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楼主 |
发表于 2015-4-3 20: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节变得更加绿色、环保5 v7 k: O9 W7 g" t6 |& @1 C3 M
3 O; t; ]3 R% C" O2 ] 近年来,鲜花祭祀、网上祭扫、踏青遥祭等绿色祭祀方式被广泛推广,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接受和认可。4月2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内许多鲜花店,和以往花团锦簇相比,近日花店非常素雅,主要以包装好的黄色、白色菊花为主。
: V. r4 _* a$ J, s5 K- T6 r $ y9 |; M `/ J1 K9 o
据了解,清明节期间,许多祭扫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门户网站和地方网站也纷纷开辟专区……网上祭扫渐成风气。网上祭扫突破时空阻隔,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缅怀祭扫,为逝去的挚爱亲友建立一方属于他们自己的网络墓地。
6 m: f8 g+ E }# Z* I
鲜花祭祀
. L6 K) u# G2 ?# `+ t “要改变清明传统祭扫烟火缭绕的种种陋习,就要倡导绿色祭扫新风尚。能以这样环保文明的方式缅怀亲人,才更符合清雅深沉的节日精神。”我市民政局负责殡葬方面的工作人员田济汉说。要利用清明节人流量大的有利时机,发挥清明节“传递亲情,传承文化”的功能,宣传清明节的历史文化内涵,宣传殡葬改革在节约土地、建设良好社会风尚方面的重要作用。: {+ {% _& Z: F9 P/ g. Z6 W
, p" J* a) B) Z' D+ N, d “国家现在也出台了一些殡葬惠民政策措施,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基本殡葬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殡葬改革。但殡葬改革光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田济汉告诉记者。6 R, M/ G& r+ O; K6 H' S
* W. Z+ y X$ v' I/ k: u" r$ F4 h* Z 对于推动殡葬改革,市民也有话说:市民钟先生认为,清明时节对逝者的祭奠,归根到底是一种精神需要,是一种精神活动,而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都只是外在的手段。
+ L5 u- `/ e8 Z - q" A; g: P: W* A- u0 H- B
西乡县北山公墓所长刘成卫说:“观念的改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文明祭祀是大势所趋。”
' c' h# [3 k5 e$ J! c- X; ^# a 9 u6 ~' I+ Q7 N5 q3 M' E
市民邹婷说:“丧葬也是一种文化,发展过程中要摒弃那种黄泉土葬等落后习俗,素葬、花葬、抛撒骨灰等文明的祭祀方式应该被推广,人主要是活在心里。”; E. c6 z, x5 e
\8 w. h, O# ~, }+ f+ N- b' F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些新生的祭奠方式正在不断丰富发展着清明文化的表达方式。* i% _2 ^0 ]% g. ?4 C5 T+ f3 A# K0 S
: i8 ?2 M: u" o* i4 w( c 链接:
6 \; t" O! H. ^# z9 O; P' m ( `. d D7 n; ?* e2 Q& n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一般在每年公历4月4或5或6日。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开始,清明节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对公众而言,无论是祭扫还是踏青,都有了更加充裕的时间保障。清明文化也由此得到了更多百姓的关注。(记者 朱媛媛 )' q* E3 L7 }, X( W& _: C2 U
; a- l4 v( Q1 x2 u+ g+ r1 c 相关内容:汉中清明上坟有讲究 祭扫顺序你知道吗http://0916001.com/thread-21138-1-1.html' h) f. `; H5 v* @& E, U8 e1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