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2015年中国十大经济事件为您梳理中国这一年的经济脉络。最惊险的杠杆牛市:2015年的中国股市坐上了惊险而刺激的过山车,2015年6月 15日,上证指数最高触及5178.19点后,随即掉头向下,并引发融资崩盘。2015年中国十大经济事件为您梳理中国这一年的经济脉络。
12月15日,央视财经频道与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组委会,联合向全国150位经济学者发出2015年度“中国十大经济事件”调查问卷,截至 12月25日共成功回收问卷103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些经济学家眼中,2015年的哪些经济大事改变着中国?又怎样影响你我的生活... (排名不分先后)
1、中国十大经济事件:十三五规划建议出台
2015年中国十大经济事件
上榜理由:“十三五”规划建议发布,确定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方向。
2015年的10月26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三五”规划是这次会议讨论的核心议题,勾画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于十三五,建议明确,总的目标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后五年,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GDP和居民人均收入,都要比2010年翻一番。根据测算,要实现这个目标,“十三五”期间的GDP增速底线就是6.5%。
2、中国经济大事:习近平多次出访,开启经济外交黄金年
上榜理由:中国行动稳定世界经济发展,开启经济外交黄金时代。
2015年习近平主席用42天时间,8次踏出国门跨越赤道南北,出访亚欧美非四大洲10个国家,参加9次国际会议,是就任国家主席以来出访次数最多的一年。以4月首访巴基斯坦为起点,穿梭访问美英大国、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等双、多边外交行动交织。不少国外舆论认为,中国外交在乱象丛生的国际形势中迎难而上,不仅令人印象深刻,更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3、中国十大经济事件:亚投行成立
上榜理由:中国推动建设国际经济治理新体系。
在历经800多天的高效筹建后,亚投行终于从倡议变为现实,接下来我们就以时间为轴,回顾一下亚投行筹建的整个过程。
事件一: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2014年10月24日,21个亚投行意向创世成员国在北京签署了《筹建亚投行备忘录》,标志着亚投行的筹建正式步入正轨。
事件二:签署《亚投行备忘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为亚投行提供了法律依据,明确了亚投行的宗旨、股本及投票权、业务运营、决策机制等核心要素。按照《协定》计算,中国以占股30.34%,总投票权26.06%成为第一大股东和投票权国。
事件三:亚投行正式成立。2015年12月25日,1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批准《亚投行协定》并提交批准书,股份总和占比达到50.1%,《协定》达到生效条件,亚投行正式成立。
4、中国十大经济事件:2015夏季股市危机
上榜理由:四个月内A股总市值下降35%,个人投资者人均损失约6万。
今年A股市场跌宕起伏,投资者在半年内见证了疯狂的杠杆牛市和闪电熊市,想买的时候买不着,想卖的时候卖不掉,各种纪录频频刷新,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下今年中国股市的“七宗最”。
最惊险的杠杆牛市:2015年的中国股市坐上了惊险而刺激的过山车,2015年6月15日,上证指数最高触及5178.19点后,随即掉头向下,并引发融资崩盘。下跌以多米诺骨牌式的反应上演:先是机构主动降杠杆,随后前期大涨的个股开始暴跌,导致高比例配资账户开始爆仓,配资平台为自保开始强制平仓,使得更多的股票暴跌,最后甚至连非配资账户也开始抛售股票。千股跌停,反复出现。沪指一度跌至2850点。强平,成为这个夏季A股留给中国股民的惨痛记忆。
最咋舌的万亿成交量:杠杆不仅让2015年股市坐上了过山车,成交量也创出全球之最。2015年4月20日,中国A股出现里程碑式的巨量成交,两市合计成交达到18025亿,其中沪指成交历史性地超过10000亿;上交所收盘后发布公告称当日沪市成交金额为11476亿元,深交所成交6550亿元。当时沪市单边成交超万亿后爆表,交易所只得更新停滞。中国所有的行情软件最初设计成交量上限是1万亿,结果当天,所有的软件都停留在10000亿这个数字!其后,沪市有14个交易日当日成交超万亿!深市有6个交易日超万亿!
最离奇的千股千停:2015年6月19日到9 月14日,短短3个月不到的时间,A股经历了16次千股跌停,其中2000股以上跌停三次,差不多平均每4个交易日就要碰到一次千股跌停,如此高密度的个股杀跌,举世罕见。在千股跌停后中国的股市还创造了一个A股历史上最让人无语的记录:千股停牌躲股灾。7月8日晚间,沪深两市共有超过1200只股票停牌,停牌股票数量占比超过40%。当时A股股民最流行的打招呼方式都是:“你的股票今天停牌了吗?”
最癫狂的暴风科技:暴风科技自2015年3月 24日登陆A股市场以来,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只业绩水平很一般的科技股创出了连续29个“一字”涨停板的纪录。这是A股有史以来,新股上市涨停持续时间最长的上市公司。不足3个月时间,较发行价7.14元暴涨逾42倍。这种近乎癫狂的涨势,犹如一把火,助涨了中概股回归的躁动情绪。已经有超过30家中概股游子开始谋划返乡。
最凶猛的“野蛮人” :宝能系和万科管理层上演的股权争夺战,成为年末资本市场的压轴戏。万科这家市值千亿的公司处于风口,15个交易日上涨70%,一方是人称“企业家教父” 的王石,另一方是籍籍无名的姚振华,宝能系携巨资一举收购了万科23.52%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进而窥视万科的控制权,12月18日下午,万科宣布股票停牌,双方斗争进入白热化程度。宝万之争让门口的野蛮人称为绝对热词。遭险资围猎的上市公司,万科不是第一家。过去两年,安邦系、前海系、国华系、复星系、明天系、阳光系、生命系等各路保险系资本,分兵出击,跑马圈地,也许野蛮人并不野蛮,他们或将带来价值投资之风,股价被低估、股权分散且拥有核心资产的公司被不断挖掘,成为资本市场眼中潜在被举牌的标的。
最受关注的大象起舞:2015年6月8日,南北车完成合并,并以中国中车的名义复牌,央企合并同类项式的重组受到市场广泛关注。国企改革使得一批大象股焕发了新的生机。ST超日重组更名协鑫集成后恢复上市,股价从停牌前的1.91元飙升至最高点19.4元;长航凤凰停牌两年,被借壳后复牌涨逾7倍。概念板块中的国资改革板块今年平均上涨接近六成。中远与中海、中外运与招商局、五矿与中冶等相关大型国企展开的相关重组动作也获得市场资金的跟进。9月13日,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新一轮国企重组并购大潮就此进一步展开。
最期待的注册制来了:注册制从年初说了一年,临近年关,终于有了实质进展。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近日,该决定(草案)正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如果草案通过,自2016年3月1日起的两年内,注册制将会启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