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894|回复: 12

汉中大剧院三个入围方案公示,你觉得哪个好?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5-2-10 18: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中大剧院项目是市委市政府2012年确定的城市文化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

       2012年11月,汉中市公共文化重点项目筹建处发布公告,面向全国范围内征集汉中大剧院建筑设计方案。截止2013年元月20日,共收到应征有效方案十四件。

      2013年元月23日,在西安召开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大师张锦秋任评选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方案评选会议,评选专家委员会由建筑大师郭明卓,清华大学剧场设计专家卢向东博士等七位知名专家组成。

       经过评选委员会的认真分析、讨论,通过三轮无记名投票推选,最终评选出三个入围方案,现予公示,欢迎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

汉中大剧院

汉中大剧院

邮箱:hzwgxj2012@163.com

h.zghk@163.com

汉中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汉中市城乡建设规划局

二〇一三年二月六日

汉中大剧院三个入围方案图及介绍见2、3、4楼: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18: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大剧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一号方案)
一、项目概况:

1.区位说明:项目选址于滨江新区内滨江西路以北、汉韵路以南、荔枝路以西,地块拟占地面积5.6公顷。

2.主要功能定位:市级大型综合型演出及相应配套的服务设施,同时,“汉中大剧院”也是滨江核心景观带中一组现代化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二、建筑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

1、项目占地规模约5.6公顷。

2、地上总建筑面积:39,000㎡

包含大剧场(1400座)

多功能小剧场(500座)

数字化影城7厅

商业配套服务

地下车库

其他(机房及交通空间等)

3、建筑层数:地上三层,地下一层;

4、建筑高度:建筑主体18m,观众厅24m,台塔30m;

5、建筑耐火等级:一级

6、绿地率:30%

汉中大剧院

汉中大剧院


三、设计理念

1、城市规划

        汉中大剧院建设选址在汉中市滨江新区,地块位于老城区与汉江自然景观带的交界处。城市空间在这一区域由居住性宜人尺度过渡到自然景观的宏大尺度。同构相应,这一临界地带的公共建筑的尺度¬¬¬¬¬也适宜合理放大,以营造标志性的、充满活力的城市轮廓线。

        故本次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并未局限于剧院用地本身,而是将大剧院周边的整个片区从城市设计的层面进行了统一的梳理。

       尊重原有城市规划的基本理念,让朱鹮阁轴线的北端止于文化广场北侧的拟建纪念碑,化解了此轴线无法向北贯穿其他城市现状用地的尴尬境况,明确了朱鹮阁轴线在城市大格局上的起止走向与功能;

       将整块用地打造成城市级的中央文化广场,在轴线两侧分别规划了大剧院以及另外一座城市级的公共建筑。将两座文化建筑统筹思考,一座是偏于感性艺术内涵的大剧院,另一座是趋于理性文化深意的智慧殿堂。轴线两侧一圆一方,既明确了相关建筑的逻辑关系,又强化了主体轴线的至尊地位;既为我们引入了“天圆地方”的古代风水理念,同时也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行圆思方”的人文精神。 高度浓缩、整合了城市的文化资源,使文化产业的综合价值得到了巨大提升。

2、建筑形态

       建筑设计提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汉代文化载体——汉简作为设计意象,对整个建筑的造型进行均质化围合,形成了富于律动且卓尔不凡的整体效果。立面采用金属板材及玻璃幕墙等现代建筑材料,以体现灵动优雅的建筑形态。

四、功能布局

       汉中大剧院的主体功能包括三大板块:1400席大剧场、500座多功能小剧场、电影院线及文化品商店。

       大剧场位于整个建筑主体正中位置,其西侧布置了多功能小剧场,东侧靠近荔枝路一侧布置了沿街的电影院线及文化品商店。

       首层,三个功能板块的前区由中央共享大厅统一起来,观众可以通过大厅进入大剧场池座的中走道及多功能小剧场;东侧连通文化品商店;在剧场的后台区域,设置了演员的候演区、大化妆间、服装间、道具间、卫生间、抢妆间、钢琴存放间及部分办公用房。

       二层除去北侧大剧场和西侧多功能小剧场的相应功能外,在东侧商业上层设置了电影院线,院线与首层商业定位为经营性功能板块,日常可不使用剧院共享大厅而独立运营。

       三层为大剧场的楼座、多功能小剧场上空及电影院的设备夹层部分;

       地下一层设置了汽车库、设备机房和各类辅助用房,包括:舞台台仓、乐队休息室、指挥休息室、卫生间、设备机房和库房等功能。

      下面分别介绍各主体功能技术参数:

