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246501|回复: 19

[经验交流] 舌尖上的汉中(图文版)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4-6-9 18: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集:突破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带着一丝清凉,洒在秦巴山间的时候。无论是跑出租的老王,还是政府机关上班的小张,他们的一天,不管是忙碌还是悠闲,都是从一碗面皮开始。

      面皮,一种简简单单的小吃,却被身居秦巴山间的汉中人做到了极致。

      汉中,这个被大山包围的盆地。四季温润,物产丰富。盛产水稻。面粉却不多产。于是,不知哪一年,突发奇想的汉中人,将大米磨成粉,按照面粉的吃法,于是就有了这深受秦巴人钟爱的——面皮。

      汉中盛产优质的粳米。秦巴山间丰富清洁的水源,纯净的阳光,赋予了水稻活鲜的生命力。选择优质的大米,经过一夜的浸泡,米和水达到一种和谐的渗透,交融。传统的做法,是将浸泡好的米水混合物,逐渐灌入石磨中,经过碾压,浓浓的米浆,便牛奶般地流了出来……

      米浆被均匀地摊在布上,放在蒸笼里,经过三五分钟的高温洗礼,凝固成一张薄薄的半透明的皮——面皮。

舌尖上的汉中(图文版)

舌尖上的汉中(图文版)

       这简简单单一张面皮,看似没什么特别的,却被汉中人赋予了更深厚的东西。

      浓香的醋,是要加入大香、草果、八角等十几种调料熬制而成的。

       辣椒要选用当地出产的最好的辣椒,红亮,辣而不烈。再加入核桃、芝麻,一同进入石窝中,捣碎,再浇上烧好的菜籽油,在一声脆响和青烟中,辣味、香味得到升华和提炼,形成一盆香辣的油辣子。

       大蒜、姜,被分别捣碎,泡成蒜水,姜水。

       面皮被切成均匀的细长条,依次浇上蒜水、姜水,再洒上芝麻粉,淋上香醋,加上油辣子……一碗酸辣爽口,回味浓郁的面皮,就这样上桌了。

舌尖上的汉中(图文版)

舌尖上的汉中(图文版)

      如今,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这一切变得简单了。粉碎机替代了石磨,集中供应的成品调料替代了蒜水、姜水,醋也不用加香料熬制了,辣椒油也变得简单了。以前做为大餐也难得一吃的面皮,变成了街头随处可见的小吃。

       然而,这一切的变革,替代不了汉中人心头的那一份眷恋和怀念。

       老王在吃完一碗面皮后,又开始了他一天的忙碌。

       远在两千公里外的深圳,老王的儿子小王,他的早餐,是一碗看似面皮的食物——肠粉。同样是大米磨成浆蒸成皮,一样的形态,却有着不一样的味道。这种味道的形成,一个是秦巴山的味道,一个是南粤海洋的味道。

       面皮的产生,是一种突破和融合。是大米向面粉的突破。突破了大米的形态,却保留了大米的实质和味道。如同千千万万的,和小王一样的,离开了家乡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民。他们突破了城市和农村的物理界限,却突破不了固有的身份。大米就是大米,即使做成了面皮,其实也是米皮。

       秦巴山间的汉中米皮,成了在外务工的小王心头最眷恋的味道,那是家乡的味道。(秦戈孤指)
a
0 0
  @ME: 
发表于 2014-6-9 21: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房产信息网
这孩子,咋这么有才呢?
a
0 0
  @ME: 
发表于 2014-6-10 08: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创意,看了直流口水
a
7 2
  @ME: 
发表于 2014-6-10 15: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老好了,如果再配上视频,就可以和央视的舌尖相姘美了!
a
0 0
  @ME: 
发表于 2014-6-13 20:47: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我都想吃面皮了。
a
0 0
  @ME: 
发表于 2014-6-14 09: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网络小说也不错的,我读过.
a
0 0
  @ME: 
发表于 2014-6-14 12: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集,第三集呢,期待出新内容!
a
0 0
  @ME: 
发表于 2014-6-14 16: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真不能说,一说就控制不住了,憨口水淌地哒啦啦地鸟
a
0 0
  @ME: 
发表于 2014-7-4 20: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09: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集 牵挂

