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楼主 |
发表于 2014-7-9 13: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3月16日汉中市中院根据相关法律作出一审判决如下:一、由被告祝福大药房在本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偿还原告农行汉中分行借款本金500万元,利息3757418.84元(利息计算至2011年8月5日起按借款合同约定的利率继续向原告计付利息至借款还清为止)。二、驳回原告农行汉中分行的其他诉讼请求。$ F7 B+ g4 ~9 }9 n, \) o+ ?% o1 K
% q" E1 o! H F: K; Z1 l' T; R* E 一审判决后,汉中农行不服判决,于2012年4月向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6 }! N' F- S3 k$ x
' k. e# w$ N t) j 注:既然一审已经做出判决祝福大药房偿还债务及利息,那汉中农行为何还要不服判决?着实让人难以理解。那么,农行的不服判决是不是另有企图?( R5 c3 Q7 }# _9 U3 W
, U n; L0 `1 \9 r
据某知情人透露:其实根本原因在于,一审判决否决了农行的安居公司有连责任诉求。其实一审既然已经判决祝福大药房归还债务及利息,安居公司的担保义务就可不追。汉中农行能不服判决坚持上诉,肯定是另有原因。, G" ?$ ~4 ], s( l- |
- y* \# Q( a# }) d$ q
据(2012)陕民二终字第00046号判决书,陕西高院在复审之后提出改判:维持一审判决第一条,即祝福大药房归还货款本息,但安居公司有连带责任。0 R. ]2 k1 S( f- a1 h# R/ M( \ n
( C6 {6 u/ W9 b8 P* [% m& d 但让人蹊跷的是,早在2012年12月27日省高院判决已经形成,而安居公司并未收到判决书,期间安居公司一直催问结果,答案均是还未形成。一直等到2013年3月7日,安居公司才收到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汉中执字第00016号执行通知书,此时判决已经发生效力,安居公司帐户被冻结、部分资产被查封,公司蒙受了巨大损失。& x) Y8 U+ i. {; I( {8 q
5 j# v E8 I0 y, f, Z/ O
注:既然高院已经改判,为何不向安居公司送达判决书,而要等到执行效力发生后,直接冻结安居公司帐户、查封资产?这难道是故意而为之?, g# F7 i5 X( V7 x, U4 {$ b
" r. X' l* C: G# z% v8 n3 Z, o 记者在调查时,安居公司一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到:其实这事情很简单,也很复杂,但目的却很明确,那就是安居公司是国有企业,不排除个别人通过一系列操作方式套取国有资产的嫌疑。* ]' N0 ?- K, f) ]
5 L/ `" x, A& |( B
影子:祝福大药房神秘借贷事件
& s! h) r0 O. G U9 z. k: i% ?6 V- B7 ^( T/ J
在这个案件中,有一个神秘主要角色,那就是汉中祝福大药房。祝福大药房不仅与农行汉中分行有大笔不正常的贷款业务,而且两次法院庭审祝福大药房均未出庭,祝福大药房就象一个神秘的影子一样,神龙见首不见尾。不正常的大笔贷款非但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反而到现今仍能正常营业。王剑,既是汉中祝福大药房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长,又是汉中汇鑫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长。农行汉中分行不在一身兼两职的王剑身上做文章,却死死地咬住担保单位安居公司不放。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更让人生疑:这样的贷款到底是什么方式?发生在安居公司身上的担保纠纷似乎更象是一个设计好的圈套。$ O" W: k( W: M
1 n9 W- }9 m% E- P4 p
据安居公司向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农行汉中分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连续向祝福大药房放贷四笔,放贷本金高达1810万元,其中涉及安居公司担保的贷款为500万元,是最后一笔。四笔贷款的还款方式均为按月进行分期本息还贷,在之前三笔贷款分文未还的情况下(即借贷人已经严重违约)仍然以“短期流动资金借款”的名义继续放贷,这种在短期内向一家贷款人多次突击放贷的现象显然违背了《贷款通则》、《贷款证管理办法》、《借贷资金管理办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 p: Q$ p7 X7 Z! I+ K% N7 R5 s+ y
. @& m( g( r' T6 N0 l& 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