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2320|回复: 0

[闲谝] 汉中市出租车市场混乱 “一口价”拒载、拼座问题日益普遍

[复制链接]
a
3 1
  @ME: 
发表于 2012-10-13 17: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以来,我市出租车不打表、随口要价、拒载、拼座等问题日益显著,本身方便市民出行,缓解交通拥堵的出租车行业为何普遍的出现这些问题,请跟随汉中新闻记者刘惠一起走访调查。/ W: a: P9 |7 N/ @0 K

8 l& h* j' q8 i1 R         汉中市出租车市场混乱 “一口价”拒载、拼座问题日益普遍
" M4 V  |3 R* k7 G8 `% b! j" I
          今年以来,很多市民,包括记者身边的同事、亲友均表示现在的出租车行业混乱,“一口价”、不打表、拒载的问题越来越普遍。在黄金周期间,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汉中,接待游客呈明显上升趋势,记者便到火车站、高客站人流量大、出租车密集的地方走访核实。! t1 v2 s, C. @4 O& p
6 D/ T8 q0 x' S1 I; |
         10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汉中火车站,出站口停着很多出租车和三轮摩托,的哥们聚在一起聊天。此时,刚好有车到站,一些乘客走出车站,的哥们变得异常活跃,大声嚷嚷:“坐出租车走吧。”记者趁此机会走过去,的哥立即围了上来,询问要去什么地方,记者称去八里桥公园,因为此路线跟大部分乘客的路线相反且距离太短,的哥们都表示去不了。还有人说:“这里车只去远处,我们在这等一两个小时,就是等去远处的,要是顺路还可以把你搭上,近处实在是划不来。” 6 `  ^! ^5 k) K% [0 v  q9 K

+ B# u! j0 a9 s         此时,一家三口人要去拜将坛,一的哥称,去那里不打表,一口价25元。记者也改变目的地,称要去中山街,这名的哥很高兴,“中山街可以,赶紧上车,人刚好。”记者坐上出租车,的哥却没扳下计价器。
) S9 M( e* O* N1 P( l
' [. q+ G, r" O) Y/ D# T; R        “你怎么不打表呢?那过去多少钱?”记者问。的哥显得很不耐烦:“过去哪有打表的,就是15块钱,打表也是这个钱。”
8 e' z+ U; \: v8 T* P% P& w        途经御景名都小区,司机招呼一位路边等车的女孩,女孩得知顺路后就上车。到了中心广场,女孩付了10元钱就下车了,司机向记者证明道,“你看,大家都知道现在坐车的情况,我没骗你吧。”
& a8 S# D: R. v; l" y" m
7 u) t# r+ }- f$ |5 m$ L        10月6日中午,记者在风景路打车去中山街,然后直接前往中心广场,虽然记者不断说明自己赶时间,但司机依然在沿途询问有打车意向的人是否顺路。下车时,记者发现计价器显示132.7元,便询问司机,司机说给10元就行了,就是这个价。“计价器显示刚才一趟长途的费用,在城里这种短途,不打表。”
% j6 U/ x" s3 d6 ]3 V: C0 u1 Y! r* ~$ y! A
         县城乡镇问题也不少
5 G" _7 @# U5 E4 M% n0 ]$ S2 K- D
          随着交通建设的发展,尤其是基层交通如“村村通”建设的不断成型,出租车这一原来主要在大城市“讨生活”的行业,越来越在中小城市乃至县城的交通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成为事关当地群众生活、地方形象的“大民生”。在勉县城区,沿着和平路的东西转盘之间是出租车较为集中的地段,因为地处交通、客流要道而生意火爆。这些挂着形形色色出租车公司车牌的的士看似正规,但几乎全部使用统一的自定价位,不给乘客打表。出租车司机问清你所去的地方后报出价格,当你质疑和协商价格时,便会被告知一直就是这样,很合理,并拒不打表。
, ~# z- [- y3 _% E# I
% w" _" `* j* T4 j! ]        出租行业怎么了?
7 k. D: N8 [& m9 i
        据记者了解,在节假日出租车运营不规范,如果被乘客投诉的话,罚款三千停运一周,为什么现在大家宁愿冒着这么大地风险,也不打表了?如果这些问题是个别现象,我们只能说是一些司机在利益驱使下欺行霸市,但当这些问题出现的越来越多,发生的越来越普遍的时候,那么,我们就应该去深究一些本质上的问题。% j8 s) K" \4 n! @