      杀年猪。这对于身处大巴山深处的许老汉来说,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老许在这大山里生活了六十年。从十六岁开始跟着父亲杀猪,如今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在他的刀子下丧命的猪有多少头。

        如今,村子里很少有年轻人,杀年猪这个体力活,还是由老许这样的老人家来干。

       老许是杨大妈婆请来杀猪的。这头180斤的黑猪,是杨大妈养了整整一年的猪。这种汉中黑猪,已经很少见了。费工费料,长得慢,似乎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注定要被淘汰一样。杨大妈却固执地认为:“这才是真真的猪,那些猪都是啥吆,莫得一点香气气,肥肉腥气摆带的,瘦肉嚼起来跟到木渣阿似的。”

汉中腊肉

汉中腊肉

       杨大妈说得没错。如今的肉味,如同这飞速发展的社会,改良升级,变了味道。没有了以往固有的香味,以及深藏在心中的味蕾记忆。
杨虎是杨大妈的小儿子。他今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家过年。

       杨虎在北京已经很多年了。尽管每天说着京腔,穿梭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之间。如今功成名就,事业有成的他,却越来越想念故乡的大山,那个他曾经拼了命走出的大山。
      人们对家乡的眷念,总是依托在一湾溪流,一棵古树,或者是一碗简单的吃食。

      杨虎对山村的思念也是这样,他最念想的,除了母亲,就是那一盘透亮滴油的腊肉。

       杨大妈每年养三头猪。两头商品猪,一头自用猪。商品猪是杜洛克,进口品种。喂饲料的,早早就被卖了,换成了钞票。唯独这头本地土猪,是吃包谷、红苕、菜叶的,是猪群众的VIP。就是表亲戚老许上门说了多次,出了天价,她没舍得卖的。

       这猪是留给儿子的。每年给儿子寄上自产的腊肉,是杨大妈心头最甜蜜的慰籍。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儿子要回家过年。要在她眼皮底下,吃下她亲手熏制的腊肉。

      腊肉的制作,其实不复杂。在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都有制作。

      秦巴山区的人民,对这种味道,有着他们独特而又朴素的理解。

      农历小雪至大寒时期,选本地黑猪,生长期在10个月以上,100公斤左右的猪。选最好的部位:肋条和腿部。先要在猪肉上均匀地涂抹上盐,再一层层地码入缸中,腌制。经过十五天左右的盐与肉的渗透,交融,猪肉有了初步的瘦身,达到肉中有盐的境界。

      腌制好的肉,要挂在外面沥干水分。这期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准备熏制的柴火。柏树枝、椿树皮是上好的熏材,核桃壳、青岗木,也为极佳。杨大妈却不这样认为,大妈有她独特的秘方。

      晒得半干的甘蔗皮、甘蔗渣,才是最好的材料。杨大妈一个冬天的赶集,就是为了院子里这堆甘蔗皮。

     沥干水分的甘蔗皮,被有序地摆放在密闭的熏房内。杨大妈说,以前烧柴火灶的时候,可没这么麻烦,直接往灶头上一吊,每日的烟熏火燎,不经意间成就了这美味。

      猪肉在甘蔗皮慢慢燃烧的烟雾中沉默地等待着,等待一种升级,从生猪肉升级到腊肉的华丽转型。这种转型是漫长的。甘蔗的烟雾,带着甜香在弥散着,弥散在秦巴山宁静又安详的夜幕中,弥散进入杨大妈的酣梦中。

       杨虎似乎是被这腊肉的甜香吸引回来的。

       杨大妈把熏制好的腊肉吊上房梁的第二天。杨虎带着满脸的疲倦也掩饰不了的兴奋,回到了山村。

汉中腊肉

汉中腊肉

      甘蔗皮熏制出的腊肉,果然色泽红亮,回味中既厚重又咸鲜,肥肉不腻,滑而爽口。瘦肉不柴,味厚耐嚼。这是一种由舌尖到内心的碰撞,是味蕾和心灵的交融。没人能知道,为了这杨虎满足的笑容,杨大妈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大妈是满足的,这是一种牵挂,是通过对味觉的满足来实现的。

