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29 09: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姆式服务”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生产% o1 k4 M. j3 P9 }
1 ?& `+ O6 l& F* V' I" M" i# k
——汉中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为“怎么务农”开辟了路径6 U4 @9 I% X4 u8 i+ x+ x1 K5 A2 K& K
& W7 z# s& v4 h/ F& c: x3 \
汉中市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市。近年来,粮食主产区的留守劳动力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加之种粮效益偏低,农户种粮积极性受到挫伤,一些地方出现了粮食生产口粮化、兼业化的现象,导致粮食生产粗放耕作,影响粮食增产潜力的发挥。
. I5 r Y S: y$ d- ^) f9 J) y- G/ G. h! K
面对这一状况,汉中市积极探索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或合办社会化服务组织,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为农户提供专业化、市场化服务,让农民能够轻轻松松种田,还能够保证粮食产量。
4 o6 w. Q5 X3 e2 f) F; R) L; s2 a( m* ]. h& l, w2 i2 C, b0 K( H& G
在水稻生产大县勉县,农技推广中心探索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三种模式,即承包模式、帮扶模式、点餐模式,为全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8 E/ e, ]0 L) m* j
9 x+ v$ K M# _8 M4 F “承包模式”由中心科技人员组成专家服务团,对2万亩粮油高产创建实行技术集团承包,提供从种到收的专业化全程服务。“帮扶模式”即中心通过专业合作社,把一些种植大户组织起来,帮助指导开展土地流转,把面积由20~30亩逐步扩大到200~1500亩,再按上述模式提供“全套餐”服务,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点餐模式”即对不愿意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在不改变原有经营权性质的情况下,以村为单位,由村干部统一组织采取合作社的模式,会员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享受“点单”或“套餐”服务。 {$ }9 v3 ?, i3 `; Z
5 I+ Z0 t- ]; S' ~5 w/ u
在汉台区西郑营村农友粮油产销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从育秧到收割的农用器械一应俱全,育秧机、插秧机、大拖拉机、收割机、旋耕机都整齐地摆放在大院里。据了解,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收割、收购等服务,农户每亩地支付365元服务费。
; Q4 \' H7 S, {$ w
8 Y( |: m. ~$ P: _ 通过这种统一代耕、代种的方式,不但大大降低了劳动力强度和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粮食产量。农户郑智杰说:“人工插秧一亩地成本要300元,而机械插秧只要40元。让合作社帮我种地,我很放心。”4 O+ H/ x! L! s/ @$ S% `- v
2 T' q( f: W4 U! Q _ “目前村里种地的农民大都在50岁以上,而且经过我们调查,有25%的农户已经不愿意种地,所以我们这种模式非常受老百姓欢迎。”合作社理事长郑小庆说,今年合作社为周边三个乡镇代耕、代种518亩,合作社流转310亩进行规模化种植。
( [' J3 W% V5 I5 y; ?% p! W7 G3 o, U5 e) S* d
“现代化经营”提升了农业整体效益% C. _) W" r; p4 V/ D. m5 d6 j
2 s' W& t& ~' o% b' }2 {# Q
——汉中新型农业发展方式为“农业出路”提供了范式
+ J7 [! }- w" s) l0 B* ]' }; S
! }* s/ Y2 U! w 水肥一体化、秸秆生物反应堆、病虫害绿色防控、工厂化育苗……走进位于汉台区的忠诚现代农业园区,一座座现代温室大棚连绵不绝,一项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在这里集聚。据园区负责人介绍,今年生产优质蔬菜1500吨,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示范推广大棚早熟高效栽培7400亩,辐射带动周边推广新技术5.2万亩。
) s$ f/ E! h4 ~) S' s1 {2 T& k" ^6 C' z& Q' L
“与传统小农户相比,新型经营主体更容易接受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对现代生产要素需求更为强烈,成为推动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李应得认为,汉中市要通过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整体效益。5 q1 F, o k. W" h3 u
9 S0 S5 X- |+ Y& \, X8 |7 ]
在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下,汉中市农业经营方式迅速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集约化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经营主体特别是家庭农场采取“种植+养殖”、“种植+养殖+加工+休闲”等高效立体循环农业模式。
+ u! X. }/ Q+ \# y6 O. u5 D7 Z! B4 b2 ~
西乡县城关镇五丰村的富民生猪养殖经营合作社,围绕“猪、沼、菜”循环农业模式,把生猪养殖和蔬菜生产结合起来,对社员实行良种、饲料、技术、营销“四统一”,开展清洁化标准化集约化种养。在新模式运行机制的促进下,该社“丰哼”品牌绿色食品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强,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丰收。& y1 [) `; t, H+ [4 o
& T+ d* A. a- K2 w' N& H0 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重视质量安全,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生产,统一生产资料供应和技术规程,实现全过程、全产业链的质量管理,建立‘从餐桌到田头’的质量追溯制度,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基础。”李应得说。
! ?* F! R/ h& x k3 P9 u
' b2 g6 D* t; {$ ]1 |3 U- j 位于汉台区徐望镇的汉中春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流转2300亩土地,建成了玉米、红薯生产基地,带动周边生产基地4万亩。公司建立了一套“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的产品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实现有机认证2万亩,开发系列产品64个,有效地确保了产加销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安全。
C/ R! m2 X. ~" G7 L
* I& [5 s1 J& m# _0 J* _ 据统计,在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下,汉中市共创建了101个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园,213个标准化畜禽养殖基地、39个水产健康养殖基地,拥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569个。' \, t9 O1 H7 ?' P5 D, @1 q
, w0 r7 L% |) F9 T3 Y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和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李应得说。(记者申保珍肖力伟胡明宝通讯员何梓华)
5 i1 ], w% z3 W0 N- ~6 V4 d3 [
& ?+ _. d. ^3 M: M) U$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