4 B9 H) a2 p; H9 [1 n1 h         10月7日晚,记者打车从风景路到丰辉广场,看到车上还有一位女乘客,司机要价10元,记者没说什么就上了车,司机先送女乘客到天河小区,便继续赶往丰辉广场。记者问道:“我是顺路的,怎么还要10块?”司机说:“没法,现在跑个车成本太高了”记者便随口问:“你们都有哪些成本啊?高到现在司机都不给打表了?都是随口要价,还拒载”这一问一下打开了司机严师傅的话匣子,记者问是否可以录音,严师傅便说,“可以可以,我们这个行业现在太难了,就是应该反应一下。”
& W6 ?" r* L' S, r" K2 G, T) j
. S8 I; b* l" M; V$ C' t         “打表成本太高,1公里合7毛多钱,没法打表,我们大多数司机市区都在打表,出城回来都是空驶,不是我们拒载,而是油比气贵,所以没法跑。到气站加气和加油成本相差多少?选择加气的车多吗? ! ^  J* F4 K7 X- [- l

/ L; g. k% `# I8 v* s/ u) m         “加气1公里约合三毛五,加油合7毛五,所有出租车都愿意去加气,成本降低了,加气排队人很多,有时候排两个小时才能加上气,在交接班时最多有两三百辆车。”那咱们汉中有几个加气站?目前汉中铺镇加气站刚建好,还没正式营业,国庆节前几天试营业,现在又停了,南郑还有一个,现在都已经听了半个多月了,两个加气站都加不了气。有么有说什么时候恢复?现在还没有消息。这对出租车行业影响大吗?肯定大,加气与否直接影响我们出租车成本问题,像我四年的车,一年修理费大约1万左右,公司管理费4000左右,保险一万多,一个车两个人开,白班晚班,请人2万元一年,各种费用加起来每天得跑460左右,才能保本,像现在淡季我们加油都亏损着呢。加气还能好一点。
, Q3 s8 N& I5 x! R" }3 e
/ E+ D( X& Y, Y         出租车加气难 成本难降
& W+ o( [& W7 K  `
         据记者了解,以前的旧车都是买断,一辆车连手续17万一次付清,每年自己交保险和其他费用。刚才的严师傅每天光车的折旧就是122元,现在的车是承包制,记者又采访了一位出租车车主黄师傅,看看他不到一年的新车,每天的运营成本是多少.
3 H: y2 s; T. ?$ C( ]* t  B5 Q' W
         我的这个车是承包制,交12万押金,第一年的承包费是57800。这个车,这么高的承包费,你每天跑多少才挣得回来?像我这个新车,一年的修理费大概是五千左右,人工一年两万,合下来每天要跑四百五六左右才能保住,像现在淡季,我们又加不上气,在加油,在亏着。
- J) f! g/ k) Z3 B% ^
: y: M2 w" ?3 b2 }& ?5 W         黄师傅还告诉记者,前一向,汉台、南郑的出租近千辆出租车每天往返南郑县加气站至少3次。按每辆车两班轮换,为了加气,约有两千名司机每天须耗费至少3个小时排队等候。出租车燃油成本大,现在不热不开空调每公里成本约0.75元,冬夏开空调成本升至0.84元,出租车营业收入每公里1.4元,空跑率一高就得赔钱。而燃气成本仅每公里0.35元左右,即使加气排队耗时耗力,但大部分出租车司机都愿意加气,因此加气站经常排长龙。现在,汉中的两个加气站都没法加气,出租车的成本降不下来,就出现了出租车司机不打表,“一口价”,拒载的普遍现象。8 j  O- P6 a, S2 ~