       初五刚过,踏着山路上薄薄的积雪,杨虎由一次出发了。杨虎的行囊中,少不了的是两大块腊肉。

       杨大妈在挥手道别的一刹那,没人体会到她那份牵挂。

       杨大妈还有一份牵挂,就是来年谁来杀年猪。老许也要走了,去外地打工了。老许的行李中,最惹人注目的,是挂在扁担上晃悠的两块腊肉……

      腊肉,本来是巴山人饭桌上常见的吃食,如今却是游子们唯一能带走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只有在品尝着腊肉的时候,家乡在心头才变得清晰,实在。这是一种牵挂,牵挂的其实不是味道,是亲情。(秦戈孤指)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09: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集 蜕变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是上世纪著名的艺术家、画家。据说,他曾经被一种食品上的绘画所震惊。

       这画,是在蛋上的,一种特殊的蛋。是鸭蛋变化而成,所有叫变蛋。这种带着精美画作的蛋,是松花变蛋。产自秦巴山地的西乡县。

       这蛋,是一个来自中国的画家,带给他的礼物,这个画家叫张大千。

       变蛋的做法,最早起源于太湖之滨。在数百年前,太湖边有户人家盖了新房,屋后有一石灰坑没有填平,晚上鸭子从湖中归来,就在这里下蛋。久而久之,后来被主人发现,剥开蛋壳一看,蛋白蛋黄都凝固,用嘴一尝,虽有点涩口,但味道鲜香,别有风味。

松花变蛋

松花变蛋

       清乾隆年间,有一秦姓商人将此法带入西乡,有私人商号“天生法”、“天同心”和“兰芝轩”等作坊生产,制作。惟以“兰芝轩”制作的松花蛋,质优味佳,受人欢迎。旧《西乡县志》记载:“松花蛋又名皮蛋,加松枝灰制,若加竹叶、桃花灰亦可显出松花,以溏心最有名。行销秦都、汉口等地。售者裹以稻草,五枚一串,繁如连珠,携带甚便,商旅过县者无不购之”。这里古时交通不便,农家鸭蛋多供自食,禽蛋旺季,无法贮存,每于春、秋加工皮蛋,旺为淡存,终年享用。并作为商品远近畅销,久而久之,形成汉中特产。

       当然,作为艺术家的毕加索,始终是无法理解,中国农民怎么就将如此精美的图案,“画”在了美妙的食品上。

       这是艺术与食品的完美结合。结合得自然,和谐,又韵味十足。

       大妈如今已经六十多岁了。制作这种松花变蛋也很多年了。如今这手工做法显得孤寂,没落。没有柜台上礼品包装的华贵,没有作坊里机器成批制作的壮观。但她老人家依然坚持着,坚持着最传统的做法。

       几十新鲜的鸭蛋,裹上厚厚的特制的泥浆,再滚上稻壳,防止粘连,再逐个码进硕大的坛子内,密闭,封口。

       剩下的,就只能是等待了。在等待着蜕变,等待着美味的形成,等待着一种艺术的结晶。

      大约40天左右。这种蜕变在悄然无声中完成了。鸭蛋已经结束了它的使命,华丽变身成为裹着浓厚泥土,却内心具有艺术气息的——松花变蛋。
       这种蜕变史痛苦的,漫长的,却是值得的。

松花变蛋

松花变蛋

       当晶莹透亮,宝石般的品质,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时候,它内在的美味,就变得神秘而诱惑了。

       张先生是西乡人。今天的他特别激动。一份来自家乡的礼品—西乡松花变蛋,让他感觉亲切和温暖。

      在品尝着家乡的味道的时候。不知道张先生是否有这样的感触:人生也是需要蜕变的。就像鸭蛋蜕变成变蛋一样。他张先生也是经过了变蛋一样煎熬的蜕变的。他也是由一个山村的农家孩子,经过十几年的包裹,十几年的历练渐变,才有了如今的气质和身份地位。

       痛苦的蜕变,成就了美味和艺术气息。这就是松花变蛋的魅力。是秦巴山的艺术味道。(秦戈孤指)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09: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集 守望

