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541|回复: 3

[经验交流] 汉中面皮与陕西四大凉皮家族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2-11-15 13: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凉皮,是陕西最有名的传统小吃,有史记载已有千年历史;凉皮主要以大米或面粉加工,附以调料、配料食用;在甘肃、宁夏、内蒙地区西出阳关,则就地取材以高粱、荞麦等杂粮为主料加工,别有风韵;凉皮,是老陕对外自豪的一张亮丽名片;凉皮的四大流派之--秦镇米皮、岐山擀面皮、汉中热面皮,都先后荣获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具有不俗的美食江湖地位;

       关于凉皮的起根发苗,省外流派基本认可从陕流入的历史事实;而老陕自己,对发源地倒互有纠结,以秦镇与汉中相争最多;因从无官方认定,考证史书也有载汉中面皮,大米主要种区在汉中,而秦镇仅有李十二进贡秦皇民间故事流传,因而凉民们较认可汉中是中国凉皮的起根发苗之所;汉中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是汉族发祥之地;在汉中,凉皮多以石磨+蒸笼+面皮刀式制做,辣椒油相佐热食,习惯称热面皮;

      相传刘邦在汉中称王,命萧何修筑山河堰,粮食连年丰收。农民为改善生活,把面粉加水稀释,蒸成薄饼,切条凉拌而食,味道很美。一日,刘邦微服出访,进入百姓之家,好客的农民便以凉拌蒸饼丝条招待。刘邦边吃边称赞,问及名称,农民说不出来,刘邦听了制作方法哈哈一笑,信口说道:“此乃蒸饼也。”后来,人们改用重叠式竹笼,一次可蒸数张,而且又大又簿。切成细条,筋丝柔韧,软而不断,恰像皮条,改名“面皮”;汉中面皮,本地人多以面皮相称,在外叫凉皮具多; 因汉中知名度较低,在外经营商户多打西安或陕西凉皮旗帜,其仅为从业权宜之举,非另有新枝;

汉中面皮如何走出汉中,汉中面皮部落在行动

汉中面皮如何走出汉中,汉中面皮部落在行动

        千年的沧海桑田,民间的演绎传承,凉皮在三秦大地已演变成四大主要流派:安康的蒸面、岐山的擀面皮、秦镇的米皮、汉中的热面皮;因此而再推成出新,另有宝鸡烙面皮、天水呱呱、武威面皮子、西宁黑酿皮、新疆的酿皮、巴盟的面精、广东的河粉等区域性流派;在回民圈里,还独成一枝,形成清真的麻酱凉皮;贵州的丝娃娃与濮阳的裹面皮,更是将凉皮吃法演绎出百般情趣;而宁夏的盐池羊肝面皮、陕北的碗坨,都极具地域风情,造就一方浓浓的乡愁;

        往事越千年,21世纪新时期,经各地商户研发,不断有不同材质的新品涌现,如黑米凉皮、蔬菜凉皮、绿豆凉皮、荞麦凉皮、槟豆凉皮、七彩凉皮、卷面皮、面皮果果等,吃法与类别已有百家争鸣之势;凉皮处处落地生根,代代因承,形成庞大而多姿的凉皮部落,融入中国人的灵魂与生活;

       乡情是一份心爱的凉皮,有着妈妈的味道;在凉皮的部落里,让我们邂逅吧。
a
0 0
  @ME: 
发表于 2012-11-19 09: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房产信息网
继“秦镇米皮”入选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汉中面皮”和“岐山擀面皮”也入选陕西第三批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产业化发展滞后让陕西凉皮遭遇了省内红火省外凉的尴尬局面。
a
0 0
  @ME: 
发表于 2012-11-20 09: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西安,独具陕西特色的方便快餐凉皮随处可见,秦镇米皮、汉中面皮、岐山擀面皮三大区域性品牌构成了陕西凉皮的“主要内容”。凉皮虽在陕西遍地开花,但在全国其他省份则难觅踪迹,凸显了陕西凉皮甚至陕西小吃在外发展缓慢的特点。店面的装饰、门头、食材、调料及服务态度等方面的参差不齐都成为制约陕西小吃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瓶颈。

  据统计,全国闻名的沙县小吃年营业额已超过36亿元,年纯收入6亿元以上,陕西凉皮的差距不言自明。

  中国烹饪协会秘书长冯恩援认为,陕西凉皮虽在全国享有一定知名度,但目前还仅停留在产品范畴,没有形成产业化,只有真正具有产业化的品牌才能发展壮大。陕西凉皮应将秦镇米皮、岐山擀面皮、汉中米皮三大区域性品牌进行整合,如此才能将陕西凉皮这个大品牌推向全国。

  陕西省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李有堂认为,陕西三大凉皮全部入选陕西“非遗”目录,成为陕西凉皮彻底实现产业化的契机,不能让“非遗”这块牌子闲在那里,不仅要获得社会效益,更要为老陕带来真正的财富.
a
0 0
  @ME: 
发表于 2012-11-22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