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457|回复: 2

[户外运动] 网传男童游完泳1小时后床上“溺亡” 真这样吗?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5-7-13 08: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炎炎夏日,到游泳池戏水成了孩子们的一大乐趣。可是网络上一篇《男童游完泳1小时后床上“溺亡”!家长不得不警惕的“干性溺水”》的报道可吓坏了众多爸爸妈妈,到底有没有这么可怕,真相是什么?华商报记者联系专家帮您分析。
5 }6 D2 [' {8 Q/ ^; V
4 `  T( a: b1 {* ?. k  网传男童游完泳1小时后床上“溺亡”$ z- n' F; a4 K9 s7 I) e6 k

5 r! k2 C% U7 c4 e  这篇报道说,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一位10岁小男孩,和妈妈一起在泳池玩了一天,回家后小男孩洗了个澡,之后说很困,就睡起了午觉。谁知1小时后,小男孩完全变了样。于是开始一遍遍的叫小男孩的名字,可是小男孩没有了任何反应。他的脸上被好似海绵一样的白色泡沫覆盖,在床上就这样溺死了。: I+ k' h0 J% t) y

$ v" F4 i8 {4 _: P5 U9 D  文中另外一个例子是,一位孩子不慎跌入水中,被妈妈救起来回家后,体温一直在升高,并且开始昏睡。妈妈把他带到医院后才知道,他掉入游泳池时,呛入了一些水,这些水在他上岸之后依旧停留在肺中。X光显示他经历了干性溺水,如果不立即救治会致命,幸运的是,他的妈妈及时做出了反应。这种溺水很罕见,只吸入6大汤匙的水可能就会出现。救治的关键在于了解并认识这种情况的症状:行为异常、疲劳、嗜睡、咳嗽、呼吸急促及脸色苍白。6 [1 k- U. p. R, d. o
5 X9 Y* ?! m: ]
  文中解释这种现象是“干性溺水”:由于吸入液体的刺激导致喉头部位产生痉挛,结果声门关闭,为防止肺部进水而出现窒息,导致活体进入缺氧状态。也就是说,吸入的水进入气管,为了不让肺部进水,嗓子眼就关闭了,于是导致无法呼吸。症状刚开始出现时,无呼吸状态会持续8-10分钟左右,在此期间若采取恰当的措施,那么近90%的人都可以恢复,相反,如果超过最佳抢救时间的话,预后就会恶化。
$ b% C7 x6 d; W- |% [% U
5 e. t1 z% P& m9 B; N$ ]9 A7 O  属于“二次淹溺” 临床中很少发生% U% u# |+ _; Z) |& k; Y
; M5 l/ R, F2 g% Y6 H* h- c
  该文迅速在网络及朋友圈被转发,甚至有年轻妈妈担心,孩子呛奶会不会导致这样的致命危险。
; t' g1 U2 Z' s  L+ ^; v; u0 Y% K
  7月10日上午,记者联系到网络知名急救科普博主“急诊夜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王西富,他同时也是美国心脏协会急救培训导师。
( c% K4 p9 ~) U! N" X- h1 M2 }! ~2 J1 \! P4 |1 [
  “大部分干性淹溺,如果上岸时清醒、呼吸功能良好或者上岸后很快苏醒,呼吸恢复,则预后良好。文中提到的现象准确来说属于‘二次淹溺’,在临床中很少发生,游泳时自主状态下瞬间的呛水不会发生二次淹溺,不需要恐慌。”王西富表示,游泳时好好的,没有失去自主性的挣扎和呛水过程,是不会发生呼吸衰竭的。有关信息一定要清晰阐述,才不容易导致普通公众的恐慌。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5-7-13 08: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西富介绍,溺水是指被水淹没导致原发性呼吸系统损伤的过程。其主要致死机制是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中毒。不同的溺水者呼吸道吸入的水量明显不同。临床上根据溺水者是否有液体进入肺内而分为干性淹溺和湿性淹溺。
: O* X5 v  {; b0 X1 ?; a9 B4 `
5 Y; F" _) x# C/ A& d  其中干性淹溺是指喉头痉挛,呼吸道梗阻,造成窒息死亡。当喉头痉挛时,可引起心脏反射性地停搏,也可因窒息、心肌缺氧而致心脏停搏。此类患者肺内无水或仅有少量水。大部分溺水者属于这种情况。
% [3 t: z3 y1 L) @' T
