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610|回复: 0

[学校] 特级教师张勇杰:参加教学比赛要有针对性的练功(以语文为例)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20-6-15 08: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微型课?百度百科定义为:微型课就是比正常课时间短、教学容量小的课。
  我觉得微型课是完整“大课”教学容量和时间成比例“浓缩”的一种形式。教学时间为10-20分钟,教学内容集中,一般为某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内容的某一个方面,教学环节完整的课。目前存在的微型课有两种:一种是没有学生,只是面对评委授课;一种是带学生,向评委展示20分钟课堂教学。其教学性质具有甄别评估功能。即教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整呈现某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而由评委老师来判断上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师的综合素养。

特级教师张勇杰:参加教学比赛要有针对性的练功(以语文为例)

特级教师张勇杰:参加教学比赛要有针对性的练功(以语文为例)

  近年来各级教学能手大赛活动采用的微型课,有带学生和不带学生两种类型。不带学生面对评委教学的微型课,一般时间为10-15分钟讲课,5分钟答辩;带学生的微型课一般采用随机抽签、限时备课,说课答辩和20分钟课堂教学的流程进行。
  教学能手大赛是面向在职教师,以微型课形式,选拔学科教学技能精湛,具有一定教学积淀和智慧的学科教学排头兵、“股骨头”,是引领教学发展、教师成长的能手骨干。因此,能手大赛选拔,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表达思维、仪容仪表和教学热情外,更要求对本学科课程目标要求、课程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解,具备一定教学目标取舍、教学设计、组织导学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教学智慧、经验和专业积淀。关键是考察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技巧、智能。
  笔者浅见,教学能手大赛参赛者备课结束后有说课答辩、微型课教学两方面工作,“报、说、答;导、教、动、练、结、书、变、谢、签”十二个动作。
  1.说课答辩。参赛者首先到说课答辩室,一是“报”,即入场“自报家门”。进入说课室,先向评委落落大方地说明自己的参赛编号、所抽课题,再进行身份信息验证,此时可以通过深呼吸等调整心情、缓解紧张;二是“说”,即为说课。选手听到“开始说课”指令后,开始说课。说课按“说教材、说课标、说目标、说重难点、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等板块简明扼要、有条理地说课;三是“答”,即答辩。说课结束后,评委会针对一定主题要求向选手提出相关问题,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准确、有条理的回答。说课或答辩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得延时。答辩建议选手要认真听、仔细想问题的核心是什么,稍作思考联系实际、简明扼要的回答。
  2.微型课教学。选手进入授课教室后,可适当做些准备,当听到“开始讲课”计时开始,教师开始讲课。笔者浅见,带学生或不带学生微型课教学要有以下动作:一是“导”,即导课。教师要有简短、有趣、适用的导课动作;二是“教”,就是组织教学。这里的教不是说完全由教师一味地讲授,而是围绕教学目标和学情,采用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引导开展教和学的活动,有层次、有效果的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三是“动”,即师生教学期间的互动。课堂教学中要“动静结合”,在提问、回答、朗读、点拨、交流、展示等师生双边互动中推进、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没有学生的微型课,部分教师没有学生存在意识,一讲到底成为自己单向说课、背诵教案。另外,在互动中,不论实际有无学生,教师必须要注意表情交流,与“学生”眼神、语言、语气、体态等活灵活现的互动,以神圣的仪式感、存在感开展教学活动。四是“练”,即课堂训练。教学训练的设计和实施、展示环节体现,不论是朗读句段,还是练习说话写文,亦或是文字书写、数学计算等等,要体现教学活动的动态发展;五是“结”,即小结。就是在教学尾声要做简单课堂小结,回顾学习或安排拓展任务等。六是“书”,即教学板书。这是你教学内容重点的呈现,不论是文字提纲式或是图文式,一定要设计并逐步书写,决不能一字不写或只有题目没有内容。七是“变”,即应变。课堂教学过程不会是一成不变设计照办,其中会有很多生成,教师要依据实际过程中“灵光一闪”的顿悟,对教学过程环节、问题、板书等做调整微变,不要在教学中生搬硬套预设步骤环节、内容问题;八是“谢”,即授课结束语。教学结束,一种是教者在“讲课结束”提示时,还没有完成教学流程、内容,这时最好不要坚持再讲,直接下课;一种是,时间还没到已经讲完了设计内容时,要说句“下课,我的讲课结束”,不要戛然而止,沉默不语。九是“签,”即签字确认。教学结束后,参赛者不要远离,依照工作人员安排,在一定区域等候,在确认自己成绩签字后,离开赛场。当然,这“十二个动作”只是笔者对参赛过程粗浅的认识,仅供参考。
  我觉得要上好微型课,要有针对性的练功。
  首先,从微型课要求层面,要明确微型课要求。一要明确时长,根据时间确定教学内容;二要明确带不带学生,根据学情设计教学活动、步骤和问题。
  其次,从目标选择层面,要精选内容、巧设活动。完全熟悉本学科课程标准目标要求,熟悉参赛学科课程内容,了解知识体系、梯度。建议参赛者要做好充分准备。一是学懂课标、精研文本是必要一步。作为学科教师首当其冲是熟悉课程标准,它是指导教学设计和实施的纲领;通读学科教材、读懂内容、体系和知识点,这是参赛前提。只要标准在胸,备和教目标才会融入自心,内容重点、知识能力把握才会准确;二是依据课题签,精选目标内容。在理解课标、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微型课教学内容一定要集中、精炼,目标达成要尽可能地“三维目标”自然融合。例如人教版五年级《草原》一课要求为“《草原》第一自然段”那么本课教学在简单了解课文内容后,要聚焦第一自然段,在品读中边读边想象草原之美的特点,从色彩、牛马的表现感受作者对草原的喜爱,在换位想象中揣摩作者的内心感受应该是核心目标;初步感受作者写草原的顺序和用词是语用目标。再如古诗词教学,虽然老师们都知道“读”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分几级读,每一级读,需要读到什么程度?有感情的朗读究竟是怎样的?需要教师深度思考、明晰思路。再如《小英雄雨来》一文,学生初步默读课文,感知内容后能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在启发引导下交流,逐步精简为小标题,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提炼概括的能力,可作为一个目标;评析雨来英雄形象为一个目标;感受小说中还乡河环境描写的作用也可以作为一个目标等等。另外古诗词、文言文诵读感受语言、意境之美是必须的,要杜绝逐字、逐句的“翻译”。总之,结合课题要求、课文内容、文体特点、单元要素、课后习题等因素,在课标指引下,精选适合学情的小目标是教师对文本个性解读的顿悟。
  最后,从练习操作层面,要不断学习、刻苦训练。笔者浅见“学、练、思、钻”是上好讲微型课的主要路径。一是学习模仿:向他人学习请教,观摩他人微型课教学,了解、模仿他人的环节流程。二是刻苦练习:俗话说熟能生巧,所以自觉练习是成功的关键。限时备课、计时练习,不断强化训练,只要自己不断实践,总会有收获。三是实践反思:不仅要乐于请教练习还要善于思考分析。从备课、试讲中寻找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反思改进完善,从每一次练讲中收获。四是狠劲钻研:参赛者要有钉子的钻劲。俗话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有恒心、刻苦练,不断反思、及时整改,以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作为保障,总会有所突破。
  总之,微型课时间短、内容少却蕴含教育教学大智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执教微型课还要注意教具、学具、媒体辅助手段恰当运用;调整心态、自信冷静地应对,在参赛过程中经历成长、蜕变。(作者:陕西省特级教师、宝鸡市千阳县教研室教研员张勇杰)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