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何挺颖生平思想学术研讨会在汉中市陕西理工学院举行。来自西华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井冈山大学、井冈山党史研究室、汉中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党史研究室、南郑县委、县政府,陕西理工学院等何挺颖求学、革命、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代表和党史研究专家学者60余人及何挺颖亲属代表出席了研讨会。我国著名党史专家、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教授为本次研讨会发来贺信。
何挺颖生平思想学术研讨会在汉中举办
何挺颖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者之一,是红军初创时期政治工作的元戎,是毛泽东、朱德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研讨会开幕式由陕西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刘保民教授主持。陕西理工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何宁教授代表学校对与会各界代表表示了诚挚的欢迎。他表示,作为一所坐落在何挺颖烈士故乡的地方性院校,学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开展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服务的使命。学院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何挺颖烈士生平思想研究及相关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并努力为社会各界人士和各位专家、学者提供服务与便利。 陕西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谯伟宣读了党史专家、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教授给本次研讨会发来的贺信。贺信回顾了何挺颖光辉的革命战斗生涯,高度评介了何挺颖烈士生平思想及其对中国革命的杰出贡献。中共南郑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贾连友,汉中市委宣传部调研员谢映荣,何挺颖烈士亲属代表何俐先后致辞,代表何挺颖烈士的故乡和亲属回顾了何挺颖烈士的生平事迹,深切缅怀了何挺颖烈士光辉灿烂的一生和对中国革命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当天上午,与会专家学者与各界代表前往南郑县何家湾村参加了何挺颖烈士故居的揭牌仪式。南郑县文旅副局长岳宝新介绍了故居维修情况,何挺颖亲属、上海大学代表、井冈山代表、汉中市委宣传部领导、南郑县委领导、陕西理工学院领导等各方代表共同为故居揭牌。随后,与会专家学者和各界代表赴何挺颖烈士纪念碑广场举行了默哀仪式,向烈士敬献了花篮,参观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当天下午,与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进行了大会主题发言和交流。上海大学历史系主任陈勇教授和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梁中效教授分别主持了大会主题发言和活动。上海大学博物馆曹默研究员、井冈山大学常胜教授、西华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健教授、汉中市委党史办主任王燕研究员、汉中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张胜副教授、南郑县委党史研究室干部袁浩研究员、陕西理工学院思政部冯明放教授、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温艳教授、井冈山党史办刘晓农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先后以“上海大学与何挺颖”、“何挺颖在三湾改编中的历史贡献”、“陕南苏区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贡献”、“以天下为己任——何挺颖革命精神之精华”、“何挺颖革命历程及原动力”、“何挺颖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革命精神”等为主题,深入探析了何挺颖革命历程、政治思想、革命精神和对红色文化的保护、研究、开发与传承等内容。与会专家学者还对何挺颖烈士的生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期间,西华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健与陕西理工学院院长何宁分别代表两校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共同促进川陕革命根据地研究,开展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研究、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等达成了合作意向。 近些年来,作为何挺颖烈士的故乡,汉中市委、市政府、南郑县委、县政府在宣传何挺颖烈士光辉灿烂的一生中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1981年,投资修缮了何挺颖烈士故居,兴建了何挺颖纪念碑,铸就了何挺颖像。何挺颖烈士纪念碑被列为汉中市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何挺颖故居被列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为进一步加大对何挺颖烈士的宣传力度,弘扬何挺颖同志为党为中国革命事业的献身精神,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高尚的政治风度、宽广的无产阶级胸怀和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陕西理工学院、中共汉中市委宣传部、中共南郑县委、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主办特举办了此次何挺颖生平思想学术研讨会,并由陕西理工学院具体承办。 【延伸阅读】 何挺颖同志是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城关镇(原周家坪)何家湾村人。1905年5月11日出生,1925年为了探索革命真理离开汉中,考取了上海大同大学数学系,五卅运动后转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在此期间,何挺颖师承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翟秋白,接受进步思想熏陶,广泛接触马克思主义,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受党指派参加北伐战争,在北伐军李品仙部担任团指挥。1927年初按照党组织的指示,进入国民党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民产军事,尔后分配在国民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简称武汉警卫团)担任干部连指导员,协助团长卢德铭负责国民政府的警卫任务。大革命失败之后,7月奉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参加南昌起义,所在部队在九江登陆时,因张发奎阻挠延误了时间,未能赶上南昌起义,后在江西修水休整待命。1927年9月奉命随部队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连党代表。在攻打中心城市失利后,力排众议,极力支持毛泽东率部“向农村地区转移”。在著名的“三湾改编”中,毛泽东吸纳了何挺颖的建议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实现了“党管武装、政治建军”宏愿,闪耀着何挺颖的智慧之光。“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将工农革命军“缩师为团”,何挺颖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党代表,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工农革命军的主要领导。10月3日在工农革命军抵达宁冈古城,何挺颖参加了“古城会议”。10月7日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率部到达宁冈茅坪,开始了伟大的井冈山斗争。 何挺颖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者之一,是红军初创时期政治工作的元戎,是毛泽东、朱德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何挺颖先后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党代表、工农革命师委书记、红四军第十一师党代表(毛泽东代师长)兼三十一团党代表、二十八团党代表(林彪为团长),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巩固、发展付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说:1928年“三月中旬前委因湘南特委的要求而取消,改组为师委(何挺颖为书记)”。这时,毛泽东是师长,何挺颖是师委书记。1928年8月底,何挺颖指挥了举世闻名的黄洋界保卫战,首创了红军“以少胜多”的成功战例。1929年1月,何挺颖随毛泽东、朱德率红军主力转战南闽西,以击破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的第三次“会剿”。期间,何挺颖在大余战斗中英勇负伤,1月26日在转移途中壮烈牺牲。 何挺颖的一生短暂而辉煌,事迹可圈可点。毛泽东、朱德等得知何挺颖牺牲的消息后,深表哀悼。建国后,毛泽东还多次过问何挺颖的家人情况,给予了极大的关怀。1965年,毛泽东主席重上井冈山,曾回忆起何挺颖的光辉事迹,高度评价了何挺颖的一生。(陕西传媒网 记者宋志明 实习生 郭 弛 贺佳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