. O# n. v- j% g- U$ i. M7 s  d$ F          市区出租车投放过量 生计难谋* Z( @0 i  {1 o7 y$ u# S$ p
          还有一位在一线城市跑了近十年的出租车司机给记者分析说,现在很多城市为了维护行业秩序,有专门的部门管理,还严格控制市场上的出租车数量,以每1000至1500人一辆出租车的比例,保持市场活力和竞争机制,提高出租车行业作为城市窗口的服务质量。现在汉台区的出租车公司有好几家,投放到市场上的出租车超过千辆,汉台区市场就这么大,按60万人算,差不多就是600人一辆车了,车多了生意不好拉,碰到那些牛气的司机,人家就是拉一个宰一个。如果对应城市人口投放合理数量的车,不仅市场能规范运营,服务质量提高,还能让从事这个行业的群体生存现状好一点。听说最近市区又要投放40辆出租车,这下可更难跑了。
$ H  F4 b# o7 C' m6 X# m- x( d( v5 c/ J2 M
        李师傅现在在给别人做代班司机,主要跑晚班,包车每天给车主100元。他给记者说,现在生意不好拉,跑一晚上好了挣两百四五,不好了跑不到200,油钱就是一百左右,给老板100,这下来还剩几十块钱,还不如人家拉三轮车的。现在物价油价高,我这一个月只能包住我自己的零花,其他都没办法。
; D) d% S1 H" Y% H! Z0 @
: s: V1 {8 H4 S0 m" |$ f3 s        采访中,还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司机给记者说:都是老实本分的人,我和我老婆白天晚上的跑,一年难得休息一两天,和好多司机一样,都有胃病。现在这行情,路上出租车这么多,生意淡的没办法,只够一家老小的温饱,其他的什么都不敢想。可我们跑了十几年的出租车,不干这个,我们还能干什么?3 t2 b( Z& {, A$ Y4 W+ y
9 @9 q9 s- k* W5 ]  ?# L
     记者走访2 B; G  \8 b8 N2 J
      记者到南郑和铺镇的两个加气站了解到这两个气站都停业半个多月了,根据出租车司机提供的汉中市两个气站电话,南郑加气站(14791610530)关机,铺镇加气站无人(2658800)接听。3 v2 c% H# d. ?' t

0 K% f$ t+ p; a. [' ^* ?         记者联系到汉中市燃气公司李总,他说,现在气站的手续已经全部跑齐,已经进入了调试阶段,他们也将尽快恢复。当记者问到最快什么时候调试完毕,恢复运营时,李总有点为难的说:因为这个调试不同与其他,一点差池都是安全问题,最快也得一个月。
2 ?2 j4 o7 U+ V1 V
* [/ j$ j( c" L4 @7 p: Z0 V         在汉中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出租办,记者见到了出租车管理科副科长陈科长,她告诉记者目前汉中中心城区在册出租车870辆,大河坎60辆,中心城区人口(包括汉台区和大河坎人口)65万,出租车的投放量是经过不同时段、不同月份的调研,按照居住人口、车辆驶载率来写报告,政府再决策投放车辆数目。当记者问到,最近采访的出租车司机有反映汉中市区出租车投放过量,空载率已经很高了,为什么还要继续投放40辆出租车的时候,陈科长回复,投放过量不是几个人或者那几个单位说了就算的,我们是经过调研,三项数据也表明了这个运力不足。当记者问道具体是哪些数据的时候,陈科长表示比较复杂,没法一下子说清楚。+ u  u7 o' q+ v5 x5 ~" L

: {9 x9 o* G6 E         记者手记+ V0 v1 l9 [' |) W
         在采访中的六位司机师傅,都是朴实的本地人,他们整年的服务在这个城市的每一条街道上,吃饭在路边摊,睡觉打盹在车上,接受这个世界的信息也是在车上广播里。时间长了,十个有九个都有职业病,治胃疼和颈椎病的药都在吃。到他们居住的地方,四位在周边民建房里,一年两三千的租金;三家的孩子上学没有时间照顾,中午寄在“小圆桌”吃饭、写作业,晚上自己回家。
% l2 |& P: Y/ P- L2 I  }# \6 S8 O: W# J- W& P
         他们无奈地告诉记者,出租车行业越来越难做了,好不容易盼来加气站,想着加气能降成本,可是从去年年底开始,也总是开开停停,这次停了快一个月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恢复。
9 p  |4 t: T; i- N( G1 [  d8 e6 P/ z- q0 c0 ]7 m
         还有那位告诉记者出租车投放过量的司机师傅,他很热心地叫来其他几位司机,给记者述说现状。他们挽留记者吃面,那真诚的眼神和急切的话语,都在给记者展现一个活生生的民生群体是怎样的生存着。2 |; T- q7 v, l% F1 Q4 Z
(刘惠)
" t" w8 T2 z+ h- d9 [& I2 G( B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