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4484|回复: 0

[焦点] 两千年盐业专营终结 盐价会大涨吗?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6-5-9 13: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今天聊聊一件喜大普奔的事--两千年的食盐专营制度终结了。国务院5日发布中国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宣布改革食盐政府定价机制,放开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食盐价格放开后,是会出现上涨还是下降呢?老百姓还会买到平价盐吗?

两千年盐业专营史终结

最后一座计划经济“堡垒”--盐业专营--破除在即,国务院5日发布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称,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取消食盐准运证,允许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可开展跨区域经营。改革方案保留了专营,但是只是在批发环节。

自古以来,食盐由国家专营,如果从东周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食盐官营算起,食盐专营制度在中国存在了2700多年。国务院的这则也宣告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盐业专业史终结。

释放市场活力引入竞争被认为是此番盐业改革的重要亮点。此番改革将放开两个限制:1)食盐批发企业可自行采购食盐并开展跨区域经营;2)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可以自主品牌开展跨区域经营,实现产销一体或委托有批发资质的企业代理销售。可以预见,食盐生产企业之间、食盐批发企业之间、食盐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之间将形成有序竞争的市场格局。

盐业专营弊端知多少

从1996年5月食盐专营算起到2016年放开盐业市场,20年的盐业专营带来的弊端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行政性垄断:食盐生产性企业被完全排除在市场经济规则之外,食盐运销企业即各地的盐业公司则对市场形成垄断。

2.政企不分:由于盐业公司和盐务管理局通常是“两块牌子,同一套班子”,盐业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既负责食盐市场监管,又垄断盐产品销售,这种政企不分助长了食盐行业暴利,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无益。

3.资源利用水平低:专营体制下形成了流通环节过多、地区分割以及流向不合理的格局,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跨区域用盐”被罚将成历史

我们再给大家举一个案例,你就能体会到盐业专营弊端。

2014年河南新郑市一名餐馆老板因店铺搬迁,将在郑州市购买的食盐运至新乡市继续使用,被当地盐务管理局以跨区域用盐为由罚款200元。同年位于陕西西安市户县的某高校因本县精制食盐短缺,从西安市市区购回500袋食盐后,被户县盐务管理局开出了2000元的罚单。

好消息是,明年起省级以下食盐批发企业也可以在本省范围内开展经营,今后跨区域用盐就不会再受到处罚。

焦点

盐价会降吗?平价盐还有吗?

对于盐业改革,老百姓最关心的莫过于食盐价格的变动了。平价盐会闹盐荒吗?食盐价格会大涨吗?老百姓还能吃到放心盐吗?

●普通食盐价格可能出现下降

盐业改革后,食盐价格会出现怎样的走势呢?申万宏源的研究报告显示,预计放开后普通食盐的价格会由于各方抢占市场出现下降,但从长期来看,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食盐价格处于上涨的趋势。广发证券的报告也指出,制盐企业进入流通环节后,普通食盐价格有望下降。

●平价盐会闹盐荒吗

食盐价格放开会不会导致老百姓吃不起盐?广东省盐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冯启明表示,改革后,平价盐绝对会有,因为需求侧会影响供给侧,而且还会有更低价的食盐出现。食盐过去是由国家定价,有平均效应,把高的往低拉,把低的往高拉,不同成本的食盐价格相差很小。目前,国内的盐从成本上看,成本最高的是湖盐,其次是海盐,再次是井盐和矿盐。

●还能放心吃盐吗?

近年来,偶见毒盐流入市场的新闻让不少老百姓焦虑,改革后会否带来工业盐冲击食盐呢?方案强调了改革以确保食盐质量安全和供应安全为核心,同时要求各省(区、市)根据本地食盐供需情况建立政府食盐储备,储备量不得低于本省(区、市)1个月食盐消费量。枕头君认为放开盐业经营以后,相关部门应有周到的制度安排与具体的保障措施。

影响

盐业公司不转型没有出路

食盐暴利争议已久,2010年10月,国内28家盐业生产企业联合上书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希望改变不合理利润分成。据当时公开报道,盐业公司的利润大体是生产企业利润的10倍左右。

目前,我国食盐由中国盐业总公司以及其旗下的各级盐业公司专营,多年以来中盐公司一直被人诟病行政性垄断并推高了盐价。审计部门发现,食盐在流通中被各级盐业公司层层加价,造成流通环节价格和零售价格偏高。目前市场上400克装的食盐售价在2.5元左右,而按照上述人士说法,每袋食盐的成本仅仅为0.5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中盐总公司面临一边暴利一边亏损的困境。

方正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取消盐业专营食盐参与者对产业链的整合,优势企业将率先完成全产业链经营,类似美国莫顿等综合性、创新型食盐企业将胜出,盐业公司再不转型升级将没有出路。



  • 小野丽莎 (专栏作家)
    千说万说,纸包不住火。要么是施工失误,要么是规划出错。不管哪一项,损失都相当巨大。这50米路面不知道会折腾进去多少钱?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们就知道铺好的路面又破拆,不管怎么说来回折腾,财力、人力都会浪费不少,对于这样行为,令人气愤,纳税人的钱不能被这么糟蹋。
    1212

  • 小野丽莎 (专栏作家)
    1212

  • 小野丽莎 (专栏作家)
    1212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