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252|回复: 3

[闲谝] 汉中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调查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5-3-7 14: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些年来,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地区间经济发展尚不均衡,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迫于生计外出务工的社会背景下,众多留守农村的妇女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牛郎·织女时代”。而她们要面对劳动强度大、技能差、精神生活严重匮乏、婚姻风险增大、疏于子女教育等诸种问题。这不仅涉及到妇女生存、发展和权益保护,也关系到众多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稳定。因此。面对这一群体,我们不禁要问:有多少爱,可以填补空白0 \5 n) q4 _- u; Y3 ^1 d* L
; t7 _7 O! q+ A# V% E: B0 Z: I
       汉中农村留守妇女基本情况! w" i5 w* M. Y; U( i) P9 j% I
3 [) R. o% K* h8 x- e: K9 l+ d  Z
      目前我市农村妇女总数169万人,其中19.3万人的留守妇女占比约达11.42%。2014年,根据省妇联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妇女权益保障状况调研的通知,市妇联以发放调查问卷、入户走访、实地座谈等形式,在全市189个镇发放《陕西农村留守妇女权益情况调查问卷》1300余份,对留守妇女的情况做了一次专题调研。
6 P3 |6 ^, c% V4 p8 u. N$ y

汉中农村留守妇女

汉中农村留守妇女
4 B, Y. [6 m  }; Q6 V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年收入5000元以内的留守妇女家庭占28.3%,5000元至10000元的占34.6%,1至3万元以上的占30.3%,而69%的妇女则表示家庭收入主要来自丈夫外出务工。5 t$ y+ h% u0 ]  Y- k
" _! P0 }/ V. J+ x# q2 `
       另外,31岁至50岁是留守妇女相对集中的年龄阶段,留守的主要原因是需要照顾家庭、孩子、父母,进行农业生产,或因不符合外出务工的年龄、技能、学历要求。
. Q" s* n/ A; \6 g- w1 P; S! }" n, O9 K; `4 h" a1 x
1 N7 ]' I- e% S# h- v9 j( d. x3 t- B
      劳动强度大等状况普遍存在
& n' X4 j$ f2 Z4 Y; \
. _1 h# _! ]1 D  |7 l% o# m4 h     3月3日,在汉台区铺镇刘堡村李云华家,记者看到除了几件必须的家具外,她家连一台电视机都没有。今年16岁的大女儿因出生时缺氧脑瘫一直卧床,喂饭时必须喂到舌根处才能吞咽。农忙的时候,她除了要在镇上幼儿园上班,还要利用下班和节假日跟六十几岁的婆婆一起种地。李云华告诉记者,由于丈夫长年在外务工,缺少劳力成为这个家最突出的问题。现在她唯一心愿就是品学兼优的二女儿以后能考上一个好大学,改变自身命运。
, }3 U6 w2 Q9 B) n
9 X$ o: g' d1 }8 z  o" K      与李云华相似,家住南郑县大河坎镇农村,“留守”已五年多的赵女士,丈夫在成都务工,除了要带三岁大的孩子,还要照顾耳聋的公公,干农活,深感日子过得十分艰辛。2 x8 k/ f8 |) i) e+ G3 q

7 u3 R0 @' m4 ]! f9 M9 Y9 }% i      对此,市妇联的一位干部介绍,在我市农村,留守妇女既要承担繁重农业生产活动,又要料理家务,照顾年迈老人、未成年子女,这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并称因为长期劳累,导致一些妇女患上了顽固、慢性的妇科病,久治难愈。据2014年的调查,近56%的留守妇女从未检查过身体,37%的一年以上检查一次身体,健康水平着实让人担忧。
' C8 x3 e) U& y5 Q/ Z8 d
9 a! x% O5 M  Y      此外,精神压力大、文化生活单调、婚姻易破裂、缺乏技能、安全问题等也是在留守妇女中普遍存在的问题。2014年所作调查数据显示,55%的家庭,丈夫一年才回一次家,并且外出越久回家的频率越低,而夫妻间长期缺乏交流与沟通的状况,则往往致使双方感情冷漠,甚至出现婚姻危机,婚姻易发生问题成为了农村留守妇女最大的心病。另外,看电视、串门子、打扑克麻将等单调的娱乐活动也使留守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异常匮乏,使得她们与外界鲜有沟通、信息不畅、眼界不宽,思想观念落后。2 ^: U4 h& b+ S" K/ m% i

