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0 G, f) U7 P1 w
近几年,在田间地头经常见到这样的画面:妇女、老人在挥汗劳作,儿童在旁边玩耍,或者时不时地帮点忙。. M" S1 n8 i. l& H9 d0 w; f
这种画面衬托出的是中国农村的现实,青壮年劳力集体外出,他们逃离了农村,奔向城市里的工厂。农业生产只好由妇女、儿童、老人组成“杂牌军”来承担。
7 s1 c: b' c9 G6 ~, b. T
土地抛荒、种树?我们吃什么?袁隆平担忧的事情发生了
1 x, m0 F j, m% I0 R8 {& Z
与此同时,越老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粮食进口过多是一种“威胁”。正如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表示:中国粮食消费还是得靠自己,进口不能太多,否则对于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威胁。
5 S; {9 @0 c$ K5 h! e J' `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农业大国,但随着工业科技发展,我们发现以前农村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土地抛荒,长满野草和树木。
7 I* z$ a5 ]& `1 O$ c 城市的人们粮食大米大量靠进口,而农村种田地的人已经所剩无几,再也没以前双抢农民忙碌在田地上场景。
; }' j& k! J+ d0 }5 K% q, ] 走在乡间小道上,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悲哀。7 h4 ~/ G' k. l/ _* C# n
熟悉农村的人都知道,农民都是靠种田种地为生,不仅能丰衣足食,还能养些鸡鸭,鱼,猪来卖,小日子过得也还算安逸。
: C5 E7 @$ x1 ]! Q8 T" a" ] 然而,物价人工不断上涨,就是农产品粮食价格却不怎么涨,在农村种田地的农民,已经请不起人来帮忙种地。% r# R; O. M0 F
面对收入低,物价高,村子里很多年轻人都跑到外面城市去打工赚钱了。* P! J( g g1 _9 C
前不久,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先生在接受采访,谈到粮食问题时,表示非常担忧。虽说他能增加粮食产能,但发现种植农民少了。# I! [0 `2 T2 ` u4 ? U
作为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土地资源,竟然需要靠进口大米来解决,如果哪天别人要卡我们一下,断供粮食,那我们岂不是要饿肚子了?对此,他给出以下三点解决办法。8 r' A9 P9 Q3 C
1.提高粮食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
; ^$ |" H. S0 E: M) f 农村之所以没什么人种田种地,主要原因是收入太低了,卖的粮食不够给人工的钱,更别说奔小康了。: Q- I( G r. |" _
只有提高粮食价格,大力推广农产品,让生活在农村的人都赚到钱,那么才会有人种田种地。, B/ M! `4 a$ I& g2 y' r; D
当然,人们担心粮食价格上涨,袁教授也想到了,那就是由国家高价来收购粮食,再平价出售,改变以往农产品补贴。' N* ^* P) @2 R/ U: c! I
2.实行土地统一规划,给农民安排工作6 Z5 G' [$ m( O, {0 ]' x
过去都是每家每户都有田地,有多有少,不仅不均衡,而且特别的分散。 {8 B" c" }8 ~0 U$ Z
可以考虑由村集体承包,由村里给耕地工具机器,按每个村土地种植来给农民分配工作,农民根据自己种粮食多少来拿工资。
: \2 L% c2 W t" z 其次,农民年底能享受粮食利润收益分红。+ j# T: _1 Q4 [3 {5 B, A& O: g! A
3.大力发展科技种植,鼓励青年回乡创业- l* h( V% Z1 z6 w
虽说如今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但农民种植技术却非常落后。如果采用国外科技种植,利用无人机播种技术和机器收割来提高农民的工作效率。! i4 j2 `% L2 f9 x5 c
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持,让年轻人可以发展三农,在老家就可以获得收入。
7 K, J1 Y% V7 [( g4 w 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农村只剩老少妇现象,土地有人种植,人们就不用靠买进口粮食来解决吃的问题!6 y! V$ _' r- t0 f% O
最后,源味君想说的是,土地撂荒景象的常态化,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亟需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9 y% h# Q, i; t7 x: w# ]* m 一方面要结合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逐步实行土地有序流转;另一方面,通过供给侧改革,通过提升效益,逐步改变土地撂荒现象。
7 c) L; l6 H% j 不管什么时候,中国人的饭碗里都要端在咱们自己人手里,否则就会被人扼住脖子。
) s6 W% o* N! G) a. Q. r% b3 P 如果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发展。多想想中国那些辛辛苦苦的老农民吧,他们才是种粮产粮的主力军啊!
" k& j: E' g* s& K9 H 对于农村土地撂荒、种树怪像,大家怎么看呢?期待您的留言!(来源:《都市日报》)4 ~; N1 [) M9 v' [& m r" m5 J
: \2 A) Y* f"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