        陈大妈是最关注天气的人之一。

        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天。这天气,决定着她一天的时间安排。

        陈大妈希望每天都是艳阳高照。热辣辣的太阳,能让她酿出最好的美味。能让她用这美味,牵动着远在三千里外的儿子小斌。

        新疆的初夏时节,暴烈的阳光,让来自秦巴山区的小斌挥汗如雨。他抱怨这阳光的强烈。

        远在秦巴山区的陈大妈,却恰恰盼望的,是这种阳光。然而,连日来的阴雨,让她发愁。

        陈大妈对酱辣子是有特殊情感的。

        “搁到六七十年代,半年的菜都是这酱辣子。莫地酱辣子,那日子是过不了的。冬天莫地菜吃。”

         以往,陈大妈每年必须做得三样食品:酱辣子、红豆腐、豆鼓。

        如今,陈大妈只做少量的酱辣子。“做多了吃不了,搁冰箱里都搁坏了。不做又不行,时不时地想吃两口。大部分都给儿子寄过去了,他只有下额揍的酱辣子,才能多吃两晚饭……”说完这话,陈大妈开心滴笑了。这笑容中,满是阳光和欣慰。笑容中,融化了几十年岁月的味道和记忆。

       对味道的守望,守望的是记忆,守望的是逐渐模糊的岁月和亲情。

       立夏时节。秦巴山区的气温逐渐升高。有点炎热的感觉了。陈大妈一早就翻出早已备好的蚕豆。这都是一颗颗精挑细选过的。

        先是要上锅翻炒一下。再上粗石磨,是为了去皮。经过热锅翻炒的蚕豆,经过石磨粗粗地一过。脆硬的皮就掉了,露出白生生的蚕豆肉。
再上簸箕,一边簸,一边吹。经过这一系列,这几乎只剩下一篮子去了皮的蚕豆。

        调料水是要煮好的。加入了花椒、草果、大香、八角、香叶、茴香等香料的水,熬开。再捞出香料,只剩下如茶水颜色一般的水汁,凉到常温。

        陶盆是敞口的,以便更好的吸收阳光。将去了皮的蚕豆倒入盆中,加入熬好的调料水,将蚕豆完全浸润,淹没。再倒入适量的盐巴。搅拌均匀。
这一盆豆酱已经做好了准备,期待的,只有阳光的沐浴了。

       在阳光中尽情地舒展,释放。这一过程,是漫长的,从立夏开始,到立秋后结束。整整一个夏天的热情,一个夏天释放,一个夏天的酿造。

       每天上午,只要天气晴好,陈大妈都回准时的将盛着蚕豆的陶盆端出来,晒在院子中央。用特制的网罩罩上,以防蚊蝇。只要这酱盆端出去,陈大妈就像是被绳子牵住了,不能远离。以防万一。

       陈大妈要预防的,不是小偷,是老天爷。这一盆的酱,最怕的就是变天下雨。淋了雨的酱,会变质,发臭,一个夏天的辛苦都会白费掉。陈大妈已经养成一种本能,天一变阴,就不自觉地往回跑。

       每天太阳落山时候,陈大妈又会将酱盆端回屋里。静静地放在角落里。白天尽情吸收的阳光,在黑夜的清凉中,悄无声息地释放着。原本分得清楚你我的豆瓣、水、香料、盐巴……早已经不分你我了,黑红黑红的,泥巴似乎的一滩。只有这浓郁的香味,如同它们的合唱一样,美妙,和谐。

       立秋了。尽管火辣辣的太阳依然傲慢。但这夜晚的清凉,已经预示着另一个季节的到来。

       红艳艳的辣椒,是陈大妈盼望已久的了。一大筐子红辣椒,洗净,晾去水分。上大菜板,剁碎。变成一盆红艳艳,色彩鲜亮的辣椒碎。

酱辣子

酱辣子

       剥了皮的蒜瓣一小盆,剁碎的姜末一小盆。

       辣椒碎,姜末,蒜瓣,倒在一起搅拌均匀。然后,这一盆耗费心血,经过一个夏天精心照顾的豆瓣酱出场了。

       辣椒和酱被混合在一起,放入坛子里,封好,静置在阴凉处。

       这是个蜜月。是辣椒和酱的蜜月。这个蜜月所孕育的,就是秦巴山人所谓的酱辣子。它似乎不同于川渝的辣椒酱。少了些干辣和油腻,多了些酱味的厚重鲜香。

       这是汗水和阳光共同酿制的味道。三十多年前,这种味道是秦巴山间的汉中人,家家户户的味道,是冬日里最可口的味道。

       时间和岁月的流转,悄无声息地洗刷着历史。苦难和艰辛被现代的丰足和肥膏擦拭得悄无痕迹。中国人从来都是乐观的,秦巴山区朴实的人民更是这样,他们没有记住苦难,却记住了苦难岁月中最甜蜜的美味。

