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2758|回复: 0

[爆料] 西乡发现皇帝聘用一粮户为酒会贵宾的“执照”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2-8-24 11: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西乡县在进行可移动文物普查时,在档案馆发现一份清宣统三年的“执照”。令人惊奇的是,该执照竟是皇帝颁发给西乡县一粮户,聘请他为西乡县乡饮酒礼的“僎宾”,类似于县政府主持召开的酒会贵宾。  “乡饮酒礼”与会人员要皇帝审批
# r/ Q, p: Z" Q) D+ W  西乡县文物旅游局有关人员介绍,8月份,他们在文物普查时,在县档案馆发现了这个“执照”,执照四周为龙纹图案,内容记录了清政府颁发给西乡县丰富里(“里”是清时划分的征税片区,西乡时有18个里,“丰富里”主要包括城四门、私渡、两河口、沈家坪等地)粮户范成永的,认定他为乡饮酒礼的“僎宾”之事,也就是聘请范成永为县政府酒会的贵宾。
) `( b- o5 B# S9 g# G# C( R  那么,什么是“僎宾”呢?这得从古老的乡饮酒礼说起。乡饮酒礼又叫乡饮酒,最初就是乡人凑在一起喝酒,后经历代政府提倡并完善,逐步成为古代社会行教化的官办酒会,通过这种酒会将“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臣忠子孝、兄友弟恭”的儒家礼教精神灌输到社会之基层。. F+ t, s* Q% H$ i9 \3 W
  清末的乡饮酒礼,于每年正月十五与十月初一各举行一次,由各府、州、县正印官主持,在儒学明伦堂举行。乡饮宾之人选由当地学官考察,并出具“宾约”,报知县(或知州、知府)复核。复核通过后还要逐级上报,由藩台转呈巡抚,由抚院咨送吏部,由吏部呈皇帝批准。被皇帝批准为“乡饮宾”的人,朝廷都要赏给顶戴品级,地方政府还要赠送匾额以示祝贺。乡饮酒礼至民国初年废止。# ^8 i2 ?( [6 K
  粮户缘何能成为贵宾?
6 F' ]( ^0 |. x# L0 R5 E  据了解,清末参加乡饮酒礼的嘉宾统称乡饮宾,乡饮宾分为乡饮大宾、乡饮僎宾、乡饮介宾、乡饮众宾,诸宾皆本籍致仕官员或年高德劭、望重乡里者充之。其中,以乡饮大宾为尊,名额一人;乡饮僎宾次之,名额一人;乡饮介宾又次之,名额数人;乡饮众宾更次之,名额多人。
! s$ K& Z# |  ]0 K$ |$ e  根据“执照”反映,僎宾的选拔确认是不能由本地政府认定的,执照中写道:“特邀靖边县学调署西乡县儒学正堂”,还要有推荐人:“管学员张步洲等以齿德俱优等情举报”等,文告中推荐人、参与选拔、收到执照的人都要在自己的名字上朱笔画押,选拔程序十分严谨,由此可见朝廷对“僎宾”的选拔十分重视。6 s/ O/ y) W* L- \* ?/ ?
  范成永是个什么样的人和秉性呢?执照中则给出了答案:现年五十六岁,中身,光面有须。到学据查,范成永实系勤俭持家忠厚待人,评选为僎宾的人享受的政治待遇也颇高,“蟒补顶戴荣身”。; j1 H) S) M; P2 W2 g
  有关人员分析,一粮户而能经层层报批,获皇帝批准为僎宾,在西乡最高地方长官主持的“酒会”享尊贵席位,可见其人品之好。而范成永有何行为能成为僎宾,却没有记载,文物部门也将查询范成永是否有后人存在,以求还原历史上的僎宾。2 v/ ?# p; e$ O1 s" n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