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汉中和南郑的关系 终于分清了明清时期,汉中府和南郑县同驻今汉中市区,南郑县就是汉中府“首县”。汉中府衙驻今汉台区委,中山街被称作“府街”。南郑县衙驻今汉中市委,民主街被称作“县街”。
( ~: ^. E H+ i* P* y. ?7 t+ t( b. j0 C3 a
府县同治的情况在当时全国其他地方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例如西安府和长安县同治今天的西安市区,兴安府和安康县同治今天的安康市区。人们把府县同治的县城称作“倚郭”,常常用他的高层政区府名直接替代。“汉中府”从广义上讲,代表所辖的包括南郑、褒城、城固、沔县等十二县的区域,狭义上也可将汉中府城所在地的“聚邑”称作“汉中府”。& d1 s" v. c0 P" g: ~
汉中和南郑的关系
& T* K; m, Y. O 1912年民国成立以后,废府存县,原来的“府”就不复存在了,“倚郭”的县城直接以县名称之。于是乎在民国时期特别是民国初期(北洋时期)的地图上,广州被标注为“番禺”,兰州被标注为“皋兰”,杭州被标注为“杭县”,西安被标注为“长安”,当然汉中也就被标注为“南郑”了。这就是有的网友说“汉中有时叫汉中,有时叫南郑”的缘故。$ c( S+ a! G: I) @9 z
/ |4 }3 u/ P1 I* K M; |
后来“南郑”为什么又发生“迁移”了呢?. T- d) s/ v5 h& u3 E* ]! [
% i% B5 C7 f9 r' `
这和解放初期的“切块设市”体制有关。现代“市制”来源于西方。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所设的“市”基本都是“适域市”,即将原来建成区较大、工商业发达、人口聚集较多的县城和市镇从其“母县”中析置出来单设为“市”,原来的“母县”另择县城,这就叫“切块设市”。 U8 J6 N% N* P& v$ s
/ E: @8 U/ g! Z& _) U
1949年12月8日,南郑解放,当时的陕南行署即将原南郑县城郭及其附近区域析出置’’“南郑市”,地域大致相当于今天铁路以南、汉江以北、七里以西、沙沿子以东的地区。南郑县成就被迫迁往十八里铺(今铺镇),市县同名。1954年南郑市改为“汉中市”,1958年南郑县被撤销,其区域并入汉中市。1961年市县分置,南郑县重设,汉中市和南郑县以汉江重新划界。这样,1958年以前的县城铺镇就被划入汉中市了。于是,南郑县城就再次发生迁移,迁往今天的所在地——周家坪。 (来源: 话汉中)! m% R- Q% N1 t. T2 j4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