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每一年的深冬,“一元爱心”活动都会在天汉大地掀起一股股温暖潮。2016年12月31日,随着宁强县代家坝镇五丁关小学5名贫困学生收到温暖大礼包,汉中日报社第四次“一元爱心温暖一百”公益慈善活动进入尾声。
“一元爱心”活动
特约记者 吴燕峰 摄
自2013年起,每年深冬,汉中日报社都会联合市文明办、市民政局、汉中文化传媒集团及市爱心义工协会等公益组织,开展“一元爱心温暖一百”活动,即义卖《汉中日报》,一元一份,筹集款物,帮助100名特困学生温暖过冬,快乐过春节。截至目前,已募集善款物品近25万元,10个县区48个乡镇335名特困学生受助,物品丰厚实用。该活动在我市广受关注,每年有超过2000人参与其中,公众参与热情高涨,美誉度逐年提升。
拨动人们向善的心弦公众参与度越来越高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弘扬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互助互爱的精神及无私奉献的爱心,向全社会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2013年冬天,由汉中日报·百姓周刊部牵头,策划组织实施了“一元爱心温暖一百”活动,并联络市爱心义工协会助力。活动参与单位、学校、县区逐年增加,到去年已有6个县区、33个单位主动参与到这项活动的各个环节。
每次活动伊始,《汉中日报》都会刊发《开展“一元爱心温暖一百”活动倡议书》,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届时,报社采编人员携手市义工、志愿者,在中心城区及部分县城开展义卖《汉中日报》活动。2016年元旦节期间,汉中市中心城区和宁强、西乡、洋县等十三个点同步启动义卖。报社全体员工走上街头,携手社会爱心人士游走大街小巷义卖报纸,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参与,甚至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加入了义卖队伍。元旦当日的汉中街头,处处相逢卖报人。此后,将筹集起来的善款物品配制成学生最实用的温暖大礼包(内含助学金红包、学习用品、棉衣棉被、水杯、粮油、书籍等物品,价值不低于800元)。采编人员携手社会爱心人士再一次全体出动,赶赴10个县区,将全社会用爱心编织成的温暖大礼包送到每一位贫困学生手中。同时,对受助学生姓名和温暖大礼包清单以及各项开支明细在本报进行了公告。
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响应和赞誉。2014年,受助贫困生所在武侯中学(原勉县第一中学)领导表示,“以后再有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提早联络,学校一定积极参与。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给予了物质上的帮扶,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心中播下了爱与善的种子,是一堂活的品德教育课。”
网友“辛甘”短信:“‘一元爱心’是一滴水,折射了社会大温暖的义举,代表了主流媒体的导向、责任和担当。喜欢你们的行动,敬仰你们与受助学生一起宣誓传承爱心的样子。辛苦了,向你们致敬!虽不能参加活动,但心一直跟着你们!”
网友“梅子”说:“媒体人不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更是通过这种活动,实实在在落实到行动上。点赞!”
精心设计活动程序把爱与善做成“接力棒”
活动主办方汉中日报社通过组织这次活动,给传统纸媒做了一次实实在在的宣传,扩大了发行量,为党媒树立了亲民爱民为民的形象;让年轻的采编人员走出办公室,走进基层,近距离倾听读者对《汉中日报》最真实的评价,锻炼了人才队伍;为扶贫济困探索了一条路径。2013年,汉中日报社被中国扶贫基金会评为公益品牌战略合作单位。
“我以感恩的心在此宣誓,珍惜学习机会,努力上进。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尽我所能,关爱他人,回报社会。”这是活动中的固定程序——志愿者引导受助学生爱心传承宣誓的内容。把这段话印在书签上供学生保存、阅读,时时提醒他们要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知上进懂感恩的人。最初的受助者最终变成这个活动的骨干力量,实现大爱的传承,这是活动最大的魅力所在。
“一元爱心”活动
2016年12月30日,汉台区汉王镇贫困学生监护人接过温暖包。本报记者 赵思睿 摄
活动为什么成功听听他们怎么说
参与活动具体实施的报社职工们说,报社领导的高度认可并以身垂范、积极参与,是成功的关键。每年的活动,从社长、总编辑到各科室负责人,都十分重视。不但组织全员捐款支持,而且放弃假日休息,深入各个义卖点现场协调解决义卖中遇到的困难,为义卖报纸的、献爱心的人鼓与呼。送温暖时,更是不辞艰辛,与志愿者一道翻山越岭,把温暖大礼包送到每一位受助学生手上。领导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是报社全员行动的精神支持,也是各方有力配合的关键。
“在全国打响脱贫攻坚战的大环境下,帮助贫困学生也是实现脱贫的推动力之一。‘一元爱心’,一元钱,人人掏得起,拿得出。献这个爱心,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品质,反而能增加荣誉感;献爱心的‘门槛’低,人人都可参与;一元一份的报纸售卖,对普通人来说难度不大,人人可为。活动策划精准,切入点小,公众可参与度高。”市义工协会副会长薛瑞如是说。
“除了受助的学生,参与活动的每一方也能从中获益:报纸版面、公众号上发布义卖报纸学生的图片以资鼓励;中学生、大学生自己写的卖报体验文章择优选登。家长看见孩子文章见报,更坚定了以后继续参与公益活动的决心。‘小善亦为,汇聚成爱的波涛暖流;集腋成裘,温暖暂处困境的贫困学子’,一个活动把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凝结起来共同参与,这是弘扬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方式。”每年都发动学生参与活动的汉台中学林老师说。
纵观整个活动,我们发现:不断总结,创新、完善活动,延长媒体宣传链条,让该活动社会效益不断彰显提升也是成功的重要一环。从最初的报纸独家宣传,到后来的“汉中一元爱心”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联动,再到广播、电视、网络互动宣传,甚至网络平台(2015年希望筹)宣传,公众知晓途径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筹资渠道也随之扩大,筹资难度在降低。现在,“一元爱心温暖一百”已经成为我市爱心公益的品牌活动,大有成为陕南公益品牌项目之势。 (王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