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022|回复: 0

[职场那些事] 35岁时被清退的员工,在30岁时是什么样的状态?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8-10-3 07: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段时间“华为清退34岁以上员工”成为大家的热门话题,尽管华为一方已经辟谣,但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之下,35岁现象俨然成为职场中的“透明生死线”,决定了一个人到底是挣脱职场的束缚还是彻底被套牢。
        正应了那句话:“牛人越来越不需要企业,但企业越来越需要牛人。”
        研究发现:30岁~35岁之间的几年是重要的分水岭,那些在30岁出头就表现出非凡竞争力的人才,往往能够在35岁时达到财务自由。
        那么,35岁被清退的员工和30岁的青年才俊,差距是如何产生的?
        一省吾身:懂得努力不等于加班否?
        将本职工作做好其实只是努力中最基础的一部分,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则更重要的事。
        有一阵子,朋友圈里掀起了“凌晨四点热”,一篇十万加的爆文给疲劳的北上广群众打了针十足的鸡血。可文章入眼即过,白领群众们转发并配上几句精心文案转发朋友圈,他们被加班的自己所感动,却从不知道自己只是完成了最基本的事情。

35岁时被清退的员工,在30岁时是什么样的状态?

35岁时被清退的员工,在30岁时是什么样的状态?

        夜幕下亮灯的写字楼是拼搏的见证,但“努力”从不等于“加班”。
        成功取决于每天工作八小时之外你所做的事情,尽管很多人都说这八小时就耗尽了自己的精力,可恰恰最后成功的人都是一些意志坚定,能够在工作时间之外不断提升自己的人。
        要知道,工作成就了我们的同时也局限了我们的视野和成长方向,随着年龄增长的不应该只是工作年限,更多的应该是你的技能和越来越多的新本领,打破局限和高速成长才是最终的核心竞争力。
        二省吾身:敢趁年轻要走出舒适区否?
        每个人都有想要改变的心,却总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出的最优的选择——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做安全感的奴隶。华为员工跳楼事件就在为我们敲响的警钟:别让这种安全感骗了你!
        网上流传了一句话:“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离职的;但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他们有车有房有娃,不会轻易离职。”
        人们说:“中年,是被生活扼住了咽喉,想回声去你TMD,一动弹却被扼得更紧。”可人们咒骂中年的时候,却忘记了自己是如何走到这个境地的?而那些挣脱束缚的中年人在更年轻的时候受了多少苦?
        很多人对工作对生活缺乏安全感,但安全感不是公司给你的,而是需要你拥有随时可以走出舒适区的能力给你的!
        你羡慕满世界出差的人,却不甘于舟车劳顿;你觉得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别人交流感觉很cool,却不愿意去学去练;所以只能看着别人打卡米兰、欧洲、全世界,自己窝在舒适区里吃吃玩玩...
        舒适区正在吞噬着你的潜力——那些在年轻时待在里面不出来人,最终都被舒适区所禁锢,一旦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将不知何去何从。
        三省吾身:敢为梦想迈出第一步否?
        公司里负责海外市场的女同事Gina,是那种令人羡慕的年薪百万、走遍大大小小国家的“人生赢家”,可她的日常也并非想象中的轻松:
        在西班牙时因为认错路标上的单词迷路,大半夜手舞足蹈的打车和司机沟通才得以回家;还有一次在德国餐厅陪客户吃饭,看不懂菜单的小G随手一指竟然点了一份血淋淋的牛排,当着客户的面,小G只能忍着恶心勉强吃了几口...
        很难想象一个女孩子,独自穿过大半个地球和各色人种去谈生意,Gina的方式是尽力去学,且灵活面对。后来小G每次出国都必须带上三样东西:护照、手机和翻译王。
        即使每一天都捧着外语书死磕的小G,还会碰到从未见过的单词和听不懂的句子,这时她就会拿出有道翻译王偷偷的翻译客户说的话,遇见不认识的单词就用拍照翻译迅速识别,带着披荆斩棘的决心,小G愣是走遍了大大小小的国家、谈遍了无数客户。
        也许你也有一个闯荡世界的梦、也许你还不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但你一定要勇于走出舒适区,迈出第一步才有可能决胜于千里。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