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2522|回复: 3

[惠民] 镇巴永乐镇饮水之困:妇女们也加入到了背水的队伍中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2-9-12 13: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特殊的地貌,稀少的降雨,这里的人民世世代代经受着饮水之痛、背水之苦、缺水之困;# x0 m) j% }# q; f3 s( b
         ●取水不易,水贵如油,因此永乐人将“节水”用到极致,一盆洗脸水全家轮流使用,到了夏天也只能将毛巾沾湿擦擦身子,洗澡成了他们最大的奢望;- K3 Y: C8 `6 V* ]+ ~
         ●背水的路崎岖遥远,大部分家庭都要到2公里外取水,远的要跑10多公里,全镇1200多名青壮年劳力只能守在家里常年背水,形成了浩荡的背水大军;1 @- q9 U) a0 a, P9 S; `. G
         ●这里的师生都有"取水课",孩子们拿上盆盆罐罐或塑料瓶,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每周两次去接浸出的山泉水,往返都在2个小时左右,晚去的孩子只能把水瓶凑在石缝处,虔诚地等待水滴的下落--- u& w5 ~: z! @9 Q6 R
         “嫁人莫嫁永乐去,渴死累死苦死你”,这是流传在镇巴县的一句歌谣,据说是对该县永乐镇祖祖辈辈饮水极度艰难的写照。为了解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我们前不久深入这个相距汉中300多公里的神秘小镇进行采访。
& c+ b! f1 f: Q& y          初识“云上小镇”
3 a( Y* U4 M6 p8 m9 J
        汽车在巍峨的大山中颠簸了5个多小时后,终于来到了永乐镇境内,沿途群山叠翠,风光旖旎,不时还惊起群群飞鸟。( F, A. C2 \9 A& C9 ]. Y2 L
        蜿蜒陡峭的公路越来越高,我们仿佛进入云端,袅娜的白云在脚下缭绕,有人将这里称之为“云上小镇”,的确再恰当不过。, ?2 X% V. X- L
        永乐镇被称为镇巴的“西藏”,地处我省最南端,镇巴县最西端,与四川通江县、我省西乡县接壤,最低海拔511米,最高2308米。1932年红四军由川入陕在这里建立了陕南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共赤北县核桃树乡党支部。" b* c4 \& m! o0 P" w0 x/ i) R
        境内森林密布,自然资源丰富,但沟壑纵横,属典型喀斯特地貌,天然地下溶洞随处可见,全镇境内没有小溪或河流,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极为稀缺,由于高寒,每年只有6至10月才有少量降雨。) Q$ J2 g5 `; I0 u( }# P8 B9 h  ^
         严重的缺水成了制约永乐发展的桎梏,辖区干群每年一大半时间都要在经受着饮水之痛、背水之苦、缺水之困的日子中渡过,倔强的永乐人世世代代便与这干旱、与这生命之水做着不屈不挠的抗争。
9 a, l5 b' V6 J- J4 P* [3 Z4 }; o2 {       走近“背水大军”
/ E& V3 r3 D# \$ A5 l
       “咣咚……咣咚……”次日清晨5点多,我们便被一串串从未听过的浑厚而悠远的撞击声惊醒。) A, F2 V  x2 |$ F4 P* b: ~

镇巴永乐镇饮水之困

镇巴永乐镇饮水之困

' @# w2 F% I# [" Q  a1 o妇女们也加入到了背水的队伍中$ Z' o, F* p/ f2 X( o
, T8 ]( ^1 f" t* K, F) O  m: `, y
        迎着晨曦,我们来到核桃树村实地走访群众的用水情况,刚转过一个山梁,那“咣咚、咣咚”的神秘撞击声再次响起,循声望去,只见一行人都背着大大的木制器皿正在艰难前行。村民介绍说,这叫“背桶”,是他们家家必备的背水用的容器,每个背桶可装水100多斤,先前我们听到的神秘声音就是水瓢在背桶中撞击所发出的,七八个村民围拢来,讲述起他们艰辛的背水史……
3 I: d& N1 u* i  _        由于没有固定水源,降雨季节较短,每年农历10月至次年5月人畜饮水十分困难,长期以来,他们都只能靠背水度日。年满花甲的杨德富从18岁开始就背水,已经有40多年的背水生涯,背坏了17个背桶。他回忆,从记事起,爷爷就是背着这样的背桶背水的,如今,他的孙子也在背水了。当谈到他60岁了还在坚持背水时,他爽朗地笑道:“在我们这里,只要能背得起一背桶水的,60岁也算壮劳力!”58岁的牛凤英说:“现在是降雨季节,我们背水还不算太远,在天旱季节,还得到更远的地方背水,有时背回去的水里还有很多蝌蚪,用笊篱一滤照样用;有时得半夜就去守水,山洞里滴出来一瓢就往桶里装一瓢,凑满一背桶水就得一个多小时。有一次我凑满一桶水背了很久才上山梁,结果摔了一跤水倒了,我伤心地哭了一场。”30出头的张金花刚嫁到这村才几年,背水也成了她的必修本领,这几年背水不知摔过多少回,哭过多少次。她哽咽着说:“再苦再累,我们也要坚持,背水的日子总会过去的,让我们的儿女不再背水,是我最大的愿望!”
