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37875|回复: 0

[汉中百姓] 刘金泉:农民作家写农村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20-11-13 10: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就是雷神,波澜不惊奋战在抗疫一线,这就是农民工,与众不同没有恐慌和不安,他用生命把个性彰显,用血肉身躯去书写新篇,不惧生死,和九亿农民吹响胜利的号角,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昂首阔步冲出牢笼,张开双臂,去拥抱小康社会美好的明天……”这是66岁的汉中农民诗人、剧作家刘金泉在今年年初写的诗歌《农民工中的逆行者》。

刘金泉:农民作家写农村

刘金泉:农民作家写农村

  刘金泉现为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市戏剧家协会会员、农二哥诗社常务副社长,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近日,受访的他表示,自己的创作一直未曾离开过农村、农民。
  张寨“故事王”
  初见刘金泉,并不会给人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他中等身材,烟色脸膛,一口地道乡音,衣着简单朴实。和大多汉中普通农民一样,因为多年的辛苦劳作而被沧桑岁月在身上留下了鲜明印记。如果你在村口遇到,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位普通的农民会创作出几百首诗歌和100多部小戏。
  他出生于汉台区张寨村,生于农村,长在农村,从小爱听故事,讲故事,善于搜集民间故事,小小年纪便能讲几百个民间故事,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故事篓”。1972年,年满18岁的刘金泉高中毕业后,和父辈们一样回到农村,当起了农民,与父辈们唯一不同的是,除了务农,他对写作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从写通讯报道开始,将村里的好人好事,发展变化记录下来,积极给报社和电视台投稿。“那时候年轻,有冲劲,每天白天下地劳动,晚上挑灯写稿,常常骑一辆烂自行车到电视台、报社送稿。那时候穷,有时连8分钱的邮票、2分钱一个的信封也买不起,甚至连打草稿用的纸都是学生作业本用过的背面,但稿子被电台用了、报社登了,心里还是乐滋滋的。”刘金泉说。
  凭着这股劲头,在后来的几年里,他的稿件经常被市级媒体选用,一个月下来竟能领到二三十元稿费,成了村民羡慕的“小秀才”。
  文学之路越走越宽
  随后,刘金泉参加了村上的“农二哥诗社”,在王蓬、蒿文杰等老师的辅导下,渐渐地对文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学写诗、写小说散文,杂文笑话,文学之路越走越宽。
  回望半生,刘金泉的写作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从1985年开始,他把写作的重点和精力集中在了戏剧曲艺上,但是,写戏剧曲艺毕竟不同于写小说散文、编故事,它有着很强的艺术性,这对于刘金泉来说,也是个新的行当和领域。那时,周围很多人不看好他写戏剧曲艺,甚至怀疑他没有这种能力:“你就是个农民,写笑话及编故事还可以,写戏、搬上舞台实在是异想天开。”
  但他却是个倔强而执着的人,看准的事就要去做,去尝试。那段时间,他没日没夜的翻看戏剧著作,不断的学习,揣摩,积极向前辈请教,在汉中各类戏剧演出的现场总能看到他带着一个笔记本蹲在舞台边认真记录的身影。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他创作的第一个戏曲剧本《换招牌》完成了,也被搬上了舞台,在当年汉中市举办的庆祝建国35周年汇演中备受专家好评,荣获一等奖。随着第一个戏曲剧本的问世和成功,更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小戏《一顿饭的事》《弄巧成拙》《马尾戏秤钩》;小品《村官梦想》《怎么说话呢?》《滴水之恩》《任性的婆婆》《买酱肉》等作品贴近生活,充满农村生活气息,既幽默又不庸俗,颇受大众欢迎。
  近几年来,他笔耕不辍,收获颇丰,先后在全国报刊发表故事、小说、戏剧等作品四百多万字,其中大戏《月新梦圆》获2014年陕西慈善协会文艺创作三等奖,小戏《三媳争孝》获陕西省第五届小戏小品剧本三等奖,《闲不惯新传》荣获陕西省第五届小戏小品三等奖。还创作大戏《花村追梦》《致富路上支书哥》《少年韩信》《褒姒》《巴山茶歌》五部,其中《巴山茶歌》已被列为全省重点排演计划当中,由汉中市镇巴文工团准备排演。更可喜的是,2019年,是他的戏剧作品大爆发的一年。这一年中,先后创作出以“时代楷模—张富清”为原型的大型话剧《张富清》,以“扫黑除恶,弘扬正气”为题材的话剧《扫黑往事》和以红色革命故事为题材的话剧《红军崖》《赤魂》等,成了汉中乃至陕西戏剧园里的一朵奇葩。
  农村生活是他的创作源头
  年近古稀,儿女都已长大,他在家里还种着半亩田,闲暇时侍弄花草,享受着田园生活。“农民不能离开土地,有营养的作品也不能离开农村,那是我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留心身边事,处处皆戏剧,农村生活是最接地气的,邻里之间,风土人情也是最有生活感,戏剧性的。”
  几十年来,他的创作触角从来没有离开过农民,今年年初,新冠疫情发生之后,他创作了三十余首反映干部群众抗击疫情的诗歌;响应国家号召的光盘行动,创作了小戏《吃不了兜着走》,倡导农村兴起节约之风;响应垃圾分类的号召,创作了戏剧《积分银行》,鼓励村民们在生活中注重垃圾分类,为建设美丽乡村出一份力。
  刘金泉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既要抓住乡村田园这个源头活水,始终把人民冷暖,人民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更多的美丽乡村和最美人物,继续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更要根植故土,根植生产生活,更长久地根植在群众心中。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发现主题、捕捉灵感,描绘新时代的精神图谱,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汉中日报  报记者李佩蓉文/图)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