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2000|回复: 0

[焦点] 陕西省省长在两会上谈了这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6-3-8 12: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7日上午,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陕西代表团举行团组开放日,娄勤俭、王树国、上官吉庆、梁宏贤、方玮峰、赵季平、黄晓平和徐群贤8位代表接受境内外媒体集中采访。陕西代表团全团会议室被来自境内外70多家媒体的100多名记者挤得满满当当。

谈增长:

经济增长目标8%  信心来自产业结构调整

对于陕西省经济增长问题,凤凰卫视记者提问,陕西2016年经济预期增长8%左右,自信心何来?有哪些确保实现目标的“独门秘籍”?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回答说,陕西是能源大省,油气当量7000万吨,煤炭储量5亿吨,能源价格变化对经济增速影响较大。2015年我省保持了8%的较快增速,说明陕西经济发展的上升趋势没有改变。

他说,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及早应对市场变化,陕西一直没有以煤炭开采量的增长来支持经济发展,而是注重煤炭向电能转化、向化工产品转化,有力应对了煤炭价格下跌的影响;主要得益于我们“十二五”之初就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这方面我们发挥科技优势,引进了包括韩国三星在内的一批国际知名企业,支持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陕重汽天然气重卡、“新舟700”和“大运”飞机等抢占市场前沿的产品在陕研发制造,对陕西工业产品扩大外销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机会,也带动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娄勤俭说,我们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吞吐量的增加大力发展航空服务业,借助“互联网+”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推动西电、陕鼓、秦川等大型企业从卖产品到卖服务,这些都增加了陕西发展的新动能,成为陕西经济发展逆势上行的有力支撑。

话科研:

着眼社会需求   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陕西拥有众多高校,如何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是许多记者关心的问题。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表示,产学研“两张皮”是一个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在很多企业的科研走在了大学和研究所前面,倒逼大学和研究所要主动打破围墙、冲出象牙塔,和社会的要素进行联系。

他说,陕西省组建中国西部科学创新港,就是要打造一个大学和社会密切相关共同发展、着眼于需求牵引技术驱动的良性互动平台。21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脉动加速超乎寻常的时期,出现了很多颠覆性的技术,特点就是符合人们对物质的个性化需求,这将会淘汰一大批传统产业,同时产生一批新兴产业。

“供给方要主动适应这种发展趋势,运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手段,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品质个性化需求。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信息化将是21世纪发展的趋势,陕西有足够的人力和科技资源,唯一需要突破的是和社会需求的结合,我省将会建立一套和社会需求密切相关的新机制,按照需求牵引技术驱动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和科技研究。”王树国说。

说教育:

今年秋季  陕西将全面实施13年免费教育

中国教育电视台对陕西省将实行13年免费教育表示了极大兴趣。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省长娄勤俭说,教育是改变落后面貌、创造发展未来的重要保障,也是最大的民生,陕西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发展教育的投入一直保持在4%的强度。

他说,今年秋季起,陕西将全面实施13年免费教育,我再次重申,这点一定要办到。省政府已经决定,在高中原有每年800元生均经费的基础上,再每人增加1600元用于免除学费。为此财政投入每年大约增加13亿左右,这也是陕西落实“两个80%”用于民生庄严承诺的重要体现。

讲开放:

通过“一带一路”  更好“走出去”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在外需比较低的大趋势下,陕西作为内陆省份,企业如何‘走出去’、走得稳、走得漂亮,让品牌在海外得到更多认可?”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黄晓平说,面对结构性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我们企业必须“走出去”,才能逐步发展成为和国际接轨的大型企业。

黄晓平说,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后,陕西借助政策优势,注重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走出去”,陕西有色集团和塔吉克斯坦建立了铅锌矿、在印度尼西亚合作建立工业园,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装备技术。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省长娄勤俭补充说,“一带一路”的起点在西安,加之陕西是科教强省,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省内企业依托优势走出国门寻求发展,同时也有很多中亚国家选派留学生来西安学习能源化工方面的知识。陕西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来推动对外经贸发展,2015年陕西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增长12.8%,在全国排第五位。

聊文化:

扎根陕西的   艺术家群体很宝贵

香港文汇报记者询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文联主席赵季平,在继承传统文化、重建文化自信方面有什么样的建议。

赵季平说,对于文化的自信,陕西处处都有。

“陕西是文化的宝地,有丰厚的文化资源,更难能可贵的是有着群体性、接地气的艺术家团体。这些艺术家甘于寂寞,没有浮躁,扎根生活,有着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这是流淌在生活中的文化瑰宝。”他说,“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陕西文艺界创作了‘大秦岭’交响音画八个乐章,其中有很多传统文化的影子和状态,将在今年五六月份到全国巡演,希望大家关注。”(西安晚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