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不锻炼,猛跑三千米,第二天腿酸的没法走路,要不要继续锻炼?在锻炼时大腿隐隐作痛,还要不要继续大幅度运动?在运动时,身体的一些感觉,都是在提醒我们该做适度调整了。 ) o# Q% g( s- m0 f3 a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副研究员丁丽玲表示,记住以下三个标准,利于指导自己下一步应该如何锻炼。 6 Y. ?) `5 Y8 U8 t# X- Z/ L
! t" _3 v/ g2 o( p# v& B 1、酸加锻炼后,如果身体有酸胀的感觉,提示你应该适当增加下一次锻炼的强度和频次。 * G* \+ ?, Z0 [* p! e) Z' N
酸胀其实是乳酸在作怪。乳酸是运动过程中,肌肉代谢的中间产物。乳酸在肌肉中积累起来,身体就会产生酸胀感。很多人往往因为这种感觉而放弃锻炼,其实是不对的,这时候加一点运动量,恰恰可以有效促进乳酸的分解,是利于身体恢复的。
运动三标准:酸加、疼减、麻不练
2、疼减锻炼时或者锻炼后,身体某一部位如果产生疼痛感,这时要减少练习的次数,或减小动作的幅度,以免加剧疼痛。 : h7 L% q9 g' r n. S K2 V3 n! U$ g
这种疼痛不是乳酸积聚造成的酸胀痛,而是身体细小的肌肉纤维或韧带出现轻微损伤导致的疼痛。这时候适当调节,会很快恢复,如果越疼越练,就会造成大块肌肉或整条韧带的损伤。 7 e( N- a) z' m
3、麻不练如果锻炼后,身体某一部位有发麻的感觉,这时候就要休息了。
0 ^8 F2 k5 _" @" u- t“麻”是身体发出的最后保护信号,是在告诉我们,发麻的部位已经丧失了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再练下去,就容易产生伤病。 ; L8 F6 l7 C' Y% Y' L' R% Z& Y7 a
微微出汗和“酸加、疼减、麻不练”只是“小劳适度”的一个方面,要达到“形要小劳,练养相兼”的锻炼效果,还需要“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生命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