酱辣子

酱辣子

       一坛子普普通通的酱辣子,是对味觉的守望。守望的更是未来。谁也说不清楚,几十年后,还有谁会在夏日的烈日阳光下,守望着一盆酱,一盆普普通通的酱。

       新疆的秋天是地球上最丰盛的秋天。瓜甜果香。忙碌又幸福。

       小斌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他在这个秋天,如期收到一罐母亲做得酱辣子。这酱辣子的味道,拉近了故乡和亲人的距离。在鲜香醇厚又辣味十足的酱辣子中,他品尝到更多的滋味。不仅阳光和母亲的味道。(秦戈孤指)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09: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集 包容

        厨艺的最高境界,不是需要珍稀贵重的食材,不需要精雕细琢的操作。而是随手取材,简简单单的操作,却能做出让人感叹,甚至回味一生的味道。

        这是一种化茧为蝶,化腐朽为神奇。

       具备这种技艺的人,更多的是围着灶台转的中国大妈。

       秦巴山区的大妈们,似乎人人都具备这样的技能。

       温润的汉中地区,四季分明,兼容南北,物产极为丰富。这也为秦巴山区的巧妇们提供了丰富的食材。

        春节,是秦巴山区最美丽的季节。繁花似锦,春光明媚。李大妈和众多的大爷大妈们,总是早早地就上山了。呼吸新鲜的,带着花香和露水的清新空气,沐浴着曙光,是再美妙不过的事情了。

        随手采一些野菜,也是间惬意的事情。如今的野菜,再也不是为了充饥,而是改善生活。大鱼大肉的油腻,如今远不如一碟小菜带来的清新和原野、自然的味道。

浆水菜

浆水菜

       李大妈采的是一种学名叫小蓟的野菜。李大妈要用它桚浆水菜。

       浆水菜。对于汉中人来说是再普通不过,再熟悉不过的家常菜了,却是汉中人一生都离不开的味道。

       汉中的饮食习俗极其接近巴蜀,这细微的差别,就在一个“酸”字上。

       巴蜀人重麻辣,秦巴人喜酸辣。少了份刺激,多了份酸爽。

        浆水菜就是汉中人对酸味的另一种理解。汉中人的家里,除了泡菜坛子,还多了个浆水缸。

       浆水菜的做法很简单。油菜、白菜、萝卜缨子、苋菜,选老一点的洗净、切碎,在开水锅里略煮,连菜带汤舀入装浆水的器皿,或直接将菜置于缸中用开水烫,若有现成浆水少量加入做母子(引子),浆水便酸得快;若无,搅些面汤倒入亦可,然后加盖捂严,过一半天,菜叶发黄,汤汁变酸,便可食用了。

        浆水菜的酸味,来源于叶菜的自然发酵,酸而爽,爽而清,清而香,香而回甘。清爽回甘,是浆水菜的特点。

浆水菜

浆水菜

      浆水菜,如同秦巴山区的人们,普通,简单,而又亲和,却韵味深藏,具有强烈的生命力。无论是主角的炒浆水菜、凉拌的浆水豆芽,还是作为配角的浆水面、浆水菜蒸饭、菜豆腐,以及众多的浆水面糊糊、面节节、搅团、蝌蚂子、包谷糁糁卜拉子,嫩包谷磨碎做的水粑粑等,它总是出色地发挥着自己独特的香味。

       这是秦巴山区的汉中人离不开的味道。开胃,解腻,更能解毒消炎。炎炎烈日的三伏天,一碗冰凉的浆水汤下肚,这是最清凉最解暑的最原生态的饮料。

       汉中人只要一提起浆水面,马上会想起'幺儿拐'这个地方,因为幺儿拐的浆水面味道最好,历史悠久。以至于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歇后语“幺儿拐的浆水面——连吃带续”。

