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26273|回复: 0

[汉中百姓] 自称“农民工”的汉中老人,著书60万字,被北大作为教学参考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9-8-26 14: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遭际坎坷却因势利导,从农民、学徒、工长、项目经理,一路成长为古建专家;他常年坚守在古建施工一线,承揽举世闻名的三峡文物搬迁工程,却坐拥十万书城,被誉为“藏书大王”;他未受过高等教育,却撰写出一部六十余万字的融建筑、历史、地理、文学于一体的《古建筑三十年随笔》,被北京大学文博考古学院用作教学参考;汉中政界要人、文化名人都说他是一位奇人,他却称自己一生都是农民工。那么,他到底是怎样的人呢?近日,记者走近卢慧杰先生,听他讲述坎坷而又传奇的一生。

自称“农民工”的汉中老人,著书60万字,被北大作为教学参考

自称“农民工”的汉中老人,著书60万字,被北大作为教学参考

  机缘巧合步入古建大门
  南郑区大河坎镇体育馆附近的一座民居,看似和旁边的房屋并无两样,推开门,才发现别有洞天。一个露天小花园里,山水草木一应俱全。小池塘里莲花朵朵,木廊上凌霄花开得正艳。再进去是一间阳光房,墙上挂着一块匾额,上书“水榭轩”,卢慧杰正坐在此和友人喝茶聊天。
  “这楼,是我自己设计的。”卢慧杰笑道。他中等身材,稍显发福,憨厚、随和、热情。听说记者的来意,他谦虚地说,我不是什么传奇人物,就是普通的农民工。
  论辛苦,他确实和农民工无异,而他又绝非一般的农民工,因为他从事的是需要巧手妙技、匠心独运,化腐朽为神奇的古建筑修建行业。
  说起来,他当初入这一行时,还颇有些无奈。1954年,他出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乡村,因父亲当过国民党部队少校军医,所以他一出生就被归为“黑五类”子弟,不能招工、当兵,高中毕业后也不能考大学,想回乡当个赤脚医生或民办教师也无法如愿。
  梦想一个个破灭后,母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艺不压身,没什么出路,就学一门技术吧。”正巧,他的叔父曾学过木工,家里的工具给他学习提供了方便。虽没正式拜师学艺,但他天资聪颖,又勤奋肯钻研,经常做些小桌子小椅子,还利用课余时间跟堂弟卢封义一起用旧木材做了一个小立柜,让乡邻着实惊叹了一番。
  如果按这条路走下去,他很可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木匠。然而,1975年的一场大水,无情地冲毁了他的家园。为了生计,他只得背井离乡,投靠陕西韩城县农村亲戚家,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1976年夏季农闲时节,他到西安看望在碑林博物馆工作的姐姐时,用旧砖做了一个仿古圆桌。西安古建专家刘最长发现他独具慧心且品性忠厚,将他推荐给当时正在韩城修文庙的古建筑保护专家贾艺华。因此机缘,他得以正式步入了古建大门。
  与古建筑的半世情缘
  建筑业在古时叫做营造业,有古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在现代,如若没有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也断不能胜任古建工作。
  幸运的是,刚踏入这一行业,他就接触到中国从事古建筑保护与维修的一批学者与专家,何修龄、刘最长、王子云、何正璜、张锦秋等等,无一不是身怀绝技的优秀知识分子。在这些恩师的悉心栽培下,他不仅学到一手精湛的木工手艺,还学会烧制古建专用瓦当构件,熟悉通晓了古建筑这个博大精深的世界,掌握了修葺维护古建筑的规律。再加上他自己孜孜不倦地钻研学习古建书籍,为他日后独立承担古建维修工程,成为一名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一线施工经验的优秀古建专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贾艺华先生组建的韩城古建队里,他先是干木工,后又学瓦工。每天清晨5时起床,6时就活跃在工地上。在修建茂陵博物馆时,他还学会了烧窑。烧窑是件脏活,经常弄得一身灰。没有多余的换洗衣服,他晚上烧窑时就赤着身子。凭着一点一滴的积累,后来在宁夏修建清真寺时,他就因全能而独当一面了。