大剧场

      大剧场舞台采用品字形舞台设计,台口宽16米、高10米;主台宽30米、深24 米、净高25米;台上设置有4块升降台,每块长16米、宽3.2米;为使转台更靠近台口,在升降台的前部设置有一块长16米、宽1.6米的升降小块;在主台两侧设有侧台,宽18 米、深21米,其上设置的车台与主升降台尺寸相同;在主台的后部设置有后台,宽20 米、深18米,其上设置片式车载转台;乐池部分为带活动座椅的升降平台,可分别停在乐池、观众席及舞台三个标高。

      观众厅空间形态采用经典的马蹄形多层挑台模式,为观众提供了观赏演出的多种空间视角。形成了聚拢围合、环抱向心的空间氛围,激发演员与观众的互动情绪,完成深层次的观演交流。

      观众厅室内设计中,坚持基本色调统一的原则,并把流动的建筑造型理念引入室内,墙面与吊顶构成一体化的叠涩壳体造型,由台口逐渐向观众厅的后部延展。墙顶一体的弧线造型,优化了观众厅的室内声环境,满足多功能剧场的声学要求。面光及追光通过顶棚造型所自然构成的三道缝隙射向舞台,室内空间的造型设计与各专业设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多功能小剧场

      多功能小剧场采取矩形布局,南侧为观众厅,内设置500座活动座椅及座椅库房,观众厅外侧设置了声闸、洗手间、贵宾休息室及相应的设备用房,北侧设置了演员后台功能;观众厅除满足演出功能外,还可将其分割为三个综合厅以满足市场运营的需要。

电影院线及文化品商店

      电影院线及文化品商店设置于主体建筑的东侧,结合外部市民广场设置独立的人行出入口,以避免与观演人员的交叉,商业模式以文化类产品为主,如书店、小型画廊、纪念品店、咖啡厅等,采用单动循环流线,由中部走道串联两侧独立店铺,货物由地下车库经货梯送入。二层的院线由2座小型影院、4座中型影院及一座大型IMAX影院组成,与室外的市民广场、首层的精品店铺共同构成多层次的立体化商业综合体,有效地带动此区域内的城市活力。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18: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大剧院方案设计(二号方案)

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中大剧院作为核心景观带中现代化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必定是滨江新区未来的文化中心,其形象对提升该区域乃至整个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汉中大剧院项目用地位于汉中市滨江新区内,于滨江路、荔枝路和汉韵路所围合区 域,汉江流经其南侧。项目用地为5.6公顷。

二、规划理念

       —惟天有汉,监亦有光,天生银河,飘落汉水。

       汉江,这条流淌在秦岭南麓的大江,如诗画般地清澈、安宁、美丽。汉江的沉静、 水流的舞动,在流淌的时光中独具风格与魅力。当汉水流经此地,旋绕而成大小不一的 漩涡,将历史的记忆卷入,相融与过去与未来,舞动与沉静、自然与人文。这便是本次 设计所要表达的汉水流萤这一意境的主体。

汉中大剧院

汉中大剧院


三、设计手法

      本次设计手法的最基本准则不是去先构筑建筑而是先形成景观,在地块中流淌出与 汉水方向一致的水体流动景观构成完整的景观系统,在多条蜿蜒起伏绿带上分布各要素

      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味着财和永久,其手法是用积水成潭、潭溢成溪、溪落成瀑,瀑汇成滩的文人画意境展开

      植被——沿着景观带种植被按照不同的层次和组合形式以及季相结构形成一条条生动而丰富的自然生态链

      置石——用汉江石构筑出大汉之韵

      建筑——具有鲜明的视觉识别性,同时又与景观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

四、规划布局

      设计中把这种流动与旋绕的感官形式在建筑内外空间中体现,因而采用了水体流动过程中形成的漩涡形式,使得整个平面紧扣主题,建筑功能组块按漩涡型流动方向蜿蜒排布,形成大剧院和影视娱乐两个功能建筑,由一条独具创意的自地面而起,沿2号建筑盘旋而上并越至1号剧场建筑再旋至顶部的观景廊道相连。

       园区主要礼节性入口位于荔枝路与滨江路交汇处,车行出入口位于用地北侧汉韵路与西侧城市规划路上。在基地北侧位置结合景观设置地面停车场,地下车库出入口处于园区两车行出入口处。

五、建筑设计

      在南向礼节性入口处,首先设计半圆形的集散广场,再由平缓的大台阶向北引入建筑物的楼前平台,由一个弧形的玻璃环廊作为整个建筑群的南向形象入口。再由此空间分别进入两侧主体建筑。

     1号大剧院建筑设计 由1500座的主剧场和500座的小剧场、音乐厅及附属设施组成。

      由环廊内部西侧进入。20米高的中央入口大厅是建筑空间的焦点中心,通过弧形楼梯引领观众通向不同的演出大厅及公共空间。整个大剧场的内部功能划分划分以简洁有效为主要目标,音乐厅、主剧场依次排列,将小剧场置于音乐厅上层,使整个空间更为有序 和紧凑。在各厅之间布置主要交通以解决观众厅和演员的疏散与服务。

