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一核:以大西安为核心' P% v7 e5 z) X9 D
. ]; _% e. h" Z' u6 G% n 两轴: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沿线为横轴,包茂高速沿线为纵轴4 H5 Q, y0 F* G( K# r0 P- R# A. c
2 B* k/ I. |, G P 两带:以陕北长城沿线、陕南十天高速沿线为两带3 d: Y L7 _3 l/ ?# Z1 c
/ [, P8 d# w/ q r4 }- c
三走廊:以京昆、福银、沪陕高速沿线为三条走廊3 |8 ]3 u6 Y2 Q c/ \8 Y: i1 ]
0 `" ~5 j/ f/ N5 m8 L/ N0 ~3 e
四极:以宝鸡、榆林、汉中、渭南为四极5 T; W6 k: Q x8 m
" t% F) D0 Y- e0 ~0 b) y% j 《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昨天发布。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陕西将构建“一核两轴两带三走廊四极”的城镇群格局。到2015年将累计转移600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2020年达到1000万人。城镇面积已增至2646.55平方公里
& O* s: f: G9 l! e1 ~
/ U j8 V5 U* d$ m$ D1 \# U% V5 ^; \9 v “十二五”以来,我省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75%,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从2005年的37.24%达到了2013年的51.31%。与2005年相比,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分别增加了2个和6个;城镇面积由2005年的1646.91平方公里增加到了2012年的2646.55平方公里。未来,我省将以大西安为核心,以西咸新区为引领,以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沿线为横轴,以包茂高速沿线为纵轴,以陕北长城沿线、陕南十天高速沿线为两带,以京昆、福银、沪陕高速沿线为三条走廊,以宝鸡、榆林、汉中、渭南为四极,构建“一核两轴两带三走廊四极”的城镇群格局。$ { a6 c1 a9 @ a( I& r8 g' @
汉中将成为西安四极之一
, S* i' }" ?+ d( t, j" Z3 C我省将以大西安为核心构建城镇群格局 记者 刘珂 摄
& J3 K1 {: |+ p" D
) w4 U- q3 k: d* |; J4 l 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 e" I7 i2 P5 @* d$ ?- u. X4 G
- h8 [4 T& C+ }1 e' g9 N0 n
按照规划,我省将改革人口管理制度,预计到2015年,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西安市以外其他设区市辖区的落户限制,累计转移600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到2020年,将有超过1000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
& b3 N/ Y7 \5 _2 J
. E) S( ~9 l9 o y+ H3 f/ h 我省将逐步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通过设置阶梯式落户通道和差别化落户条件,促进人口有序流动。+ C7 c0 D; ?2 b# \
6 H) d7 {8 H0 |+ d6 K: z+ b
省发改委规划处处长刘迎军介绍,我省的落户阶梯规划为大中小城市40%左右,县城和小城镇30%左右,农村及新型社区30%左右。通过纳税、社保和住房等约束条件,控制大城市人口过快增长。
" R) e/ ]* g7 ]
/ l2 M* k7 [3 X# M+ D2 ` 进城农民工子女将免除学杂费
7 w) q% B2 j+ b9 v. D
( b8 o4 P1 ~# B1 N. [ 我省将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为农业转移人口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保证已进入城镇社会保障系统的农民工养老、医疗个人账户的可转移性和便捷性。集中建设单元型或宿舍型公租房,探索建设城乡接合部公租房,面向农民工出租。
- n1 h$ i3 x: v2 C* m$ w/ K9 j- K; ~" a' r$ j& G3 g; S
进城农民工子女将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范围,免除学杂费。流入地要将农民工随迁子女纳入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范围,逐步实现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高考。
: X2 J$ C6 s0 d3 d! M' G8 d8 b4 J& K! k- h3 `) s# F
此外,我省将有序推进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建设包容性城市。提高各级党代会、人大、政协中农民工代表的比例。* R M/ d, {: }. [# m% ?2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