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本周五早晨,英国《经济学人》发布了最新一期的电子版,其中一篇社论的主题是中国的货币政策。文章在副标题直接地说道,中国央行应降息并清楚地解释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同一天下午六点半,人民银行突然宣布降息,为近两年半来首次,从11月22日起1年期贷款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随后《经济学人》又在博客发表新文章进行解读,称自己不是“先知” (clairvoyant) ,没想到人行会如此迅速,认为此次降息是中国迈向利率自由化的重要一步,说明“改革和宽松可以并进”。
如下为该篇社论的译文,以及后续博客解读的译文:
格林斯潘当美联储主席时,非常善于把话说得玄之又玄。他曾笑言,“如果我说的东西你能懂,我一定是没说明白。”他好歹说话。中国的中央银行则习惯默不作声,一般不做政策通告,就算做,也是挑你猜不到的时间点,常常是周末。人民币值的突然起落总有人行的影子,人行却甚少作出解释。中国人民银行的铭言应该是:“如果你知道我们做了什么,我们一定是没做好。”
中国央行两年内首降利率
这种沉默寡言的风格一直困扰着想认识中国货币政策方向的人,而且近期甚至达到更加危险的程度。6月以来,盛传央行为支撑放缓的经济,通过多种定向流动性便利注入1.8万亿元人民币(2940亿美元)。这是很大的一笔钱,美联储买债计划进行得最盛时三个月的量化宽松加起来也没这么多。可直到11月初,也就是传言出现的半年后,央行才对它的操作作了一些确认,而且还不是全面的。
更糟的是,央行还有意选择叫人看不懂的方式来放宽货币环境:简要来说,就是只给某些银行提供较便宜的中期借贷便利。央行把这当作第一道防线。别国的央行一般是利率降到快接近零还不行时才会采取非常规政策。中国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长期以来都是6%(11月21日周五傍晚人民银行公布,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至5.6%。——译者注)。如果中国能通过传统办法来放宽货币政策,也就是降息,那会好很多。
公道地来说,央行也难做。央行在抑制地下钱庄飞涨的债务上,是中国监管机构中表现最强硬的一方。央行担心降息会被解读为放弃控制过度放贷的大转向,因此更喜欢隐蔽地放宽。
这是错误的选择,原因有二。第一,央行这样指手画脚地提供流动性,可能会破坏自己的改革计划。央行这样做,不是由市场分配资源,而是在自己决定哪些银行能从宽松中受惠,以及他们应如何放贷。譬如,有一大部分注入的资金便指定了一定要用于建设公共房屋。这对政府或许是个能博得掌声的目标,但对央行则不然。
第二,由于未能解释清楚自己的动向,央行的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宽松的目标并不光是印钱往经济里送,而是要使企业和消费者建立信心。如果能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和做的理由,一国的中央银行便可以引导好市场,降低不确定性。近期中国经济增长出现滑坡,说明央行正疲于达到自己的目标。短期资金利率是下降了,但实际银行贷款利率则上升了。
这些不足伤害了中国经济,同时也是全世界的问题。中国虽然脚步放缓,但依然贡献着全球经济增长的四分之一。在资本管制庇护了几十年后,中国的金融系统正日益开放。本周起,只要有一个香港的经纪账户就可以投资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而且用人民币的地方越来越多:法国、尼日利亚等多国央行现在都把中国的货币作为外汇储备持有。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央行,需采纳他国央行做得好的做法,也就是透明地放宽货币环境,并运用好沟通的力量。人行应降低利率,同时解释清楚这么做的理由(也就是防止通缩破坏经济),并承诺一旦杠杆率进一步攀升便会实行更严格的信贷规则。有的国家的央行把“前瞻指引”这样的东西发展成了有力的政策工具。人行也应当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