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又是一年金秋时,一年一度的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又拉开了帷幕。烧还是不烧成了问题。政府部门,乡镇干部蹲守在田间地头,不分节假日的严格检查,但是禁烧区仍然“火光冲天,狼烟四起”。* c. V8 ~' @8 V
" a. N t8 X0 ~) O) U
不过,在南郑且濂水镇,这儿的农民可不是把秸秆一烧了事,秸秆早以成为濂水镇家家户户的致富稻草。草制品加工已成为这里的一项重要产业。- k B% i) ^9 p* x; D2 q
! F$ i* |1 N9 W) S7 P: A6 H0 h! X
濂水镇5042户家家打草袋子,草帘子,草绳编织等稻草加工生产,稻草可以说根本不够用,每年还要到别的乡镇去买稻草。这儿的大人小孩都会打草袋子,用的草袋编织加工机也是农户自己做的。一个草袋子1.1元到1.2元,每天手快的要编织40到50个,虽赚不了大钱,但既可以务农,又可以照顾家里。3 t# J' m6 ]! Q
/ T# ~. T1 ^& [
草制品以远销到内蒙,山西等地,差不多每天都有大车前来收购。亩产1000斤水稻的收入有1300多元,而一亩稻草经过加工后的收入相当于一亩水稻的收入。2 F+ b3 r1 B4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