      舞台区域,在其两侧为员工、演员的进厅,相应布置更衣、化妆等服务用房。在中 央入口大厅南侧设置售票厅,沿其墙面可灵活布置一些演出信息的展区,售票厅同时也 可以从建筑外部进入。

      音乐厅的主要入口层即位于首层,亦可由外部单独的入口直接使用,相应灵活与独 立。主要观众可由室外广场进入中央大厅,也可从建筑北侧的入口平台直接进入位于二 层的观众席入口层。

      贵宾入口设在建筑南北两侧,通过贵宾厅即可方便地进入各剧场,也可通过电梯到 达上层的包厢。

      剧场休息区内设置适量的商业服务空间以满足观众需求,并设计在非演出时间内举 办各类文化沙龙、展廊、宴会等灵活空间。 2号建筑设计 由数字化影院、多功能厅及商业配套服务用房组成。

      层为商业娱乐及服务用房。在面向园区水系景观一侧设计餐厅、酒廊,与室外水 景平台和景观融合成为休闲区域。

       内东侧直接进入建筑二层,二、三层为数字化影院用房,共7个放映厅。四层为 可容纳300人使用的多功能厅以满足不同功能需求。

六、建筑风格

       汉水流萤,其涵义就是汉水随时光的影舞,故而建筑主体立面是由水流舞动作为构 型主体,同时随建筑本身功能的不同水面宽窄而有所变化,使整个建筑更具文雅、别样 的艺术气息。

       在剧院建筑主体立面中取一条曲面,布满具有变化的汉代纹样“菱纹绮”,成为标 志性的建筑肌理,而另一小型建筑立面在流动变化中完全采用此表皮肌理展示,与主建 筑交汇相容。也形成了一种动与静的对比,使得整个建筑生动有趣。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18: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大剧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三号方案)

       中大剧院建设基地正处于汉中市中心城区滨江新区地域内,具有良好的山、水自然生态环境优势。通过文化特色的演绎使“汉中大剧院”将成为汉中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汉中城市形象的品牌之一,提升汉中城市的影响力,带动汉中文化产业发展与振兴。

        核心设计理念:“品汉”

       ”品——字从三口,既代表一种多元并存、存而不同的状态,又为“品位”,与一些音符、韵律、美学的事物相关联——比如一个优雅舞者的裙摆、品字布局、品弦乐柱……

       “汉”——惟汉三年,大并天下,汉是一种海纳百川,兼收包容的态度,建筑不像某个具体的事物,而是各种文化意象的抽象衍生:

【汉山汉水】一些和汉中相关联的地理,旱山、汉水、饮马池、古汉台、拜将台…

【汉章汉韵】一些和西汉初年相关联的历史,刘邦、汉初三杰、博望侯、汉的改德…

【汉台古道】一些和汉代生产工艺相关联的形象,建筑形象、器物、古道、古堰…

【汉调汉风】一些和汉代遗风的有声遗产,汉调桄桄、汉调二簧、端公戏、汉中曲子戏、洋县碗碗腔、八岔戏、民间杂耍等

汉中大剧院

汉中大剧院

方案设计特点:

1.建筑适应城市

1)品字形布局,沿滨河路为形象展示面,剧场和音乐厅布局在这里。影视城部分布局在东北侧,此处人流集中,方便市民享用。

2)建筑多变形的造型特点与周边多边形的总图布局相呼应。

2.功能决定形式

1)充分利用主舞台上空部分的功能特点,形成中间高的造型幕帐感受。

3.形式符合文化

1)汉文化的发源地在汉中,对于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本方案的最大特点。

2)传统戏台是对场地内传统庙宇的尊重与复兴。

4.演时平时结合

1)方案布局中影视厅部分可独立管理和经营。

2)剧院可开辟录音棚、排练厅、化妆间等功能用房为社会提供文化制作和演出服务,产生经济效益。

3)可引进当地的地方剧团住场演出。

5.室内室外结合

1)室外的活动场地是室内演出空间的延续

2)室外的活动场地是对地方传统曲艺、杂技等传统的回应。

3)水空间的使用沟通室内外,同时与音乐、历史能够紧密联系。

6.经济性

1)地下空间利用最小化,在建筑一层布置停车场

2)整体集中布置各功能,避免单独分散布局造成的空间浪费

总平面设计

1.总平布局

汉中大剧院总用地面积约5.3公顷,呈多边形,南临滨江路,东临荔枝路两条城市主干路,北侧汉韵路为次干路,西侧为城市支路。剧院采用紧凑布局的方式,将大剧场、音乐厅、数字影院三个主要功能体量呈品字形置于一个完整体量之下,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便于独立管理,空间呼应。

