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楼主 |
发表于 2015-3-7 14: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县的好做法
$ K7 o& q1 ?# Y p6 h9 `$ s3 H' R, g7 X# T
宁强县:2008年宁强县成立了由3名女同志组成的女子放映队。该队足迹遍布全县21个镇269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完成农村电影放映任务1917场,被当地群众誉为“秦巴山区光影玫瑰”。2010年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四部委联合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4年2月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2011年,青木川镇留守妇女齐明月、何艳萍带头创办了青木川羌绣合作社,县妇联主动联合县文旅局、劳服局先后为她们举办5期羌绣技能培训班,为包括120名留守妇女在内的羌绣爱好者提供技术服务和技能展示平台。同时积极为她们争取上级妇女创业就业民生项目资金14万元。现该社已开办羌绣产品代销点两家,销售不同种类的羌绣纪念品500多种,为古镇旅游增添了一张文化标签,2013年被省妇联授予“省级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在其带动下,截至目前,该县现已成立了4个以羌绣为主的留守妇女手工艺品合作社。- t5 I7 k# e! D+ w9 Y0 `
4 J4 x. I; Z0 x, |, l% B8 F; w 代家坝镇
. @! o9 f# l3 j
% k1 [5 j. ]5 B2 i9 t# j 结合镇上留守妇女的实际情况,鼓励帮扶她们加入专业食用菌合作社,发展食用菌产业。2014年,该镇合作社共吸纳335户种植户共1200余人,其中留守妇女357人,总共发展袋料香菇500万袋,实现产值3000万余元。& l0 P6 ]9 d. _" n
1 I" N. S+ \! m( r# ]2 K
该县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一行通过走访禅家岩镇谢家院村的留守妇女,因地制宜地动员她们种植烤烟,脱贫致富。目前,该镇已成为全县烟叶种植大镇。
# `& S. R ^, x. c0 L( \ * O* q8 _8 r8 x9 W! P, S; Y
留坝县:5 K" A( \+ `2 G* M+ o" Q V$ ?3 v* A
留守妇女
+ Q% b2 o+ j. C6 Z& S7 ^
留坝县妇联举办首届“紫柏巧娘”手工艺品发展带头人培训班0 p7 x1 l, v, s
: d6 P9 f7 H5 t5 b) j
2013年,该县马道镇辛家坝村妇女之家结合村上的产业发展特点,组成了由29名留守妇女党员干部、留守妇女致富能手和留守妇女农户参与的袋料食用菌、苗木产业发展团。截至目前,该村妇女之家产业发展组团式服务共组织召开3场动员讨论会,4场产业发展带动会,覆盖全村82%的妇女群众,不仅使妇女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更有效推动了农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 j2 ~( [( n. C* Q
X+ X x F( _2 ]$ f7 ] 南郑县:! z: U) a F4 X; K* e
" d! ]$ G& H# Q+ x
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经商的人越来越多,该县阳春镇留守妇女儿童也日益剧增。为解决留守妇女问题,各村妇委会组织发动留守妇女成立互助组。目前,全镇共有23个妇女互助组,300余名农村留守妇女参加,惠及人口2000余人。在产业发展上互助,加快了创业致富;在农业生产中互助中。在劳力上互助;在身体健康上互助;在子女教育上互助,解决了心中之忧;在关系协调上互助,增进了乡风文明。互助组组织妇女经常轮流聚集在姐妹家中开展一些谈心活动,鼓励大家讲述发生在自家、亲友、邻里身边的美德故事,积极挖掘宣传,邻里互帮互助、孝敬老人、夫妻和睦、科学教子的"最美家庭"事迹。为此,各村每年还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平安家庭"、"和谐家庭"评选表彰活动,一批批"好媳妇"、"好公婆"的树立,进一步促进了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乡风文明。
: q" Y0 A' }1 v. M) g, u" J9 a* D5 y
- L, K r2 y. V! v; v8 S p B; p 组建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简便易行,实际管用,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看家妇"转变成了"带头人",成为发展生产、家庭增收的主力军;二是由"管自家"转变成了"帮大家",成为乡风文明的主导者;三是由"半边天"转变成了"顶梁柱",成为家庭生活的主心骨。3 B0 e7 B4 v, A/ Z, s
1 Y3 T: H; V- {) Q" B+ T1 e
略阳县:
/ y% A" ^; b* ]% q/ i# x( y
! o" j2 N2 e& w0 I0 l! Q8 @ 近年来,该县五龙洞镇针对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空巢家庭面临劳动力少生产艰难、经济来源少生活困难、关爱少、安全保障难的问题,镇妇联牵头,以村妇代会主任为骨干,吸纳本村有文化、素质高、热心肠的家庭女性为成员创建了"情感驿站妇女之家"志愿者服务队,依托志愿者开展家庭关系调解、心理障碍疏导、家庭教育指南、创业就业指导工作,充分发挥"以妇管妇、以妇致富、以妇稳农"的效应。
" j" p% n4 J- S8 v7 a. M D% i3 P3 r, q% X$ K$ z! c; F l
目前已在全镇10个村分别成立了一个约由10名女性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对留守妇女开展科技知识、创业技能等培训;对留守儿童加强心理疏导、价值观念引导等;对空巢老人实行结对帮扶,给予生活帮助和思想安抚。"情感驿站妇女之家"每月定期聘请公安、计生、司法等专业人员,为群众讲解政策法规,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增强妇女群众学法用法意识,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3 W1 A' u- y2 F* z ~* G" R7 ?. v
全镇联合妇联、团委、劳保所、扶贫等部门,立足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导当地妇女发展壮大食用菌、天麻等特色产业,抓好"农家乐"服务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农村家庭创业,壮大乡土经济建设,引导外出青壮年劳动力回乡创业就业。为缓解空巢老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情感驿站妇女之家"还专门组建了3支文艺表演队,开展具有氐羌风格的羊皮鼓舞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使留守妇女、空巢老人不再孤独,并对留守在家的空巢老人儿童在生产上予以帮助、生活上予以照顾关心、思想上予以安抚等,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5 q6 f0 R3 e( c, i
1 V, C+ y8 c* |6 m) m 目前,该镇"情感驿站妇女之家"先后为62名群众争取创业贴息贷款215万元,对1002名群众进行扶贫技能培训,为8名贫困大学生争取助学金12.6万元,为800名妇女提供创业就业指导,扶持13名妇女在国家森林公园五龙洞沿线开办具有氐羌风格的农家乐,有效发挥了当地妇女之家的阵地和平台作用。(记者 何大龙 见习记者 曹娜)
, V) P+ B( g; H5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