0 N2 u$ `4 Z  g6 O0 `/ s8 Y  t         背水的路非常崎岖,大部分家庭都要到2公里外取水,背一桶水得花1个小时,最远的得用2个小时。按照一家5口计算,每天得背上这样的3桶水才能勉强够生活和饲养牲畜用水,每家得有一个壮劳力专门背水维持生计。全镇约有1200多名青壮年劳力都只能放弃外出创业,常年在家背水,形成了浩荡的背水大军。
9 K3 R- y- S& u: x: _7 v- p         感受“缺水之痛”% D- \( a. l0 X/ Y  S: U# V
         取水来之不易,自然水贵如油,永乐人便将“节约”用水到了极致。
1 r8 ~  k3 I8 B; Q         核桃树村李逢平家的堂屋内一字摆着几个大水缸,家门口还有一个大缸,仔细一看,发现不同的缸里的水是不同的。李逢平介绍说,只有两口缸是用来装干净水的,除了饮用做饭的水之外,其他的水都要反复利用。一盆洗脸水,全家人轮流使用,洗完脸后,就倒在另一个缸里,用来晚上洗脚或洗衣服,人不能再用了的水最后再倒在另一个缸里用来喂猪。洗澡就更困难了,平时只能用毛巾沾湿擦擦身子。
% p  v  R3 P/ W/ C# S: r5 T8 K         为了水,镇上的干部都得围绕着水打转转。夏季降雨季节,干部和群众倒还可以在附近的池塘或者水窖取水,每到枯水季节,就得组织人到几十公里外的简池镇李塘坝河、川陕交界的刘家河、郎家河运水。镇综治办的同志说,每年枯水季节,他们调解的纠纷一多半都是与水有关,背水时邻里争水抢水的,没背到水回去两口子吵架打架的都有。2 B& N6 ^4 e0 i/ ^! x: x; |! s
         为了水,永乐小学的师生比其他学校多了一堂“取水课”。尽管运来的水首先供应给学校,但是也只能满足师生们饮用和做饭使用,洗脸、洗脚、洗衣服的水得到距学校1公里左右的山洞里取,为确保安全,取水时得由老师组织孩子们排着队去。9 [' A$ [( C- h5 R6 }
          我们随着孩子们取水的脚步来到这个山洞,水是从洞里的石缝里慢慢滴出来蓄在小水潭里的,孩子们拿着小盆、水壶、水瓶之类的器皿轮流装水,很快,一潭水就没有了,最后来的孩子只好把水瓶凑在石缝处,让水滴到瓶子里,孩子们虔诚的神色仿佛在祈求水能滴快一点,汗珠也像那水滴一样一滴滴地滴下来。  ?8 u4 {/ `% G: P: B# }2 o  `* w
          重走“寻水之路”4 j: d& v4 U' x; m3 c! C  q
          面对多少代人的缺水困境,各级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先后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山岩上一锤锤、一凿凿地修出了2.3公里的引水渠,并建起扬程280米、斜面长度900米的抽水站,截至2006年,先后修建21处供水工程,2处抽水站、766口水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畜饮水困难。然而好景不长,“5·12”地震后,由于地质结构发生变化,抽水站水源枯竭,全镇80%的水窖、集雨池都遭到破坏,无法蓄水。解决全镇人民的饮水难题成了当务之急!从2010年9月开始,镇党委、政府便组织干群披荆斩棘、风餐露宿、爬冰卧雪地进行了为时半年多的“寻水行动”,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去年4月,一个好消息传遍了永乐镇的山山岭岭:在相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外的巴山林场土地坝发现了一处水质好、流量大、常年不断流的山泉水!