       这是美食与历史与物产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是流淌在汉中人血液里的,无论走到哪里的汉中人,都无法抵抗一碗稀稀的浆水面的诱惑。

       以往的汉中人,是要做一大缸的浆水菜,备在冬季里食用的。

       如今李大妈也只是偶尔做一小盆,在夏日里解解暑气,增加点食欲。这浆水菜是最不耐高温的,要想在暑热难耐的大夏天吃点浆水菜,那也真是要花些心思的。

       李大妈的女婿杨师傅,是个做菜的好手。杨师傅最稀罕的,就是这小蓟菜桚出的浆水菜。带着淡淡的苦涩,却透着悠远的清香,爽酸。夏日里,炒上一盆浆水汤,下一锅手干面,几瓣新蒜,一碟油辣子,全家人都吃得爽口开心……

       正是这朴实的,简单的,瞧不上眼的浆水菜,却是最能代表汉中人的味道。

       没有浓烈的味道渲染,没有名贵的食材铺垫,也没有复杂精细的烹调,却随手拈来,味道独成,清爽淡雅,回味悠长。

      这就是汉中味道,汉中人,汉中的味道!(秦戈孤指)

点评

浆水面,好东东啊,多吃也不担心血脂血压的问题。  发表于 2014-7-16 15:09
发表于 2014-7-13 09: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集      沉淀
               
       巴山出美酒,美名传四方,人在十里外,便闻酒飘香……”高亢激昂气势豪迈的《巴山酒歌》道出了西乡人的热情和真诚。 西乡地处汉江上游,这里条条河水都是天然的矿泉水。好水出好酒,西乡包谷酒尤为普及,无论男人女人都西乡地处汉江上游,这里条条河水都是天然的矿泉水。好水出好酒,西乡包谷酒尤为普及,无论男人女人都能喝上几杯。“无酒不成礼仪”,待客必须上酒,到西乡的客人即使之前滴酒不沾,离开时也会成为海量无边的高手!

       老陈家世代都不会忘记自家酿包谷酒,在他看来,只要是有淀粉和糖分的食物都能拿来酿酒,包谷、红苕、柿子都是酿酒的上好原料。 当地人说要问西乡包谷酒的历史有多长,你就去问西乡的水;要问西乡人的酒量有多大,你就去问西乡的山。生活在大巴山腹地的村民,世世代代用古老的蒸馏法酿造着传统的美酒。煮酒作坊遍布村落,制曲、发酵、蒸馏和调配等每个细节从不马虎。 这不,老陈头又开始了他的酿制工艺,尽管酒曲的制作工艺复杂而且难以控制,他们也不愿意使用商品酒曲,农闲时候还是亲手用大麦和豌豆发酵酒曲。包谷酒用传统的蒸馏法酿造,需要用大量的柴火(现多为煤炭),因而西乡人又称它为“包谷烧”。

酿酒

酿酒

       酿酒的工具很简单,两口大铁锅,分别用做底锅和天锅。甑子用来装料,甑笆、甑圈相当于蒸笼的笼屉,出酒溜子安装在甑子的上部约五分之一处。烧酒时,在底锅中加入足够的水,放上甑笆,再安装甑子。为了不跑气,需用黄泥把甑子与锅台间密封好。发酵料装入甑子之前,先要拌入一定量的稻糠,以增加透气性。料只能装到出酒溜子的10厘米以下,要给蒸汽室留出足够的空间。料装好了,就可以安放甑圈和天锅。甑圈安放在甑子与天锅之间,起密封圈的作用。天锅作为冷凝器,里面加入冷却用水,蒸馏期间不停地换水,以便提高冷凝效率,节省燃料。