8 B" d0 M$ L! v. r       发展经济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u+ }7 k. [# @1 s# L) ?

0 s, x0 j# [$ |      “前两年,由于缺乏技术,不懂管理,我们村上农户种植经济果木的农户最终都失败了。没办法,大多数青壮年只好又外出务工了。留守下来的妇女,没技术、没项目、没资金,也就只能种点庄稼,养点鸡鸭,维持个基本生活。”刘堡村妇女主任田玉琴称,没有产业,经济落后是农村出现留守妇女的根本原因。
$ m3 b5 U5 _4 V, P   ) d4 w7 h; X" G7 }
      与她相同,西乡桑园镇八一村村主任高平英也称,留守妇女之所以会在婚姻、生计、子女教育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生活出现大段空白,主要是因为夫妻双方长期不能生活在一起。而应对这一情况的最好方法就是能因地制宜地发展起适合农村的项目和产业。8 D- v) y  s0 H" a/ u
% R; [0 h- [6 a5 D3 h4 N
      “党委政府要从留守妇女的利益和实际出发,鼓励扶持她们发展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项目,要多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让青壮年劳动力能实现在本地就业,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妇女的问题”。发展经济之外,市政协委员王静认为,还应在留守妇女的技能培训、资金扶持、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加强力度。, \; Z* S# p4 c( J
  p1 F% ?# s- j$ o) `% O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4: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县的好做法
$ K7 o& q1 ?# Y  p6 h9 `$ s3 H' R, g7 X# T
      宁强县:2008年宁强县成立了由3名女同志组成的女子放映队。该队足迹遍布全县21个镇269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完成农村电影放映任务1917场,被当地群众誉为“秦巴山区光影玫瑰”。2010年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四部委联合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4年2月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2011年,青木川镇留守妇女齐明月、何艳萍带头创办了青木川羌绣合作社,县妇联主动联合县文旅局、劳服局先后为她们举办5期羌绣技能培训班,为包括120名留守妇女在内的羌绣爱好者提供技术服务和技能展示平台。同时积极为她们争取上级妇女创业就业民生项目资金14万元。现该社已开办羌绣产品代销点两家,销售不同种类的羌绣纪念品500多种,为古镇旅游增添了一张文化标签,2013年被省妇联授予“省级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在其带动下,截至目前,该县现已成立了4个以羌绣为主的留守妇女手工艺品合作社。- t5 I7 k# e! D+ w9 Y0 `
   
4 J4 x. I; Z0 x, |, l% B8 F; w      代家坝镇
. @! o9 f# l3 j
% k1 [5 j. ]5 B2 i9 t# j      结合镇上留守妇女的实际情况,鼓励帮扶她们加入专业食用菌合作社,发展食用菌产业。2014年,该镇合作社共吸纳335户种植户共1200余人,其中留守妇女357人,总共发展袋料香菇500万袋,实现产值3000万余元。& l0 P6 ]9 d. _" n
1 I" N. S+ \! m( r# ]2 K
      该县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一行通过走访禅家岩镇谢家院村的留守妇女,因地制宜地动员她们种植烤烟,脱贫致富。目前,该镇已成为全县烟叶种植大镇。
# `& S. R  ^, x. c0 L( \ * O* q8 _8 r8 x9 W! P, S; Y
      留坝县:5 K" A( \+ `2 G* M+ o" Q  V$ ?3 v* A

留守妇女

留守妇女
+ Q% b2 o+ j. C6 Z& S7 ^
留坝县妇联举办首届“紫柏巧娘”手工艺品发展带头人培训班0 p7 x1 l, v, s
: d6 P9 f7 H5 t5 b) j
      2013年,该县马道镇辛家坝村妇女之家结合村上的产业发展特点,组成了由29名留守妇女党员干部、留守妇女致富能手和留守妇女农户参与的袋料食用菌、苗木产业发展团。截至目前,该村妇女之家产业发展组团式服务共组织召开3场动员讨论会,4场产业发展带动会,覆盖全村82%的妇女群众,不仅使妇女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更有效推动了农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 j2 ~( [( n. C* Q
   