) B8 v' Z6 r0 B9 z: H1 W  湿性淹溺是指人淹没于水中,本能地引起反应性屏气,避免水进入呼吸道。由于缺氧,不能坚持屏气而被迫深呼吸,从而使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7 |! ^* `  W1 x( F. e, o3 X
5 M. Z- Y. i9 p
  被救后看上去清醒的溺水者仍应送医观察
% \3 _& l9 I' z% L
8 X: ^4 s3 Y7 o- ]$ ]+ t3 B! R  “也有极个别情况会发生。”王西富提到,有少量患者,在被施救上岸后,肺内仅仅吸入少量水的情况下,表面看来其早期意识状态、呼吸、氧合、循环均无明显异常,却在随后的数小时甚至72小时后发生严重呼吸窘迫甚至危及生命,被称为“二次淹溺”,也就是上面报道中所提到的现象,其实质为溺水后持续的病理变化过程。目前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水进入肺内破坏肺表面活性物质有关。
7 C' W2 |& x1 y$ m
% b0 b3 Y9 b5 P' r2 e* C: t' C; I  因而,他提醒,由于现场医疗监测条件不充分,即使被救上来后看起来清醒的溺水者,仍需要急诊室观察,一为进一步准确评估溺水的危害,二则为可能出现的病情进展和恶化。
. k& c5 I" b& e) @( B0 V, d3 @3 W9 M/ q! p- F2 t. O) ]
  他认为,报道中对事件的解读和评述是错误的,混淆了干性淹溺和二次淹溺的概念,容易引起公众恐慌。但不管任何原因,不管是否在泳池下水。当儿童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喘鸣、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甚至昏睡时,都应即刻送医。因为很多疾病可以出现以上表现,而这些症状并非二次淹溺所独有的。
( d% K  I) H% A  b) |# k/ d$ i8 R+ _; C
  溺水后应如何施救
4 X* Z* k( {& C1 _. S, ]
. d- H" Z- N2 k1 \9 x  j  王西富还介绍了溺水后不同状态下的不同施救措施。
: w9 w& w( B1 L
2 _& u+ G7 M0 h- _9 @3 N6 c  1. 清醒,有呼吸有脉搏:呼叫120,陪伴,保暖,等待救援人员或送医院观察。(干性淹溺,肺内无水或少量水)/ l/ o5 O$ N6 q  v, D- `! o: F8 @
5 S. k3 I2 b! h  G3 A, o) H
  2 .昏迷(呼叫无反应),有呼吸有脉搏:呼叫120,清理口鼻异物,稳定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密切观察呼吸脉搏情况,必要时心肺复苏。(溺水时间短,干性淹溺,肺内无水或少量水)
2 {9 p. n- [1 k. A8 V6 D
, n) k$ i6 o. Q, f0 `  3. 昏迷,无呼吸有脉搏:类似“假死”状态,患者可能喉痉挛,无呼吸,脉搏微弱濒临停止,此时仅仅给予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脉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强。恢复呼吸后,可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溺水时间短,大多为干性淹溺,肺内无水或少量水。少数为湿性淹溺)
1 N+ v) u2 _" w4 \# j* m' A/ S
* t8 R' W2 O% a) i  4. 昏迷,无呼吸无脉搏(心脏骤停):即刻清理口鼻异物,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按压(Compression),即采用传统的A-B-C心肺复苏急救顺序。切记同时呼叫120,并持续复苏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溺水时间长,部分为湿性淹溺,部分为干性淹溺)。(华商报  记者 杜鹃)3 c0 ~0 f4 a0 e$ b' [
发表于 2015-7-13 16:03: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干性溺水这一说?我读土少,别哄我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