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路上的车可真多,我们等了这么久都过不去!”“就是,这上学都快迟到了。”路边两父子的对话,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
我的老家在南郑县的一个山村里,小时候别说汽车,就连自行车都少得可怜。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县城走亲戚,那时只有县运司的几趟班车,早上好不容易挤上了车,可在下午回来时却是左等右等也不见班车的踪影,急得我当时在路边直跺脚,妈妈也是一脸的无奈,我清晰的记得最后还是挤在亲戚家拉货的东风大卡车里。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能骑自行车了,学骑时用的爸爸的永久牌自行车,那可是当时的“名车”。上学后,家里给我新买了一辆轻便弯梁自行车,让同村的伙伴都羡慕得很,纷纷前来试新。工作后,用自己半年的工资,咬了咬牙便去购置了一辆当时风靡的150“太子”摩托车。过了几年后,又积蓄买了辆小汽车,车到家时周围的亲戚、邻居都来放炮恭贺。邻家的婶婶说:“咱们这儿又添了小汽车,现在算起来就有10多辆了吧!”
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也从原来的自行车、摩托车,一步步换成了更好的小汽车。车多了,出行的人也就更多了,车也从只是数量的积累发展到质的飞越。我想,这生活水平不也随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吗?
现如今,常常看到全副武装的车友们穿梭在城市间、乡村道路上,锻炼身体,返璞归真,过着当下时兴的低碳生活,看来我这有车一族也得这样做了。
(肖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