  X+ X  x  F( _2 ]$ f7 ]      南郑县:! z: U) a  F4 X; K* e
" d! ]$ G& H# Q+ x
      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经商的人越来越多,该县阳春镇留守妇女儿童也日益剧增。为解决留守妇女问题,各村妇委会组织发动留守妇女成立互助组。目前,全镇共有23个妇女互助组,300余名农村留守妇女参加,惠及人口2000余人。在产业发展上互助,加快了创业致富;在农业生产中互助中。在劳力上互助;在身体健康上互助;在子女教育上互助,解决了心中之忧;在关系协调上互助,增进了乡风文明。互助组组织妇女经常轮流聚集在姐妹家中开展一些谈心活动,鼓励大家讲述发生在自家、亲友、邻里身边的美德故事,积极挖掘宣传,邻里互帮互助、孝敬老人、夫妻和睦、科学教子的"最美家庭"事迹。为此,各村每年还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平安家庭"、"和谐家庭"评选表彰活动,一批批"好媳妇"、"好公婆"的树立,进一步促进了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乡风文明。
: q" Y0 A' }1 v. M) g, u" J9 a* D5 y
- L, K  r2 y. V! v; v8 S  p  B; p      组建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简便易行,实际管用,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看家妇"转变成了"带头人",成为发展生产、家庭增收的主力军;二是由"管自家"转变成了"帮大家",成为乡风文明的主导者;三是由"半边天"转变成了"顶梁柱",成为家庭生活的主心骨。3 B0 e7 B4 v, A/ Z, s
   1 Y3 T: H; V- {) Q" B+ T1 e
      略阳县:
/ y% A" ^; b* ]% q/ i# x( y
! o" j2 N2 e& w0 I0 l! Q8 @      近年来,该县五龙洞镇针对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空巢家庭面临劳动力少生产艰难、经济来源少生活困难、关爱少、安全保障难的问题,镇妇联牵头,以村妇代会主任为骨干,吸纳本村有文化、素质高、热心肠的家庭女性为成员创建了"情感驿站妇女之家"志愿者服务队,依托志愿者开展家庭关系调解、心理障碍疏导、家庭教育指南、创业就业指导工作,充分发挥"以妇管妇、以妇致富、以妇稳农"的效应。
" j" p% n4 J- S8 v7 a. M  D% i3 P3 r, q% X$ K$ z! c; F  l
      目前已在全镇10个村分别成立了一个约由10名女性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对留守妇女开展科技知识、创业技能等培训;对留守儿童加强心理疏导、价值观念引导等;对空巢老人实行结对帮扶,给予生活帮助和思想安抚。"情感驿站妇女之家"每月定期聘请公安、计生、司法等专业人员,为群众讲解政策法规,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增强妇女群众学法用法意识,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3 W1 A' u- y2 F* z  ~* G" R7 ?. v
      全镇联合妇联、团委、劳保所、扶贫等部门,立足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导当地妇女发展壮大食用菌、天麻等特色产业,抓好"农家乐"服务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农村家庭创业,壮大乡土经济建设,引导外出青壮年劳动力回乡创业就业。为缓解空巢老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情感驿站妇女之家"还专门组建了3支文艺表演队,开展具有氐羌风格的羊皮鼓舞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使留守妇女、空巢老人不再孤独,并对留守在家的空巢老人儿童在生产上予以帮助、生活上予以照顾关心、思想上予以安抚等,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5 q6 f0 R3 e( c, i
1 V, C+ y8 c* |6 m) m      目前,该镇"情感驿站妇女之家"先后为62名群众争取创业贴息贷款215万元,对1002名群众进行扶贫技能培训,为8名贫困大学生争取助学金12.6万元,为800名妇女提供创业就业指导,扶持13名妇女在国家森林公园五龙洞沿线开办具有氐羌风格的农家乐,有效发挥了当地妇女之家的阵地和平台作用。(记者 何大龙 见习记者 曹娜)
, V) P+ B( g; H5 o
a
0 0
  @ME: 
发表于 2015-3-7 22: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留守妇女精神上的问题不好解决啊
a
0 0
  @ME: 
发表于 2015-3-8 12: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和生理的真正需求,太可怜了。怎么解决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