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又是一个周末,戴着眼镜,穿着枣红色大衣,套着红色的执勤袖套的王老师悠闲地在校门口踱着步子,打量着空旷的校园。周围死一般的宁静。从校门到宿舍要走三百多步,从宿舍到校门还是三百多步。王老师记不清丈量过多少次了,看看灰蒙蒙的天,吼着旋律,沿着院墙边的水泥路,向宿舍走去。
点亮蜡烛的人,歌手门卫王老师
宿舍前的院墙上贴着校园活动剪影的图片,以及王老师两年前做词做曲的校歌《成长的起点》的喷绘。此刻都像喷绘下方的花草一样静默着。很快,歌声从操场沿着楼梯,飘进了二楼的宿舍。
点亮蜡烛的人,歌手门卫王老师
王老师生性豁达、乐观,为人不拘小节。之前教语文课,深受学生爱戴,后来因为身体原因,担任学校门卫。老师们进出校园,无论多早,无论多晚,不厌其烦地开门、锁门,再加上一句句问候、叮咛。让人在感激之余,顿觉温暖。
除了负责校门口的安全等本职工作。王老师这个门卫,更像是个联络员。家长给学生捎了东西,带句话,甚至捎带的一句叮咛、嘱咐,王老师或者电话通知老师,或者三番五次地穿过操场,跑到教学楼上传达。学生因病因事请假离校,或未按时返校时,王老师或通过电话,或跑进教师办公室和班主任询问、反馈。有时候王老师也像个保洁员。校门口本来有班级负责卫生打扫。但门口人来人往,素质差参不齐,经常产生各种垃圾,王老师在门口放了工具,总是随手清扫,从不埋怨他人,也不留待学生打扫。
上周,一个家长来找上初一的学生,骑着电动车直接穿过学校的塑胶操场,王老师让一名老师帮忙看着校门口,从校门口一直追到教学楼前,没有不满,没有斥责,只是告诉家长出去时该走的路线。见家长腿脚不便,无法上楼,要找的学生在三楼。王老师掏出电话,又联系不上老师,直接腾腾腾地冲上三楼,把学生给叫了下来。这些事很小,很琐碎,甚至不值一提,也没有人要求他去做。但王老师不但做了,而且不厌其烦,乐此不疲。方便了大家,温暖了师生家长。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说:“面对黑暗,有的人诅咒黑暗,有的人点亮了蜡烛。”王老师就是一个点亮蜡烛的人。
工作之余,王老师最大的爱好就是唱歌,毕业于中文系的他,硬是唱出了专业水平。校园里虽能经常听到王老师嘹亮的歌声,但都是残章断句。几年前,汉中市文艺下乡在新集镇演出时,曾邀请王老师和市上专业演员同台演唱。我也有幸第一次听到王老师唱一首完整的歌。舞台上的王老师西装革履,气宇轩昂、光芒四射。和平时平平凡凡、大大咧咧的形象判若两人。一曲《为了谁》,大气悠扬,我和现场观众一起被王老师的激情和才气震撼了一把。
回到工作岗位,王老师又是一副随和、不拘于小节的样子。教学之余和老师们开开玩笑,在校园里吼两嗓子。倾诉对某种意境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其实,王老师也有忙的时候。两年前,学校几栋新教学楼拔地而起,塑胶操场刚刚整修完毕之时,学校要创做自己的校歌。王老师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翻阅资料、确定风格,打磨旋律,修改歌词。终于完成了校歌《成长的起点》。当词曲得到领导师生的一致好评,被正式确定之后,王老师又一个班一个班地教唱,完成了校歌的推广普及。这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风风火火,风尘仆仆的王老师。
我常想,如果不是在校园,此刻王老师会在做什么?是在灯红酒绿的城市,在激情四射的舞台上,接受万千少男少女的呐喊和崇拜?还是像芸芸众生一样忙碌、苟且?但生活没有如果,有的,只是真真切切的现实。那就是,无论在哪里,王老师还会是王老师,不忘初心,好好地生活。
记得一本书里说过:生命没有停止,就没有理由停止歌唱。或许,王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这不,悠扬的歌声又从校园里传来……
后记:近段时间以来,不断被亲眼所见的一些琐事触动着,很想写一篇关于王老师的文章,却不知该从何下笔。今天是周末,在学校值班。无事之余,信手来写,没有确定中心,也无主题。写完之后,再读,也没弄明白自己要表达的是什么。是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吗?是平凡的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抗争吗?是热爱生活的小人物的压抑吗?好像都不是,其实我很想这样去写,但水平所限,匆忙之中便写成了连自己也不明白要表达什么的四不象,也无法给文章安上一个像样的名字。交班时间快到了,就写到这里,不足和遗憾,待有缘再续吧。
总之,今天值班之余,完成了一篇自己也弄不明白的学生水平的习作。(来源:汉中第一网 作者:唯天有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