' b, ^, ^4 x$ a8 g' M          在永乐镇党委书记冯宗学的带领下,我们走上了他们当年艰辛的寻水之路。
) q6 B! `, |5 `4 h% p/ `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外套,脚蹬双解放鞋,背包里装着煮鸡蛋、馒头和一壶白开水,手里拿着一把柴刀,便带着我们钻进了茂密的巴山林。0 ?. X5 [" P- t" N1 u% `6 s6 B
          冯宗学在永乐已经工作了15个年头,带领全镇干群已经解决了制约他们发展的交通困局,组织考虑将他调到条件稍好的地方工作,但他坚定地说:“不解决好永乐人民的饮水难题,我绝不离开这里!”据悉,在寻找水源的半年多里,他带领镇上领导班子和群众起早摸黑,常常在深山里一转就是一天,饿了就吃点干粮,天黑了就住在群众家里,多次遭遇毒蛇猛兽、雨雪侵袭。一次他摔下山坡,硬是在老乡家里躺了6天才能行走。
0 ?0 {0 O2 {0 s( B7 C           筑起“永乐之渠”. d' b2 F/ a* D
           水源找到了,然而要将25公里外的清泉水引到千家万户,又谈何容易!* D9 p- S1 T6 S# J  \+ r
            县委书记赵勇健、县长叶稳太多次深入永乐镇调研饮水状况。去年8月,他们带领水利局的相关人员赴省水利厅对该饮水工程进行汇报,同时水利局10多名勘测设计人员深入永乐镇顶着酷暑、爬山涉水、涉险攀岩、不顾生命危险,历尽艰辛,经过两个多月的勘测,作出了可行性方案。去年12月22日,省水利厅供水处处长马景国带着专家一行到永乐镇进行实地察看调研,他们认为,永乐镇引水工程项目“应该上,必须上,这里用水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今年3月20日,省水利厅下达了项目建设批复,永乐人民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饮水问题真正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z% ^( H' O& p4 {
           镇长李天国介绍说:“该工程总投资908.63万元,从毗邻的大池镇大巴山村天池寺土地坝引泉水至永乐镇境内,经隧洞输送至天池净水厂,经净化处理消毒后,通过配送水管网,逐级减压,输送至各村。建成后,可有效解决5个行政村5000多群众和500多学校师生的饮水困难。”8 M( y" s; R+ U& X
           于是,我们来到开凿饮水隧道的工地,工程技术人员常万富介绍,在他的施工生涯中,这个工程是最艰巨的,施工条件也是最恶劣的。大山里的交通不便,施工材料主要靠肩挑背扛,施工用水只能到几十公里外的河里去运。, n/ \) z; N3 V4 ?1 K8 u' f
             驻足山岗之上,我们与同行的干部、群众深情地回望着施工工地,在每个人心中,都畅想着在竣工后,永乐镇家家户户都饮用上甘甜山泉水的幸福场面………
3 O1 Y/ A/ O0 q  w& K- D
a
0 0
  @ME: 
发表于 2012-9-13 08: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猛一看还以为穿越到解放前了呢,原来还是在21世纪的汉中,都解放63年了,现状令人心痛啊
a
0 0
  @ME: 
发表于 2012-9-13 11: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中国农村真实的写照,农民真是太苦了,赶快给他门想一下办法
a
0 0
  @ME: 
发表于 2012-9-13 12: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那里是咯斯特地貌,溶洞多,可以发展旅游,而且是云上之镇,环境很好,城里人去那里玩,在那里消费的话,可以为当地带来一些收入,当地人可以开一些农家乐之类的,吸引城里人去玩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