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59413|回复: 0

[经验交流] 我妈做的干豇豆熬肉,在汉中排名第一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22-6-13 08: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汉中秦巴山区,如果一个小孩说他想吃肉了,他的母亲只会淡淡地问一句“你是想吃熬肉还是炖肉?千百年来,汉中山区的人们吃肉只采用“熬”和“炖”两种方式。
  熬肉味重,炖肉清淡,我最喜食熬肉,辞海中对“熬肉”早有记载,释义是“一种用文火慢煮的肉”,其实“熬肉”采用的是在红烧基础上再以小火慢炖的复合方式。老家人把“熬肉”又叫“一锅熬”,吃法简单粗犷无定式,一口大铁锅架上柴火,各种干菜鲜菜、腊肉熏肉鲜肉都可投入其中烹之。农忙时节,请邻居帮忙时,“熬肉”是方便又耐饱的伙食;农闲时分,走亲访友时,“熬肉”是最家常实惠的美味;招待远客时,“熬肉”又是别具特色的硬菜。
      

我妈做的干豇豆熬肉,在汉中排名第一

我妈做的干豇豆熬肉,在汉中排名第一

  在我老家汉中洋县,人们待客时最常做的是“干豇豆熬肉”。老家人自古就有制作干豇豆的习惯,小时候,夏末秋初时节,父母总是把菜园里吃不完的干豇豆收回家,选择大太阳天气,在锅中煮熟拿到太阳底下晾晒,空气中便弥漫着豇豆的清香,一条条原本饱满鲜绿的豇豆因为慢慢水分,慢慢缩成棕色硬质的干菜,形似晒干的蚯蚓,母亲总是细心的把这些宝贵的“干蚯蚓”扎成整齐的小捆放在阴凉处。
  干豇豆在众多的干菜家族中毫不起眼,它自身性味寡淡,貌不惊人,但在和农家的土猪肉相遇,遇到重油浸润后,便立刻转化为绝佳的乡土美味,口感柔韧有嚼头,完美中和了猪肉的肥腻,又使猪肉多了一份豆香。乡间的红白案厨师,也总喜欢在汤菜中加些切成小段的干豇豆做配菜,清淡鲜美别有一番风味。
  母亲是做熬肉的行家,每当家中来了客人,她总要做一锅熬肉,让客人们吃个饱。母亲做熬肉时,先用小火将土蜂糖熬成糖汁,待起沫后,放入切成方块的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一直翻炒至色泽红亮,香气四溢,再加水烧开,然后依次放入自家产的干豇豆、洋芋块、豆腐块、红薯粉条等食材慢慢煮,等汤汁收干后,再撒上葱花、香菜等调味,色香味俱全的干豇豆熬肉就出锅了。熬肉配米饭是乡间最常见的搭配,过去没有电饭锅,母亲会在做熬肉时,在菜上面放个小盆,在盆里放上大米和水,盖上锅盖,蒸成米饭,因为这米饭充分吸收了肉和菜的香味,比普通米饭更好吃,令人回味。
  汉中山区民风淳朴,邻里之间互助之风盛行,谁家有了农活都会抢着帮忙,谁家做了好吃的,也要给相好的邻居家端上一碗,所以我们这些小孩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记得小时候,每次从学校放学回家,饥肠辘辘的我推开厨房的门便寻找食物,常常会看到厨房的灶台上放着一碗不知是谁家给端来的熬肉,各家的熬肉都不一样,有的用现割的鲜肉,有的用腊肉,有的用盐腌肉,但都同样的好吃,我狼吞虎咽地吃着肉,觉得那简直是世间最好的美味。
  妈妈每次做了熬肉,也要让我端上一碗给隔壁叔叔和老奶奶家送去,乡里人不擅说表达感谢的话,只会微笑着连说“好好好”,开心收下邻居的馈赠。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肉再也不稀罕了,相互端饭的习俗也消失了,但每每想起放学后吃到的那碗邻家熬肉,我还是会直咽口水,不仅仅是因为那时候肉稀缺,更是因为那碗熬肉里有浓浓的邻里情,那些吃过的邻家熬肉都已经化成了我身体和灵魂的一部分。  
  记得,我到部队当兵临走时那一天,一大早母亲便做了一大锅干豇豆熬肉招待前来为我送行的亲戚和邻居,大家一边端着碗吃刚出锅的熬肉,一边叮嘱我去了部队要刻苦训练,要注意身体,要和战友处好关系,那顿饭吃的难忘,带着对熬肉的回味,我踏上了去部队的火车,在训练最艰苦的时候,我总是鼓励自己要咬牙坚持,等退伍了就可以吃到母亲做的熬肉了。在往后的人生路上,每每有了好吃的东西,我总要先分享给身边的同事朋友们,深深体会到舍得与人分享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品格,这是老家人用一碗熬肉,教给我的做人道理。(作者|薛戈|汉中人)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