  这并不是一条坦途,从学徒到古建专家,他走了三十多年。期间,他还被归为“盲流”,关进收容所,寒冬腊月尝尽铁窗滋味。他曾说,“我的性格从小被压抑、被扭曲,经常逆来顺受,你说我不行,我就不行,我按自己的做人原则,该干啥还干啥。”原汉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郭加水对此总结道:他性格的深处是种不屈,是一种柔中有刚的叛逆;是一种忍耐,一种绵里藏针的奋争。
  凭着这股子隐忍和奋争,四十年来,他的足迹横跨西北、中原、西南,行程数万公里;参与和承建古建工程近百处:司马迁祠庙、茂陵博物馆、宁夏清真寺、碑林古建群、汉中望江楼、洋县蔡伦墓祠、留坝张良庙古建群……这些华夏瑰宝倾注了他无数智慧和心血。他承担的国家“七五”重点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仿唐屋顶工程和主体工程,曾荣获建设部颁发的“鲁班奖”。而举世瞩目的三峡文物搬迁工程更是他气魄宏大的鼎力之作,也奠定了他在古建领域的特殊地位。
  中国传统古建行业,虽有严格的行规,但只是师徒之间的口耳传承,且过去人们认为建筑是雕虫小技,很少有此类书籍出版。卢慧杰意识到这一遗憾,2016年,他根据自身多年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撰写出版了题材别致、图文并茂的《古建筑三十年随笔》一书,填补了陕南关于古建著述领域的空白。如今此书已再版3次,并被北京大学文博考古学院用作教学参考。
  与汉中的不解之缘
  1981年5月,卢慧杰首次来到汉中,应邀为石门栈道摩崖石刻汉魏十三品修建展室。谁知从此他便与汉中结下了不解之缘。11年后,他再次来到汉中,承接扩建博物馆北大门古建筑群、复建望江楼、桂荫堂、东大门,南郑小南海、圣水寺等多项工程。
  当时复建望江楼时,他还因“师古不泥古”的创新精神而创造了一段佳话。望江楼因楼高18米且立于台高7米的古汉台上,故有“秦地南来第一楼”的美誉,在明清时期,登楼远眺,汉江美景一览无余。但近代因周围高楼林立,望江楼原有优势已不复存在。在整体维修望江楼时,他利用视角误差,把台阶与顶楼尖各自升高了一米,既保持了古建修旧如旧的原则,看起来又比旧楼雄伟壮观,成为陕西古建界一处成功维修的典范,受到省文物局的表彰。
  随着接触的深入,汉中这块散发着两汉三国浓厚文化气息的热土让他愈加迷恋,他决定在汉中定居,并与汉中姑娘结为伉俪。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除了有一大批坚定地支持他事业的朋友外,还有一大批不会说话的“朋友”需要他去保护。
  去年,市政府公布了《汉中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共计10个。饮马池、丁字街、中山街……这些市民熟知的建筑和街区,因其独特的历史时代风格特征,跻身汉中第一批历史建筑,需要进一步保护、管理和利用。
  “在这批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应深挖其历史内涵,展现其历史风貌。”作为古建高级工程师、中国古建筑历史文化研究委员会11名常委之一的卢慧杰说。他建议不仅要在宏观上宣传汉中的历史文化,例如将东关正街开发成明清一条街,恢复街道过去的式样,还应将汉中的人文历史融入到一事一物、一街一巷。例如将北关办事处改成虎头桥办事处,这样就会让不了解汉中历史的人知道这是三国时蜀汉马岱斩魏延的地方;将东关办事处改成东塔办事处,因为此处的东塔建于宋代,在明代作为汉中八景之一,是汉中几代人心中的美丽印象;将风景路改为拜将坛南路,既展现了历史文化,也定位了拜将坛的位置……
  说起这些,他如数家珍。从他热烈的言谈中,记者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对古建筑的痴迷。虽已年过花甲,但他那颗对中国传统古建的敬畏之心,依然鲜活如初。(汉中发布)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