发表于 2013-6-9 15:26:34
     有没有人确认,这些闲置房是否有安全隐患?是否符合防震要求?不要拿一些危房进行外表改造来糊弄老百姓,不要遇到天灾还是这些人遭殃!
a
0 0
  @ME: 
发表于 2013-6-9 19: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默默地祝福,希望一切顺利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