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针对汉中市的名校把好多优秀生源给掐尖拔走这个现象,有些家长很生气,认为学校不应该有369等,应该完全平等。生源应该平均一下,学习最好的、学习最差的、学习中不溜儿的都可以放在一个班里,放在一个学校里,觉得这样最公平。有些学生也是这么认为的。
可惜的是不光汉中是这个样子,全国各个地方都是这个样子,名校集中的都是优秀的孩子,学校也分成了好多个档次,甚至一个学校里边的同一个班级也分成了好几个档次的不同班。
真正懂得教育规律的人,并不这么看待。孔子提倡因材施教。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托儿所小学,初中高中包括大学,都是根据考试成绩,划分为不同的档次,收费也不一样,生源也不一样,这个就是社会上公平的一种分流机制。它是通过考试来完成的,总比走后门依靠权力关系要强得多。只要学习好就有机会进去,从目前来看,这已经是最公平的选拔方式了。
新加坡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给学生分流。德国等国家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分流。我们国家主要从初中毕业以后分流,只有一半学生可以上普通高中考大学,其他的就上了职业高中,当了技术工人了。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全世界各国都这么做。
我们改变不了这个现实。我们可以在这个现实的现有条件下,尽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从小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做人做事习惯,形成良好的守规矩的习惯,成为一个有潜力的人,成为一个有前途的人,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这样的人也是前途无量。
虽然说我们汉中地区11个县区,有8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好像穷人比较多一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即便是这个样子,我们汉中这个地方的富人亿万富翁,也是有好多个。我们的学生也是一样的,经过努力之后综合素质比较高的,考试成绩优秀的每年会涌现出了一大批,他们绝大多数都上了名校都成为精英,都走出了汉中,或者在汉中地区成了精英人物。
与其责备现在的教育体制,还不如反省一下孩子的培养方式,是不是自己懂教育啊,是不是自己给孩子投资了呀?是不是自己以身作则了呀?任何国家在教育方面都有竞争的,好多国家的教育竞争,比我们还要激烈的多。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选择就是成长,自己发展自己,让孩子们全面发展,好好学习,取得良好的成绩,在各种竞争中处于优势。除此以外,在培养孩子成才方面,其他的道路几乎是行不通的。这就是现实。
所以有一些人提到重点中学,重点小学,重点托儿所,就气得乱骂,说人家不公平,说人家掐尖了。我只能呵呵的笑一笑一方面理解朋友说的有道理,另外一方面我也清楚这个现实无法改变的,人家选择优秀是有理由的,因为人家的水平高,人家的实力强,人家的影响好人家的教育质量是一流的,那些精英学子抢着往他这个学校跑,数量太大了,只能淘汰一下,只能掐尖儿了,人家处在招生的金字塔顶,这本身就是人家的能力的标志水平的标志,我们不承认也不行啊。
就比如现在汉中市的那个龙岗学校,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人家就是汉中最好的私立学校在陕西省也排在前列,这个你怎么说都不为过。
祝愿我们汉中市的学校水平整体都上升,祝愿我们汉中市的学子们整体上都努力。孩子们努力了,水平高了,可以在全陕西全中国全世界发挥自己的本领,获得财富,获得权利,获得地位,实现自己的价值。不会留在汉中自己老家的山沟沟里挖地了。这是一种趋势,这也是不可回避的潮流。(menge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