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叶圣陶语录
——摘自朱建人《叶圣陶:风范永存的一代师表》
1、读书是要学生知道“已往”,为“未来”作准备。 一个人在幼年的精神和时间是何等可贵,无端被教师引导用在“死读书”上了,就同抛在汪洋大海里一样。 ——《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1919.2.27
2、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作文论》1924年
3、道德必须求其能够见诸践履,意识必须求其能够化为行动。要达到这样地步,仅仅读一些书籍与文篇是不够的。必须有关各种学科都注重这方面,学科以外的一切训练也注重这方面,然后有实效可言。国文诚然是这方面的有关学科,却不是独当其任的唯一学科。所以,国文教学,选材能够不忽略教育意义,也就足够了,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实在是不必的。 在生活和工作中,谁都经常有作文的需要。作文难得“一次成功”,往往要改几次才算数。作了文又能自己改,不用请别人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岂不是好? 学生学作文就是要练成一种熟练技能,一辈子能禁得起这种最广泛的意义的“考试”即“考验”,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1978年3月21日
4、老师讲,目的是要达到不用讲,好比帮孩子学走路,先牵着他走,扶着他走;进一步让他自己走,在旁边护着他;最后完全可以放心了,就让他自己走,护也不用护了。上课也一样,老师不能光灌输,要多启发,多引导。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学不好的。 ——《当前教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1979年10月
5、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发展,将会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在事事物物中,随时随地能够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这样的人才是任何工作任何行业最为需要的,我恳切期望老师们向这方面着力。 ——《晴窗随笔?讲和教》1980年1月7日
6、作文课是练习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模仿不是好办法,抄袭是自己骗自己。我恳切希望小朋友们记住这两点。 ——《给<作文选读>的题词》1980年10月1日
7、不要因为某种教法曾经受到某某的赞赏,就此“定于一”,不允许再有别的教法。任何一种教法都有优点和缺点,优点要它更优,缺点要它改正,这才能不断改进。轻易否定一种教法是不好的,把一种教法强加于人也是不好的,因为都不利于动员大家创造好的教法。 ——《关于探讨教材教法的几点想法》1980年11月
8、升学率大小不是教育办得好不好的唯一标准。我们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社会主义国家合格的公民,四化建设各个方面的人才;其中少数的一部分要由大学培养,极大部分可不然。实际情形是这样,“剃光头”又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凡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种种做法,如分设“快班”“慢班”,给毕业班指派“把关”老师并规定“指标”,尽量多发复习资料,无休无歇的种种考试,尽量提早准备高考的时候,等等,奉劝你们一律停止,为的是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我呼吁》1981年11月1日
9、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的够格的成员,做国家的够格的公民。想到“做”字,就可以悟出光记住些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必得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身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这才对于做人真有用处。——《读书和受教育》1983年7月5日
10、世界上的事情是学不完的,无论是谁,都要学习一辈子。咱们当教师的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一直学到老。 ——《教育杂谈——在民进外地来京参观教师茶话会上的讲话》1983年8月6日
点评:叶圣陶从1912年2月在苏州言子庙小学任教到1988年2月去世,从事教育工作达76个春秋,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几乎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用来从事与教育青少年有关的工作。借用作为文学家的他提出的主张:“为人生而艺术”,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作为教育家的他,也在用一生的实践倡导着“为人生而教育”!叶圣陶始终关注着教育的目的观问题,反对“但知读书,忘却人生”的旧教育,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他把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着想看成是教育的根本大事。他的教育主张中反复出现的便是“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等等。也正因此,到了晚年的他,在看到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导致对学生身心严重摧残的情况,便遏制不住内心的愤懑,以年近九十的高龄,喊出了《我呼吁》的心声,其对祖国未来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叶圣陶对教育的贡献还集中表现在语文教育上。他的语文教育主张也同样凸显了“为人生”基调。无论是对教材的“例子”说、阅读的“习惯”说还是对作文的“生活”说,都是在关注学生“毕生所需用”的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也常常能在他的论说中见到以其娓娓道来的中肯语气,对“满堂讲”的阅读教学和充满“八股精神”、无益于人生的写作予以深刻的批评。 叶圣陶为人处世讲求一个“诚”字,他说:“我常觉得‘诚’这个字是无论什么事业的必具条件。”在他近一个世纪的人生追求中,崇尚真诚,痛恨伪饰,勤恳做事,谦逊为人,不欺世,不媚俗,平易谦和、笃实敦厚、坚持真理、一丝不苟,诲人不倦、奖掖后进,堪称风范永存的一代师表。
|
|