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火垅坑,最直白的解释就是有火的一个坑。
1 I4 `% @; i" h$ x- P 火垅坑是镇巴农村的特色之一,在四川、湖南、贵州等南方地区部分农村也是有的。在农村厨房的一角,一个边长大概1.5米的土坑,四边用石条或者木棒又或者砖头水泥框起来。坑中间用木柴来生火,火上有罐搭钩,用来挂铁罐或者炒菜的锅,火垅坑顶上有文章,这上面都会挂满腊肉,几百斤腊肉挂在上面,看起来真的很壮观。% ?4 V9 O. h: {8 U1 K
腊肉! r; P# g2 m. q5 p0 L6 v7 k, W2 b$ {
火垅坑的作用,在农村是非常大的,日常做饭炒菜离不开,柴火煮出来的罐儿饭,米饭香糯,锅巴金黄香脆,令人回味;柴火炒出来的菜,那也是一绝,不需要各式各样的调味品,简单烹饪,味道都是极美的。冬季,火垅坑围着一圈人,烤着火,火里烧着烧洋芋、红苕、有时候还要烧上几个老麻梨,围绕着火垅坑充斥着的是幸福。
_# y i3 H% B I; b 火垅坑围坐* G8 v6 D( o) x4 z* z9 v( Y" H
火垅坑的正上方,是专属于农村人的美味——镇巴农家腊肉。每一年,农村家都会杀一头过年猪,过年猪是自家用粮食喂养的。一头猪的肉太多,鲜肉无法长时间保存,于是就有了腊肉。用食盐腌制十多天,就可以挂在火垅坑上面熏制腊肉了。腊肉咸香,蒸煮炒凉,样样美味。特别是煮熟的腊肉刚刚切开的一瞬间,整个屋子充满了腊肉的咸香味,引的满屋人不停咽口水。(时令益百)$ P+ X4 D" D9 c+ K& q
' y$ v; L6 f9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