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楼主 |
发表于 2015-1-25 11: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辞辛劳,7000多个日夜全力照顾
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儿媳保住了一条命,但却再也没办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从医院接回家时,她啥都不知道,吃饭都不知道张嘴。想到都是女人家,都不容易,我就忍着眼泪一口口地给她喂饭,擦洗,甚至收拾大小便。我还跟她说话,希望她能听到,快点好起来看看双胞胎兄弟。”面对家庭的突然变故,刘素彬除了体力上的劳累,心理和经济上的压力更大。儿媳生病后,孩子的奶粉、大人的药费成了这个家庭不小的负担,而靠儿子一个人打零工挣得钱养家根本不够。于是,她和儿子商量后,卖掉了新婚的家具和家里的粮食。“那时,我儿子一个月才能挣二三百元,但是两个孩子一个月的奶粉钱和儿媳妇一个月的药费就得三五百,实在是没办法了,后来就给孩子吃稀饭和米糊。有一次紧张到我们一个星期都没钱买盐,靠吃盐菜水水熬过来的。”生活虽然艰辛,但刘素彬对儿媳的照顾却没有打折。“她是病人,我们给她把饭吃上,她就能好得快一些。只要有鸡蛋,就给她弄了吃;只要我出去坐席,哪怕我不吃都要给她先弄些回来喂了。天再冷,再热,该擦洗的还是擦洗。”在刘素彬的全力照顾下,昏迷了9个月的儿媳醒了过来,但智力却严重下降,眼睛也几乎看不见东西,走路都要她搀扶,这又为刘素彬出了一道难题。
“别人吃饭一口口地吃,她连着刨几大口,边吃边掉,你还不能说,一说她好像知道,就发脾气摔碗。脏衣服、吃过饭的碗,她非要洗,也就放水里冲下就捞出来,穿鞋也是一只冬天一只夏天的乱穿,衣服扣子该扣哪都分不清,坐凳子都不知道往哪里坐,你不扶她,她都会摔地上,想喝水了,水也倒不了。她还经常抽风,害怕她出啥事,每次我出门去办事,想到她在屋里,心里就放不下,就想赶紧回来....。。”。在刘素彬的心里,生病的儿媳已成了她最大的牵挂。看到她对儿媳如此用心,村里的人都说她对儿媳妇比对亲生女儿都还好。
苦尽甘来,古稀老人获得晚年幸福
在一年年的坚持中,刘素彬21年的光阴就在照顾儿媳和一家人的操劳中过去了。在她多年周到的照料下,儿媳现在已能自己走动,两个孙子也都成了精神、懂事的大小伙子,而儿子做零工挣的钱也比当年多了很多倍。说起这些年来自己坚持照顾儿媳的动力时,刘素彬说,“她嫁到我们家就是我们屋里的人,也是我两个孙子的妈,我不照顾她谁照顾她呀,那也是一条人命。”此外,亲朋好友和邻居的帮助也让刘素彬获得了很多的勇气和信心。“看我们家里艰难,亲戚、村里的好多人都把自己孩子穿过的衣服送给我们,我们一家人心里都感谢。人家对我的好,我都记着,只有他们需要帮忙,我就赶紧去给出把力。”
年龄渐长,刘素彬已经没办法再下地去干繁重的农活了,但她的心却还在为儿媳、家庭操劳。说到以后,她告诉记者,现在政策好了,村干部也很关照他们,她和老伴都有高龄补贴,慢慢过,就好了。而能继续照顾好儿媳,看着健康、平安能多挣点钱,孙子成家则是她晚年最开心的事。(记者 陈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