       虽说是忙的大汗淋漓,但是对于老陈头来说,也是一种享受。蒸汽一产生,酒溜子即开始出酒了。在烧酒的过程中,如果有乡亲或宾客来到现场,都会按照传统习俗主动往灶头里添两块柴,这叫“添财”,寓意给烧酒的主人家带来好运,主人也会接一杯“酒头子”请客人品尝。一甑子料一般要蒸馏三次。第一次蒸馏出的酒称做“酒头子”,度数高,味道醇香可口,可以和市面上的高档酒媲美,专门用来招待贵客或送给重要朋友。以后两次蒸馏出的酒度数和味道就差些了,也就用于泡制药酒。三次蒸馏的酒分开,可以根据需要调配出不同质量的成品酒。

        看着自家黄涔涔的包谷酒,老陈头是乐开了花,每逢哪家有个什么红白喜事,都会从老陈家提回去现酿的包谷酒,一口一个“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厚喝个够,感情铁喝出血……”。山水之间回荡着人们憨实洒脱爽朗的笑声。(阿木Vinnie)
发表于 2014-7-13 10: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节     纪念
               
       西乡人把醪糟叫做甜酒,西乡的妇女,没有哪个不会做甜酒。这方水土饮食养这方人,西乡人因此风流倜傥文质彬彬,尤其西乡女子,这么清纯苗条,云白花红,乡音像清酒一样叮铃,肌肤像汤元一样白嫩,实在是西乡的白米好酒喂养出来的精灵!

       张阿姨十八岁的姑娘就做的一手上好的甜酒,把上乘糯米洗净蒸熟冷却伴入酒曲置入容器,用稻草或者棉被包裹保温,让酒娘子将糯米充分发酵,便做成甜酒。打开酒坛酒盆或者酒缸,酒醅露出,酒味甜味和微酸的清香味扑鼻沁心,上面的一层米粒轻如棉团,下面的一层酒水亮如泉溪。用勺子轻轻一动,米粒在酒上扑楞楞打转,米略带浅红,合家欢喜,谓之好运。

醪糟

醪糟

      元旦的时候,大多数家里啊,都喜欢吃元宵,浓香的芝麻汤圆,配上香甜的甜酒,加上一个鸡蛋打出的花,盛在白瓷碗中香滑可口,一年的希望就开始了。
            
       同时,西乡甜酒,四季必备,年节必备,待客必备。西乡热甜酒,加水熬好盛在碗里,热气腾腾,香甜四溢,令人馋涎欲滴,米或凝聚或零散飘于碗中,形同雪花,喝在口里极其舒爽甜顺。冬季一碗热甜酒,可以暖身,可以御寒,可以益气生津活血健胃。西乡凉甜酒,用冷水将甜酒兑稀,可以降温,可以避暑,可以解乏。西乡人夏天爱喝凉甜酒,习惯拿一根筷子在碗里搅动,然后连米带水一仰而下,汗与热渴顷刻退去。西乡有民间歇后语:“凉水甜酒——兑的(对的)!”

   在西乡的饮食业里,街头路边的风味小吃是离不得甜酒的。旧时西乡城里人,察院街口口老十字两边,东门上一带,卖甜酒的门店、食摊和挑担比比皆是,如今西乡城里俱乐部的夜饮食依然传承。而卖家的醪槽,是家庭巧妇厨艺的再版。一把铜勺一炉沸火,煮出的甜酒倒入碗中,或滚动着几个杏子大小的洁白汤元,或飘荡着几缕舒展如绸的嫩黄蛋花,或沉浮着几根油浸浸的馓子麻花,既解馋,又充饥,而且别具独特风味,吃毕之后,飘飘然腮热心甜腹饱,回味无穷。
         
          西乡有米有酒,百姓的日子在甜酒之中浸润。西乡甜酒浅浅的甜,浅浅的醉,甜醉出了一个温柔之乡。这方水土饮食养这方人。 (阿木Vinnie)
a
0 0
  @ME: 
发表于 2014-7-16 08: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面皮里面加些菜,营养丰富、口感更好,视觉悦目。
根据季节,添加时令菜。
a
0 0
  @ME: 
发表于 2014-7-18 10: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着楼主的文字,舌尖里边那个厚重隽永的配音仿佛在耳边荡起,也仿佛看到了老妈在锅头忙碌,老爸在锅下架柴……
发表于 2015-8-11 22: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4-17 16:52: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太好了,汉中旅游局应该和楼主合做宣传汉中美食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