在南侧滨江面设置主入口广场,作为礼仪入口,呼应朱鹮阁的轴线关系;基地东侧设置步行入口,服务于北侧的老城和新城方向的居民,结合建筑周围设置的多个公众演绎广场,宜人水景,为当地富有特色的地域性民间曲艺提供场所,使剧院周边形成文化集聚效应,从而激发城市活力。

2.交通组织与停车

车行交通组织,由于东南两侧城市主干道车流量较大,将车行入口设置在北侧次干路及西侧城市支路上,减小对城市交通的影响。货运后勤入口也位于基地西北侧汉韵路上,使场地内部的后勤流线尽量缩短,从而减小对整个建筑公共空间及步行人流的干扰。室外停车位位于西侧入口处,避免干扰步行。

3.景观绿化

景观绿化主要设置于基地东南两侧,与人流主要来向和市民活动相契合,形成景观环境良好的城市文化区;通过在基地东侧围绕建筑设置浅水池,与建筑形成山水相承的场景,体现汉中特色的地理文化意象,同时丰富室外活动空间,形成不同的观演场所。

建筑设计

1.工程概况


设计包括1500座大剧场、500座音乐厅及相配套的化妆排练空间,可独立运营的数字影院含1个球幕影厅和7个100座影厅,展厅,陈列厅,餐厅以及其他配套的管理、会议、商业、停车、厨房等空间。

2.功能布局

在一个完整体量内放置三个主要功能体量,大剧院与音乐厅面向南侧主入口,剧院配套化妆排练空间位于后台北侧,音乐厅附属空间位于一层,三层西侧设置展厅,临水面设置餐厅;功能数字影院位于东南侧,与以上两厅亦分亦和,便于独立经营,同时与东侧室外演绎场所、步行入口相结合,从而在基地东侧形成充满文化体验的公众娱乐休闲场所。球幕影厅可通过多维手段用于汉中独特的历史地理格局的展示。

3.流线组织

从经济考虑,不建议过多开发地下空间,故将大部分停车位设置于一层,从而抬高主入口,依托室内停车场设置贵宾和无障碍入口,通过电梯可直达剧场楼座以及各层。滨江一侧可通过台阶可至二层主入口,通过设置两层吹拔空间明晰功能分区,同时联系配套商业空间,增强二层展厅与餐饮设施的可达性。独立于剧场和音乐厅,数字影城在东侧拥有独立的出入口,与水面相接,通过配套的服务设施可与剧院、音乐厅联系。货运与演员后勤入口位于建筑北侧,与观演公众流线相分离,互不干扰。

4.外装材料

建筑材料选用整体按照汉代色彩搭配原则,以黑、黄、红三色为基调,以色彩暗示地域特色文化,坡屋面采用深灰色金属板,建筑外墙采用灰色石材和局部玻璃幕墙,局部配以黄色木板饰面和红色涂料,庄重又能体现活力。


发表于 2015-2-11 18: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第一个更大气一点,汉中还需要更大手笔的发展思路和形象工程,不要让更多的汉中人出去自称是台湾人了。

a
0 0
  @ME: 
发表于 2015-2-12 12: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纯属劳民伤财,小地方要立足现实,搞这么大排场除了增加财政负担,没有半点好处。
a
0 0
  @ME: 
发表于 2015-2-12 13: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建设美丽一点,环境优美(卫生)一点不是什么坏事!

a
0 0
  @ME: 
发表于 2015-2-13 16: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个人认为汉中必须是要有一个形象工程,汉中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大剧院是必须的,每年几乎都有明星来汉中,而且是最近今年更加频繁了。在这里可以作为一个对外宣传的大舞台,每年的油菜花节和茶叶节都是全国文明的,但却没有一个形象工程。
a
0 0
  @ME: 
发表于 2015-2-13 20: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我没有一毛钱的关系,面皮子还是这么贵,每天生活在雾都,到户外出门看天那个样子,瞬间心情都木有了!
a
0 0
  @ME: 
发表于 2015-2-14 17: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个面子工程同,可笑!一年汉中才有几次像样的文艺汇演?有几次文艺团体访问?又能举办几次音乐会,又能请来几个乐团,又能搞几次演唱会,又有几个老百姓敢花钱去看场演出?
a
0 2
  @ME: 
发表于 2015-2-15 10: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体育馆在大河坎,一年有几次活动???太浪费了
a
0 0
  @ME: 
发表于 2015-2-15 12: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说政府没钱,就是钱多的发霉,在现在这种形势下,也没有哪个领导敢搞。
a
0 0
  @ME: 
发表于 2015-2-18 17: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剧院的钱省下来,给孩子们办所像样点的学校,素质提高了再提剧院的事!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