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去年12月养的鸡开始产蛋,疫情爆发后,鸡蛋销路受到严重影响。但一万多只蛋鸡每天都正常产蛋,人工、饲料的支出加重了我们的负担,厂子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近日,20万枚滞销的鸡蛋让西乡县杨河镇西玉村的养殖合作社犯了愁。此外,因疫情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本来畅销的大红菇(赤松茸)、草莓等特色农产品也纷纷出现“好姑娘”愁嫁的难题。怎么解决燃眉之急?西乡县发挥电商平台优势,探索各种消费扶贫模式,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多渠道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一时间,社会各界的订单纷至沓来,大红菇(赤松茸)、草莓等也都在电商、微信群、朋友圈的努力下销量向好,极大缓解了滞销压力。5 B& j6 d4 \/ F. q( F7 M( u
西乡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不让“好姑娘”愁嫁
8 F7 D: Z0 U% H. h
近年来,西乡县乘势而为,不断开拓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积极打造电商+消费扶贫模式,帮助群众打破农产品销售瓶颈,加快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步伐。0 X T# q6 K5 Y) e3 R0 y
线上亮相,让产品“走”出去
5 f6 Z% l% \) n5 D( m. K0 N# [( i 2019年11月,“西农优选”消费扶贫商城正式上线,作为一款集产品展销和电商消费扶贫为一体的小程序商城平台,“西农优选”集合了本地木耳、茶叶、粮油、牛肉干等众多农特产品,并通过各镇村电商服务站点、店铺吸纳当地农户的扶贫产品入驻商城平台。此外,西乡县与京东商城合作开设的“中国特产·西乡馆”,进一步推动了农产品出村上行,为众多贫困户“撬开”网上市场。目前,西乡特产馆已对接企业及合作社7家,品牌10个,上线产品19款。
4 U3 h! b) h, m1 ~; f 2017年“中国社会扶贫网”上线工作启动以来,西乡县积极构建了一张全方位连接的社会扶贫立体网,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全新动能。目前,该县累计注册爱心人士59383名,贫困户注册20111人。累计发布需求22743项,累计对接成功21018项,对接成功率92.42%。2 f9 _. L* R# \
线下消费,让路子“活”起来
' N- _& ~9 W3 C3 T* z# V 为进一步拓宽农产品市场销路、提升产品价值,西乡县结合县域实际,积极打造“线下”消费新模式,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 c. {5 e' X6 M* {
该县广泛开展“买产品、献爱心、促脱贫”消费扶贫活动,多方牵线搭桥、积极联系对接西乡华盛、家家乐、利家、庆华、裕丰等商场超市,开设农产品销售公益专区、专柜,方便消费者采购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出台《关于开展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通知》,规定在脱贫攻坚期内各单位工会要安排不低于20%的职工福利费用购买本地农特产品。全面动员、人人参与爱心消费活动,鼓励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带头消费帮扶村、贫困户产品。目前已有38家部门单位共计采购黑木耳、鸡蛋、大红菇、香菇等西乡本地农特产品16类33个单品,消费金额达43万余元,其中县级部门单位35个,累计采购农特产品38万余元。
7 o; T+ X, x2 V( M$ L 利用各类惠农助农平台集中展示推介,不断加大西乡茶叶、松花变蛋等“地标”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产品的影响力、竞争力,推动西乡优质农特产品走向全国大市场。积极参加中国(陕西)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推介洽谈会、陕西农高会、启动年货节等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原则,举办西乡农产品展销活动,组织本县26家名优农特产企业参与展销,活动当天销售农产品98万余元。对接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中国西乡陕交院精准扶贫OTO体验馆项目合作协议,在该院建设西乡农特产品线下体验馆,开展农特产品“进校园”活动,木耳、花菇、大米、牛肉干等40余款具有代表性的西乡农特产品瞬间吸引了大量院校师生和附近居民前来咨询选购,当日农产品成交量超60余单。
M$ I, M$ f9 S: l& R) s 西乡县20余家电商企业联系100余家专业合作社、50余个电商站点,与服务村组贫困户签订购销协议,积极推进订单生产、定价回购、定向销售、群众收入稳定增长,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新的动力。积极探索“农业观光+旅游扶贫”融合发展之路,先后创建旅游扶贫重点村10个,发展农家乐160余户。推进杨河万亩生态观光示范茶园、东裕汉茶养生谷、峡口及罗镇原生态观光茶园等“四大茗园”建设,打造骆家坝镇回龙村农特产品体验店,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开辟了新天地。(汉中日报 通讯员 谭雯)
, s5 `7 K5 o0 w)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